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红到长红 闽侯岭头村十八变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1 10:05 2

摘要:4月17日清晨,记者沿着盘山公路再次踏入这个“藏”在深山里的小村庄。村口的大榕树下,几名村民正忙着将新炒制的茶叶装进印有“大美岭头”字样的包装盒里。“一到周末,来游玩的游客特别多,有几百人,村里比过年还热闹。”村民朱阿姨擦了擦额头的汗,笑得眉眼弯弯。

从网红到长红 变流量为留量

岭头村十八变

每次来到岭头村,都有新变化。

4月17日清晨,记者沿着盘山公路再次踏入这个“藏”在深山里的小村庄。村口的大榕树下,几名村民正忙着将新炒制的茶叶装进印有“大美岭头”字样的包装盒里。“一到周末,来游玩的游客特别多,有几百人,村里比过年还热闹。”村民朱阿姨擦了擦额头的汗,笑得眉眼弯弯。

2021年,央视将镜头对准闽侯县大湖乡,一场“杜鹃花海直播”吸引了众多目光,山脚下的岭头村一夜“出圈”。如今,这个曾经的贫困村不仅甩掉了“穷帽子”,更以“整村运营”的思路积极探索从“网红流量”到“长红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聚力发展

打造“大美岭头”品牌

炙热的炭火上,岭头村村民朱阿姨的手在铁锅里不停地翻炒,沁人心脾的茶香也在翻炒中香飘满园。

“岭头村下面的陈九源自然村气候适宜,这里产的高山云雾茶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一斤卖100元,还供不应求。”朱阿姨说,以前,茶叶虽然不愁卖,但茶农“各自为战”,没有形成统一的合力。如今村里成立了合作社,高质量的绿茶统一贴上“大美岭头”的标识,更有利于下一步申请绿色食品标志,有助于茶叶品牌的发展壮大。

另一边,记者看到了贴着“大美岭头”标签的地瓜粉、春笋等土特产摆在货架上供游客挑选。曾几何时,有好山货但是没有好品牌,是岭头村发展的痛点。过去,村民们虽守着好山好水,却因分散经营、缺乏标准,茶叶、竹笋等土特产始终卖不上价。2025年,在驻村第一书记朱小琛和村党支部书记朱必孔的推动下,村党支部领办成立了合作社,整合全村资源,注册“大美岭头”商标,统一包装、统一品控,并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

“品牌不仅是标识,更是信任。”朱小琛告诉记者,依靠杜鹃花和萤火虫带来的流量,村民们卖土特产一天能有800多元的收入。但客流高峰期毕竟短暂,过了这个高峰,村里的土特产就难找销路。

“有了合作社,我们常年从村民那里统一收购,为他们找到了365天的市场,村民们也很高兴。”朱小琛说。

灵活经营

乡村民宿丰俭由人

穿过一片竹林,记者来到由废弃乡村小学改造的“熹园”民宿。白墙黛瓦的院落里,一盆盆粉色、红色、白色的杜鹃盆景随风摇曳,房屋内干净整洁,设施齐全,落地窗外是层层叠叠的青山。

“这里原是废弃的乡村小学,由村委会牵头改造成民宿,由合作社经营管理。以后再来岭头村的游客就有了住的地方!”朱小琛告诉记者,去年夏天,来岭头村看萤火虫的游客络绎不绝,遗憾的是村里那时没有住的地方,上来的游客只能搭帐篷看萤火虫,流量没有转变成带动乡村振兴的经济增量。

原来,岭头村未在爆红后,开发出更多新业态,绝大部分游客爬完山、看完景就走了。“有了这家民宿,上来的游客就可以住下来,带动其他消费。民宿的收入40%进入村集体收入,余下的营收用于进一步发展壮大合作社经营和成员分红,反哺乡村建设。”

此外,合作社还从村民手中流转近20间闲置农房,统一改造,并挂牌“熹园”分店,按比例给村民分成。记者看到,如今,民宿价格从百元档到轻奢档全覆盖,由乡村小学改建的民宿298元一晚,从村民手里流转的民宿100元一晚,丰俭由人。

“岭头村海拔800多米,夏天非常凉快,大湖其他乡村的民宿在夏天一房难求,我家两间空房拿出来做民宿,我特别有信心!”村民王大姐说。

整村运营

盘活资源实现长红

通常情况下,一个靠流量而兴起的乡村景点,会在一段时间后“退烧”。汹涌大潮若想变成细水长流,业态和服务质量必须提档升级。在提档升级的路上,朱必孔是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当年,朱必孔召集村“两委”和村里的志愿者一起,修出了一条简易的徒步路线,可直达开满杜鹃花的猫山。现在,沿着这条徒步路线,游客只要1小时左右就能登顶。

而今,朱必孔家的老宅后院也被改造成一个布满杜鹃花的花园,院子里还有户外露营的帐篷。“这些场地我们都免费对游客开放,游客来挖笋的话,也可以免费带走。”

游客多起来后,村民们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去年夏天,来看萤火虫的游客让村道上排起长长的车龙。村民们干事的激情,也一下被点燃了。

初入岭头村,记者看到了村口立着一块“猫山记”农家乐的指引牌。“这家农家乐,就是村民去年夏天看到萤火虫带来那么大的‘流量’后,自发运营起来的餐馆。”朱必孔告诉记者,如今,小小的农家乐常年都有人光顾,村民们干的也特别起劲。

站在猫山顶,看着红艳艳的杜鹃花,朱小琛踌躇满志,“我们正在积极申请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希望通过‘整村运营’的思路盘活村里现有资源,让游客四季都有得玩。” 未来,岭头村计划推出“四季主题游”——春看杜鹃、夏赏流萤、秋采瓜果、冬观雾凇,同时与相邻的塘里村、碾坑村等村庄共同开发各类乡村旅游项目,形成片区协同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记者 谭湘竹)

来源:海峡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