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100名患者,“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系统”全国临床启动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1 09:19 2

摘要:4月19日,国家卫健委组织实施的“百万减残”工程重点推广项目,我国自主研发的“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系统”(VNS)临床试验全国启动,该项目有望成为我国卒中后残疾防控的重要手段。

4月19日,国家卫健委组织实施的“百万减残”工程重点推广项目,我国自主研发的“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系统”(VNS)临床试验全国启动,该项目有望成为我国卒中后残疾防控的重要手段。

“该项目主要针对脑卒中后6个月到10年的偏瘫患者。卒中后6个月的黄金康复期后,一般的康复训练很难取得进展,这时可以通过在患者颈部的迷走神经植入小型电子刺激器,电刺激结合康复促进卒中患者上肢及手部功能恢复。”4月20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单永治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VNS全国临床试验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牵头,在全国10个省市的11家中心开展,计划今年内招募100名患者。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院长赵国光(左二)、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单永治(右二)为患者手术。受访者供图

“对于卒中患者来说,最难康复的是上肢,尤其是手部功能。”单永治介绍,此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就VNS植入完成了单中心小样本的5例临床试验,五名患者术前手指头无法活动,肌张力高,部分手指出现变形。VNS植入术结合康复后随访发现,五名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手指恢复,一名患者在半年随访时已经能进行手指抓握动作,且随着时间的递增,电刺激的疗效也在递增。

2月21日上午,单永治教授带领团队完成了植入式VNS临床试验的全国首例入组。入组患者张永强(化名)2022年6月因脑梗导致右侧肢体偏瘫,术前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为34分,这意味着张永强仍存在严重的运动障碍,很难自如地控制手臂伸展、弯曲,难以单独屈肘。VNS植入术后,单永治团队将对张永强进行长期随访,6周、3个月、1年、2年,根据上肢运动功能的测评追踪手部恢复情况。

此次临床试验主要针对临床已确诊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招募患者年龄在18周岁到80周岁之间,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在20~50分之间,存在右侧或左侧上肢无力。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