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笑傲江湖》是金庸小说中影视改编的热门。但遗憾的是所有影视版本的《笑傲江湖》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表现小说中的思想内涵,而且有生之年也不要指望能有任何一个版本能够做到这一需求。目前所有的影视改编作品都是尽可能将其拍成一部纯粹的武侠剧。
七
《笑傲江湖》是金庸小说中影视改编的热门。但遗憾的是所有影视版本的《笑傲江湖》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表现小说中的思想内涵,而且有生之年也不要指望能有任何一个版本能够做到这一需求。目前所有的影视改编作品都是尽可能将其拍成一部纯粹的武侠剧。
目前《笑傲江湖》共有4部电影版本和8版电视剧版本。
《笑傲江湖》的第一个影视版本是1978年邵氏电影版的《笑傲江湖》。该片由孙仲执导,倪匡编剧,汪禹、施思、冯淬帆、陈惠敏、谷峰主演。汪禹是当时邵氏著名的武打明星,在本片中饰演令狐冲。施思饰演任盈盈,谷峰饰演任我行,冯淬帆饰岳不群、陈惠敏饰演田伯光。东方不败扮演者是邵氏能文能武的田青,这个版本中的东方不败并没有涂脂抹粉做女装打扮,是正常的男装造型。这版中的仪琳遇上田伯光时,竟然被这个淫贼撕破道袍,露了一点。仪琳的扮演者陈维英是香港影史上第一个露点的女星,与张国荣合作过《红楼春上春》。
拍摄此片时,邵氏已经步入衰落期,但却是邵氏金庸电影的早期。邵氏的金庸小说改编电影,编剧基本上都是倪匡。面对金庸小说情节与电影时长之间的冲突,这时期倪匡还是采用的对原著情节进行压缩的方式。比如张彻导演的《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采取的也是压缩原著的方式,只是压缩的更为极端。结果便是情节犹如赶场,节奏非常奇怪。邵氏后期的金庸电影则采取了取舍的方式,选取原著的一部分剧情集中表现,效果明显要好的多。如《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本片大部分还算是忠实于原著,删除了林平之这条线,黑木崖剧情后的情节就属于天马行空了。晚期的邵氏武侠片已经可以熟练运用当时的各种技术手段,舞台剧式的造景在当时也算是制作精良了。
由于当年金庸小说在台湾尚未解禁,为了能够进入台湾市场,本片在国语配音时将大部分人名乃至曲名都改掉了。在台上映的片名换成《捨命郎君》,令狐冲成了南宫松,岳不群叫骆超俊,田伯光叫郝杰英,任盈盈叫白莺莺,岳灵珊叫骆颖芝,仪琳叫慧直,刘正风叫石中英,曲洋叫高运,东方不败叫司马无忌,向问天叫史行侠,任我行叫白经天,左冷禅叫冷若俊,绿竹翁叫翠林翁,天门道长叫至善道长,定逸师太叫一心师太。君子剑成了太虚剑,万里独行成了漫天飞花。笑傲江湖曲成了空谷绝响曲,独孤九剑成了重阳九剑,紫霞神功前面叫太虚神功,后面成了紫阳神功,葵花宝典成了樱花宝典。日月神教倒是用了连载版的朝阳神教。完全便是一副面目全非的感觉。
1984年香港无线电视台(TVB)拍摄了第一部电视剧版的《笑傲江湖》。由李鼎伦监制,周润发、陈秀珠、戚美珍、董玮等主演。由周润发饰演令狐冲、陈秀珠饰演任盈盈、戚美珍饰演岳灵珊、董玮饰林平之、曾江饰岳不群、刘兆铭饰任我行。该剧于1984年4月2日在香港无线电视台首播,全剧共30集。
该版令狐冲的饰演者是日后如日中天的发哥——周润发。此时的周润发刚刚演完《上海滩》,这部《笑傲江湖》是周润发出演的少数古装剧中的一部,也是周润发在TVB最后一部担纲男一号的大剧。周润发身形高大,仪表堂堂、亦庄亦谐,外形条件很适合令狐冲的形象。但当年周润发的令狐冲却备受吐槽,槽点在于周润发气质太过现代,缺乏古装人物的韵味。而且发哥在剧中表现的也的确很是拘谨,似乎他自己也不适应演绎古装人物,在武戏上也明显的笨拙。戚美珍饰演的岳灵珊则被称为“最美小师妹”。陈秀珠饰演的任盈盈是我觉得气质形象上最适合的任盈盈,只是服装造型上有些问题,经常一身黑色劲装的造型与角色有些不协调。刘丹的田伯光表演非常出色,但一开始的时候真的很出戏,“洪七公”怎么成了采花贼了!
