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爆棚!看呼和浩特“土味”何以变“顶流”!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1 10:07 2

摘要:“2024年,内蒙古武川藜麦科技小院与玻利维亚国际藜麦中心签署协议,共同开展藜麦育种工作,同时与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合作开展航天育种。”

4月18日至20日

第九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

暨第三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

在东莞市举行

呼和浩特市多家

特色优质农畜产品生产企业

集中亮相

武川莜麦、武川藜麦、沙棘等

呼和浩特特色农畜产品纷纷登场

为增强顾客购买体验

现场还设置了食品品鉴环节

邀请参展嘉宾和顾客免费品尝青城美食

了解“敕勒川味道”

种类丰富的呼和浩特农畜产品

让前来参观的当地市民纷纷驻足

去年十一月

呼和浩特“土特产”

同样飘香南粤

呼和浩特的“土特产”频频出圈得益于

呼和浩特市围绕

千亿级乳业

百亿级玉米、肉类

十亿级草业、马铃薯

杂粮油料、都市农业

7条产业链

近三年来实施

重点项目296个

完成投资348亿元

这些宝藏土特产到底有啥魅力?

一起来看

呼和浩特土特产大揭秘✨

↓ ↓↓

武川藜麦

这几日

武川藜麦科技小院的育苗温室里

一派生机盎然

随着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将

最后一道棚膜严实覆盖

通过航天育种技术进行诱变的藜麦种子

正式开启破土之旅

“2024年,内蒙古武川藜麦科技小院与玻利维亚国际藜麦中心签署协议,共同开展藜麦育种工作,同时与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合作开展航天育种。”

内蒙古武川藜麦科技小院专家、内蒙古蒙农藜麦产业研究院院长郭占斌指着育苗盘介绍。

这一部分是玻利维亚国际藜麦中心

提供的首批品种

另一部分是通过航天育种技术

进行诱变的藜麦种子

这些种子将助力我们培育出

更高产优质的藜麦品种

自2022年成立以来

内蒙古武川藜麦科技小院便致力于

藜麦种质资源评价筛选、品种选育、

新品种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示范、

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深加工产品研发等

“自从种植了科技小院推荐的种子后,产量一直很好。科技小院还为我们提供了专业技术指导,尤其是病虫害防治技术,特别实用。”

已经种植藜麦6年的武川县西乌兰不浪镇四大永村种植户韩喜换说。

内蒙古武川藜麦科技小院育成了

适合武川地区的藜麦系列品种

研发了旱作覆膜穴播技术

并确定了不同藜麦品种的适宜播期

研发的纯藜麦植物酸奶、饮料等产品的

黄酮和多酚含量较藜麦米增加50倍以上

适于不耐乳糖人群食用

托县辣椒

托县辣椒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作为灯笼红辣椒的主产区

黄河岸边、沙梁之下

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环境造就了

这里三百年的辣椒种植史

托县辣椒味道独特

还在于它传统的制作方法

辣椒晒干后

手工用“铁钵”捣成小碎片

然后以七成熟的纯胡麻油一炝

色、香、味俱全

不论是托县炖鱼、拉面、粉汤等当地特色美食

还是稍卖、莜面、凉粉等家常饭菜

都能被激活生命力

勾起无数游子们心中那一抹乡愁滋味

清水河小香米

清水河小香米

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因其地处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接地带

气温年较差大,光照充足

适宜于谷物类作物生长

所以当地的小香米尤为出名

小香米颗粒小,呈深金黄色

米质细腻,精粘度强

入口碱味浓

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

多种维生素、矿物质

均衡的氨基酸、蛋白质

其色氨酸含量在所有谷类物中独占鳌头

土左旗稻田小龙虾、稻田蟹

提起小龙虾

你可能最先想到的是盱眙龙虾、潜江龙虾

但其实呼和浩特也有本土养殖的小龙虾

土默特左旗稻田蟹、 稻田小龙虾

得益于当地良好的稻田生态

生长在土左旗的稻田环境中

以稻田里的谷物、小鱼小虾及微生物等为食

这种共生养殖模式下

生长环境天然且食物丰富

土左旗稻田小龙虾、 稻田蟹

肉饱满紧实,味道鲜美

能品尝到最纯粹的鲜美

哈素海鲤鱼

哈素海是黄河变迁遗留的牛轭湖

水质肥沃

哈素海鲤鱼在此生长

鱼体肥美硕大,呈纺锤状

每年冬去春来的时候

会吸引很多人来哈素海吃“开河鱼”

⋯⋯

呼和浩特的特色农畜产品还有很多

等着大家来解锁

“土特产”变成“顶流”

是呼和浩特

因地制宜

在科技的加持下

全力推进

优势特色农畜产业发展

不断推出

优质特色农畜产品

让更多的“土特产”成为“金招牌”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