摘要:2025年3月28日,新加坡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王瑞杰在在2025年新加坡义工管理大会上致辞,表示每月至少参与一次志愿服务的人,生活质量比不做义工的人高。定期做义工的人,普遍拥有更密切的社交关系与更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并且更容易感受到生活的意义。
2025年3月28日,新加坡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王瑞杰在在2025年新加坡义工管理大会上致辞,表示每月至少参与一次志愿服务的人,生活质量比不做义工的人高。定期做义工的人,普遍拥有更密切的社交关系与更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并且更容易感受到生活的意义。
以下内容为新加坡眼根据英文翻译整理:
国会高级秘书蔡瑞隆先生, 国家福利理事会(NCSS)主席范秀平(Anita Fam)女士,
国家福利理事会(NCSS)首席执行官陈丽珊(Tan Li San)女士,
全国志愿服务与慈善中心(NVPC)首席执行官Tony Soh 先生,
各位嘉宾:
大家上午好!首先热烈欢迎各位参加2025年新加坡义工管理大会。现场有600多位参与者,线上还有500-600位来自全球的朋友,同样欢迎你们!
如此踊跃的参与,既体现了大家的共同承诺,也印证了NCSS今年策划内容的价值。今年适逢新加坡建国60周年(SG60)。自独立以来,建设关怀包容的社会始终是政府的核心要务。
李光耀先生与建国先辈们不仅奠定了经济、基建、住房与教育基础,更着力培育社会”软实力”——他们深知,筑牢社会纽带、塑造”团结一心的人民”,对新加坡的繁荣与人民福祉同样关键。历届领导人都秉持这一信念,早期构建的社会契约助力我们多次渡过危机,疫情期间全民互助的暖心故事就是最新例证。
维护和深化这种团结意识仍是一项进行中的工作。我们绝不能认为社会团结是理所当然。当今世界许多地方社会分裂加剧,导致信任崩塌与未来悲观情绪蔓延。
作为年轻的小国,新加坡绝不能重蹈覆辙。2022年起,黄循财总理发起的”新加坡携手前进”(Forward Singapore)运动,正推动我们更新社会契约,塑造我们共同的未来。“新加坡携手前进”(Forward Singapore)的主要内容包括赋能低收入家庭、扶助弱势群体、构建乐龄安居体系。通过“新加坡携手向前”(Forward Singapore)运动,我们的目标是与新加坡人共同努力,加深我们对彼此的社会责任感。因此,今年大会的主题”以志愿服务推动新加坡前进”恰逢其时。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无论是个人、团体、组织还是社区,都可以有所作为。在这方面,我们近年来观察到的两个特别趋势令我感到鼓舞。
首先,人们对回馈社会的意义有了更广泛的理解。 新加坡人越来越认识到,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捐款,还可以通过志愿服务奉献我们的想法、精力、时间和技能。2023年国家福利理事会(NCSS)的一项调查发现,2023年该行业有超过20万名志愿者,比2021年增加了20%。其中,每三分之一定期志愿者,每年至少服务四次。国家福利理事会(NCSS)的目标是到 2030 年,将这一数字提高到二分之一。
第二个趋势是,捐赠者的基础更加深厚和多样化。特别是,企业捐赠和志愿服务有所增加。新加坡和世界各地的企业都认识到,他们为所在社区的社会凝聚力建设做出了贡献。对社会负责和参与对企业有利。客户对这些企业的认可度更高,人才也更青睐行善的企业。
自 2017 年以来,全国志愿服务与慈善中心(NVPC)已将新加坡具有强烈企业宗旨的公司表彰为乐善大使( Champions of Good),最近又将有公司被表彰为乐善大使( Champions of Good)。在2017年的首届颁奖典礼上,45家公司获得表彰。去年,即 2024 年,有近 300 家公司获得表彰,是原来的 6 倍多!
