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生产队时期的老物件,据说图二价值5万,你家中有吗?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1 03:01 2

摘要:今儿个咱就来唠唠生产队时期的11个老物件,听说六零后顶多能认出一半,快来瞅瞅你认识几个!

友友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有些人,慢慢远离,就成了回忆;

有些物,渐行渐远,就成了历史。

今儿个咱就来唠唠生产队时期的11个老物件,听说六零后顶多能认出一半,快来瞅瞅你认识几个!

图一是搓衣板。

在过去,搓衣板可是洗衣“神器”。

那时没洗衣机,它多为木质,表面带棱条,洗衣时铺上衣物撒上皂,靠棱条增摩擦去污。

小院里常能见到女人们坐着搓衣唠嗑,这小小的搓衣板,藏着温暖质朴的旧时光。你家有这样的老式搓衣板吗?

图二是古钱币。

这些古钱币可值钱了,据说值5万呢!

它们不仅是货币,更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过去的经济文化。

每一枚都有自己的故事,说不定还能追溯到好几百年前呢!

图三是旧挎包。

上面写着“抗震”,还有日期“76.7.28”,估计是跟唐山大地震有关。

当年,这挎包可能陪着主人东奔西走,见证了不少风雨呢,它不仅是装东西的工具,更像是一个时代的记录者。

图四是玉米脱粒机。

友友们,过去生产队时期,收玉米可不容易。玉米收下来得在晒谷场晒个把礼拜,等水分晒干,就得赶紧脱粒。

这时候,玉米脱粒机就派上大用场啦!要是没它,人工脱粒那可老费劲了。

有了它,能大大加快玉米粒脱离的速度,不管是磨棒面还是棒茬,这都是关键一步呢!

图五是驴眼罩。

友友们,见过给驴戴的眼罩吗?以前驴拉磨时,套上这眼罩,它就不会被周围动静干扰,能一圈圈安心转圈干活。

老马夜里拉货也是同理,路边的火光容易惊到它,戴上眼罩就能稳稳当当地赶路,可别想歪了。

图六是老式熨斗。

那时候没有电熨斗,人们就把烧红的炭火放在里面,用来熨平衣服。

为了能穿得整整齐齐,大家可没少费工夫呢。

图七是簸箕。

在农村,簸箕用处可大了,能用来簸粮食,把里面的糠皮、杂质都簸出去。

而且,编簸箕也是个手艺活儿,老一辈人编得又快又好。

图八是个竹火笼。

冬天冷的时候,在里面放上烧红的木炭,再盖上灰,提在手里暖手又暖心。

走街串巷的时候,它就是大家的“小太阳”。

图九是长条木板凳。

看着简单,却是家里的常客,农忙时,它供人歇脚;农闲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唠嗑,它也从不缺席。

图十是收音机。

在当年那可是个稀罕玩意儿,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起,听着广播里的新闻、戏曲,这就是那时候的“家庭影院”啦。

图十一,这张图有谁知道吗?

来源:顽强铅笔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