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8日凌晨,恒安集团发布讣告,恒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恒安国际,01044.HK)创始人许连捷,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17日16时50分逝世,享年73岁。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汪静
“闽商教父”“中国卫生巾之父”许连捷溘然长逝。
4月18日凌晨,恒安集团发布讣告,恒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恒安国际,01044.HK)创始人许连捷,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17日16时50分逝世,享年73岁。
许连捷是当之无愧的商业巨擘,他的传奇一生,映照着那个时代众多创业者的缩影,激励了、启发着不少人在创业的道路上前仆后继。
73年人生,许连捷以草根之躯改写了中国卫生用品史:从“安乐”到“七度空间”,从乡镇小厂到56个国家的市场,他让“中国质造”比肩国际巨头。
如今,许连捷逝世,二代许清流接班,行业却正值“内卷”危机,摆在许清流面前的,是未知的危机与困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许清流是否能实现百年恒安?
白手起家打造纸业巨头
许连捷是一位从寒门走出的商业奇才。
1953年,许连捷出生于福建晋江安海镇后林村的一间土坯房。这个小学未毕业的贫寒少年,13岁便辍学谋生,沿街叫卖鸡蛋、芋头,甚至睡过祠堂和猪厩。
命运的转折始于改革开放的浪潮。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代机遇来临,许连捷大胆开干,1977年,24岁的他组建晋江第一支民营运输队,用改装的拖拉机往返于福州与广州,在市场的夹缝中捕捉商机。
生意并非一帆风顺,一次暴雨导致货物受损,为了保证信誉,许连捷卖掉家中唯一的耕牛赔偿货主,这份“砸锅卖铁也要守信”的担当,让他在闽南商帮中声名鹊起。
1979年,许连捷嗅到乡镇企业的萌芽,创办后林劳保服装厂。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他认识了同是做服装生意的施文博,两人是同乡,性格还合拍,很快成为了好朋友,生意也越做越好。然而,1983年,由于美国忽然宣布对中国的进口纺织品限额,原本一片红火的生意,突然萧条。
一筹莫展之际,安海通用机器厂技术员向许连捷推销了一批生产卫生巾的新设备。在那个年代,卫生巾还是很新奇的东西,经过一番考察和商量,许连捷决心押注这个“新东西”。1983年,他瞒着家人押上全部积蓄,在旧厂房里用简陋模具生产出福建第一片卫生巾。尽管产品粗糙,却叩开了千亿级产业的大门。
1985年,他与施文博抵押房产,创立恒安实业,主打“安乐”卫生巾。彼时,国产卫生巾被贴上“劣质”标签,外资品牌垄断市场。面对上海百货采购经理“包装像草纸”的嘲讽,许连捷孤注一掷,斥资3万元在央视热播剧《八仙过海》插播广告——“安乐卫生巾,时代的选择”。这条中国卫生巾行业首条电视广告,以普通人300个月的工资成本,三个月内让“安乐”占据上海80%市场,外资品牌首次感受到本土企业的威胁。
1992年,许连捷以全年利润三倍的代价,斥资1200万美元引进日本弧形超薄卫生巾生产线。股东骂他“疯子”,但他怒吼:“今天不砸设备,明天只能当外资的孙子!”这一决策终结了国产卫生巾的“大直板”时代,护翼设计让女性首次体验“运动自由”。
1998年,恒安国际登陆港交所,成为福建首家港股上市民企。
子承父业面临新挑战
除了眼光长远,许连捷的管理哲学对于那个时代来说,也同样超前。
2001年,许连捷做了一项重要决策,即轰动全国的“TCT(事件全周期时间管理模式)行动”——恒安集团与美国著名的管理咨询服务公司汤姆逊集团签订为期3年的合同,管理咨询费是当时恒安的半年利润——1000万美元,目的是升级恒安的管理。在引进科学的管理办法后,2003年,恒安销售额突破10亿元瓶颈,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到2007年底,恒安销售额超50亿元;2008年金融危机中,许连捷逆势投入2亿元建设智能工厂;2009年,恒安年营收突破100亿元;2013年,恒安营收突破200亿元。
到了2020年,巅峰时期的恒安国际,营收虽然只有223.7亿元,但净利润高达45.95亿元,在国内三大生活用纸巨头(恒安国际、中顺洁柔、维达纸业)中遥遥领先。
许连捷的财富观还与闽商精神紧密交织。他常年穿着百元布鞋,2017年因一张机场吃泡面、候机厅打盹的照片走红网络。但低调背后,是他累计超10亿元的慈善捐赠。从1998年长江洪灾到2020年新冠疫情,恒安总是第一时间响应。
如今,许连捷辞世,留下的不仅是慈善遗产,还有一场未竟的转型之战。
2021年,68岁的他选择交棒长子许清流。这位帝国理工学院金融硕士,早年创办连捷投资集团,接班后力推高端化战略。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许连捷斥资2.6亿港元获得亲亲食品(01583.HK)51%股权,其后被划归于恒安集团家庭快速消费品业务板块,成为恒安集团在卫生巾、纸业、纸尿裤之外的第四大业务板块。目前,许清流为亲亲食品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并为实控人。
“躺平在晋江不被接受,善拼才是新命题。”在一次采访中,许清流这么说。作为恒安这座纸业帝国的接班人,他继承的不仅仅是父亲的财产,更是闽商“爱拼敢赢”的精神内核。
但行业竞争与原材料成本高企让恒安陷入阵痛。2021—2023年,恒安国际毛利率分别为37.38%、34%、33.7%,不及2020年的42.26%。
2024年,恒安国际实现营业收入226.69亿元,同比下滑4.62%;净利润22.99亿元,下降17.93%。占收入六成的纸巾业务更是首度亏损2.45亿元。
许清流将破局之道押注于“高端化+出海”。2024年,“天山绒棉”系列卫生巾销售额突破4亿元,毛利率稳定在63.7%;同时,还收购美国Luvs品牌进军北美市场。
“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市场上永远有更便宜的价格。我们已经很努力了,努力到已经亏钱做生意了。”在近期的业绩说明会上,谈起纸巾市场,许清流言语中略显无奈。
不过,他仍然保持乐观:“但天底下没有一直亏损的生意,如果大家一直在亏损的话,那(行业)做不下去了。我觉得目前行业的(激烈)竞争应该差不多(到头了),相信行业应该不会继续恶性内卷下去。中国纸巾市场比较分散,前四家才占了30%左右的市场份额,未来通过整合洗牌后,提升集中度,估计亏损(的状态)不会持续。”
在行业激烈的“内卷”下,二代许清流能应对挑战、圆梦百年恒安吗?这场跨越两代的商业长征,仍在续写草根逆袭的传奇。
视觉中国图
来源:长江商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