今天上午,社会服务组织和专业人士、公共机构、志愿者和志愿者管理者以及企业等不同群体齐聚一堂,反映了我们的社会服务生态系统多年来的发展和壮大。2023 年,我们庆祝了社会服务伙伴年( Year of Celebrating Social Service Partners)。2024 年庆祝了社会服务志愿者年( Year of Celebrating Social Service Volunteers)。今年的 2025 年是 “欢庆社会服务专才年”(Year of Celebrating Social Service Professionals)。我们将连续三年表彰社会服务领域的三大支柱–合作伙伴、志愿者和专业人士。
如今,我们在全国范围内拥有 500 多家社会服务机构和 20,000 多名社会服务专业人员,他们孜孜不倦地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支持和帮助。你们服务的对象范围广泛,包括高危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和残障人士、低收入家庭以及许多其他有价值的事业。为了进一步支持我们的社会服务专业人员,新加坡社科大学(Singapore University of Social Sciences)刚刚宣布成立社工学院( School of Social Work and Social Development),该学院将于 2025 年第三季度成立。
志愿者是社会服务机构的重要合作伙伴。例如,天友社区服务中心(Filos Community Services )在东海岸地区运营着 SG Cares 义工中心。天友社区服务中心(Filos Community Services )有 37 名员工,但管理着近 1 300 名志愿者。在志愿者的大力支持下,天友社区服务中心(Filos Community Services )去年为 31,000 多名服务对象提供了服务。鉴于志愿者的重要性,我们的社会服务机构认识到管理好志愿者的价值。如今,每10家社会服务机构中就有近7家聘请了专职的志愿者经理,每10家中就有8家实施了强有力的志愿者管理措施和流程。
2014 年,国家福利理事会(NCSS)推出了义工管理工具包(Volunteer Management Toolkit),以帮助社会服务机构实施有效的志愿者管理实践,重点关注组织文化和准备情况、协作以及志愿者招募、入职、参与和体验等领域。该工具包已于 2020 年升级。今年晚些时候,它将作为义工管理工具包 3.0 进一步更新。
未来几年,新加坡社会服务需求的范围和规模将继续增长。我们必须找到创新的方法来满足和管理这种不断增长的需求,并高效率、高效益地实现供需匹配,这样才能改变我们服务对象的生活。请允许我提出三个想法,供大家在今天晚些时候及以后讨论。
第一,推动社服领域系统性转型。自2017年以来,我一直担任未来经济理事会(Future Economy Council),也就是现在的未来经济咨询委员会(Future Economy Advisory Panel)的主席,指导新加坡的经济转型。委员会的旗舰项目是23个产业转型计划(ITM),以指导我国经济的不同部门发展新的能力,建立更强的复原力,并抓住新的机遇。在这 23 个产业转型计划中,每个部门的工作都围绕六个横向支柱展开。它们是:生产力、技术与创新、就业与技能、国际化、韧性和可持续性。这项工作耗费了大量时间和心血,但却增强了我们的经济实力。我们实现了良好的增长、劳动生产率和工资增长。我们还很好地经受住了 COVID-19 的经济影响。因此,我鼓励社服领域也进行系统转型。
我想简要概述一下你们可以考虑进行这种转型的三大支柱:
一是数字化。数字化时代已经在改变世界各地的经济和社会。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最新进展将加速这一转型浪潮。我们应该认真考虑如何利用技术为我们的社会服务领域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我们如何在信息技术、财务、志愿者管理和行政工作等职能领域汇总需求并提供共享服务?这样做可以让我们更优化地利用资源,包括我们的许多捐助,将其用于社会服务机构的核心职能,即直接支持受益人。
二是以公民和家庭为中心。受益人往往有跨越不同机构的多种需求,他们面临的挑战很少是孤立发展的。作为经济转型的一部分,我们在支持企业转型的过程中,学会了采用以公司为中心的方法,以避免工作目标交叉。 同样,我希望我们能够以更加以公民为中心、以家庭为中心的方式来支持我们的公民和家庭。通过跨机构合作和集中资源,你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为受益人服务,同时又不会削弱各自志愿者对其热衷事业的热情。这也是马善高部长发起的 提升版社区联络站计划(ComLink+)的目标之一。
三是建设横向能力。例如,志愿者管理人员可以在各社会服务机构之间交叉任职,以便更好地管理不同的人群、技能和人才。与其他国家相比,新加坡公共服务部门的 “孤岛 ”现象要少得多,原因之一是官员都是跨部任职。这使得官员能够很好地了解不同部委的需求。我希望社会服务界也能采用类似的做法。
事实上,我很高兴地看到,有些工作已经在进行之中。例如,国家福利理事会(NCSS)和心理卫生学院(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正在联合 12 个合作伙伴,共同在一个名为 grovve 的综合心理卫生中心提供服务。该中心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在*SCAPE青年中心启动,为青少年和照顾者提供一站式心理卫生支持和服务平台。我相信,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而且是大规模的。
在转型的同时,生态系统中的不同利益相关者也可以相互学习,并在合作中发挥杠杆作用。因此,我的第二个建议是促进更多想法和专业知识的相互交流。我们的社会服务机构熟悉不同的群体和社区,非常了解当地的问题。而企业则往往有很好的创新理念,熟悉如何扩大运营规模,放大创新成果。
自 2023 年以来,国家福利理事会(NCSS)与全国志愿服务与慈善中心(NVPC)合作开展了“V”计划( Project V),将企业与社会服务机构联合起来,建立稳定可靠的志愿者队伍,提供更全面、更长期的支持。在试点阶段,近 40 家企业与 40 家社会服务机构进行了配对。参与机构因此获得了超过 12,000 个小时的志愿服务。为了促进企业更经常地参与志愿服务,国家福利理事会(NCSS)与全国志愿服务与慈善中心(NVPC)将扩大“V”计划( Project V)的规模。在未来三年,“V”计划( Project V)的目标是让 150 多家企业参与进来,巩固它们与不同社会服务机构的伙伴关系,并帮助它们发展志愿服务组合。
我的第三个建议是,探索如何使志愿服务的旅程对那些挺身而出的人更有意义。国家福利理事会(NCSS)的 “2024 年生活质量研究 ”(NCSS’ 2024 Quality of Life study)发现,与非志愿者相比,每月至少参加一次志愿服务的受访者表示生活质量良好的可能性要高出 1.5 倍。经常参加志愿服务的受访者还报告了更好的亲密社会关系和心理健康,并更有可能认为自己的生活很有意义。
换句话说,志愿服务给施惠者和受益者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结构合理的志愿服务经历可以培养我们的持久能力,帮助我们同情和支持各种弱势群体。 这些品质超越了志愿服务经历。它们将个人塑造成更好的公民、家庭成员、朋友和同事。因此,结构合理的志愿服务经历可以使志愿者保持动力和积极性,为自己奉献更多,也可以更广泛地改变志愿者的整体福祉。
我还建议与教育部更加紧密地合作。多年来,教育部一直为我们的学生实施社区参与计划。 十年前我在教育部工作时,我们推出了 “品格与公民意识 ”(Character and Citizenship programme)计划,还推出了 “德育在于行动 ”(Values in Action programme)计划。这些计划旨在汇集和整合我们现有的价值观驱动教育的各个环节,如公民道德教育和国民教育。鼓励我们的年轻人做志愿者,并为他们创造做志愿者的机会,是他们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对我们社会的理解,并帮助他们建立对周围人的同情心。
在结束发言之前,请允许我回顾一下我的主要观点。首先,在新加坡独立六十年后的今天,建设一个更加包容、关爱、有韧性和凝聚力的社会,仍然是政府的首要任务。这是我们 “携手新加坡前进 ”运动的主要目标。其次,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个生态系统的共同努力。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促进和维持更多的志愿服务是一个强大的驱动力。第三,我们的社会服务机构必须拥抱转型和合作,包括与企业的合作,以便更好地利用志愿服务,为受益者带来更大的影响。这样做,既能在实地取得更积极的成果,又能保持志愿者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今年,我们以 “一起打造我们的新加坡 ”(Building Our Singapore Together)为主题庆祝新加坡独立60周年。这是对我们所有人的呼唤,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书写新加坡故事的下一个篇章。
我很高兴,今天上午我们将表彰26对社会服务机构及其企业伙伴,感谢他们为支持“V”计划( Project V)所作出的贡献。让我感谢所有义工和义工经理多年来对新加坡的奉献和服务,感谢他们为改善和提升他人的生活而不懈努力。这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你们为其他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值此之际,让我鼓励所有新加坡人和居民向公益金的全国分享计划(SGShare)捐款。这将为许多重要的社会服务项目提供可靠和持续的资金支持。有了你们的集体奉献,包括捐款和志愿服务,再加上社会服务机构的专业管理,我们就能让有需要的个人和社区有能力在一个更加关爱和包容的新加坡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我们今天所生活的新加坡,是由先辈们的辛勤工作和集体贡献塑造而成的。让我们共同努力,不仅为我们自己,也为我们的后代,为我们的国家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预祝大会取得丰硕成果!谢谢大家。
来源:新加坡眼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