此版最出名的地方是在于其武打设计有了新的突破,在武戏上使用了威亚、弹床及发生二氧化碳的设备,与灯光转变、灵活的镜头互相配合,并且使用了数码效果机作加工,尝试了电脑动画,制造出类似卡通的特别效果。第一集中刘正风与曲洋琴箫合奏的一场戏,其中一人要飞越长达二百多尺的海面,除了演员要吊威亚,摄影师也要吊在高空拍摄,而海浪极大、天色不佳,危险性极高,武术指导程小东亲身上阵,顺利把镜头拍摄完成。为此在1984年第27届美国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获得金牌。
该剧拍摄时,由于被TVB要求限期完成,每集只用两天两小时,整个剧集在两个多月内拍完。整体来说相当仓促。全剧场景依旧很简陋。剧情被大幅度简化,但故事线索保留得较完整。改编思路上与其他八十年代TVB的金庸剧一样,保持基本情节框架,细节上进行生活化的删改,适当增加了一些生活化、诙谐的细节,增加趣味性。结局进行了较大修改,主要是增加了岳不群进攻黑木崖与任我行对决及令狐冲与岳不群的对决,这也是八十年代大反派模式的再现。
1985年台湾的台湾电视公司也推出了一版《笑傲江湖》,由刘立立执导,梁家仁、刘雪华等领衔主演。梁家仁饰演令狐冲、刘雪华饰演任盈盈、应采灵饰岳灵珊、古铮饰岳不群、刘延方饰林平之、乾德门饰东方不败、苗天饰任我行。全剧共30集,于1985年3月18日首播,最终以35%——40.5%的极高收视率取得当时台湾收视冠军。
此版由杨佩佩工作室出品,这是杨佩佩制作的第一部金庸剧。这版《笑傲江湖》尚还没有开启魔改模式,所以整体还是基本符合原著的。梁家仁饰演的令狐冲,明显与人物相差太大,形象太过严肃、沧桑和成熟。刘雪华的任盈盈形象和表演都很到位。此外,这版值得一提的是台湾著名老戏骨乾德门饰演的东方不败。此版的东方不败是化起烟熏妆的又老又丑的男装扮相。由于乾德门在《新白娘子传奇》中饰演法海,这个形象深入人心,其东方不败这种扮相,实在是反差太大。。
此版导演是刘立立是琼瑶的御用导演,在内地还有个外号叫“琼瑶剧教母”。她一生拍过无数琼瑶爱情剧。而饰演任盈盈的刘雪华也是“琼瑶剧”的御用女主,是八十年代琼瑶剧的灵魂人物,开创了琼瑶剧的一个悲情大眼妹时代。可以想见,在这班特色鲜明人马的共同创作下,这版的《笑傲江湖》开启了金庸武侠剧的琼瑶文艺风。
1988年,徐克的电影工作室筹拍《笑傲江湖》。由金公主电影、新宝娱乐及龙祥影业联合出品。徐克力邀六七十年代的武侠片一代宗师胡金铨出山担任导演,程小東、李惠民擔任執行導演,而自己担任监制。胡金铨是徐克所佩服的三位导演之一。徐克坚信由胡金铨来拍《笑傲江湖》最适合不过,胡金铨导演的武侠世界格外有种独特古朴的历史质感,人物格外有种诗化浪漫的侠义情怀,其他人模仿不来。徐克意图用胡金铨所擅长的饱含历史精神、刻画深邃意境和自身擅长的现代特技结合一起创造一个武侠电影的新神话。胡金铨当时已不再接拍新片,但听过徐克的想法之后,又燃起再创造一部全新的武侠经典的兴致。徐克花了很久的时间和胡金铨讨论剧本,胡金铨建议将故事放在明朝,重点要放在宫廷和教派之间的斗争上。在胡金铨原本的计划里,是许冠杰饰演令狐冲,白鹰饰演左冷禅,叶倩文饰演任盈盈,张曼玉饰演岳灵珊,岳华饰演林镇南。
在《笑傲江湖》拍摄期间,导演胡金铨曾中途退出,导致影片一度搁浅。关于胡金铨退出的原因,我看到的大部分资料都是说徐克与胡金铨因为创作分歧而闹得不可开交,胡金铨钟情浪漫古朴的中国风,徐克则追求动漫质感的凌厉美学,双方各不相让,期间曾由许鞍华赶来为恩师救场,但已无力回天,最终胡金铨中途退出。
2023年香港电影人文隽在他的一档视频栏目中,邀请到林纪陶和刘大木两位编剧做访谈。节目中,三人谈起当年《笑傲江湖》摄制期间的往事,对于胡金铨中途退出的说法是“《笑傲江湖》正式开拍后,拍摄进度一拖再拖,这既和胡金铨身体抱恙有关,也由于他一向都是慢工出细活。资方急忙召回在美国执导《龙行天下》的徐克,让他立即解决。徐克的解决办法却是:全盘接手胡金铨的导演工作,并让程小东、李惠民分组带队,共同执导。这让胡金铨大失颜面,”这里的说法是由于胡金铨拍摄进度慢,在资方的压力下,徐克被迫接手拍摄,胡金铨因此退出。
泉的向日葵(魏君子)的《25周年:敢问笑在何处》一文中称,据编剧刘大木回忆,他们曾买了三部衣车放在工作室,供胡金铨不停买布,埋头缝制服装。当时胡金铨的身体不好,拍摄地台湾又多是荒山野岭的实景,为追求完美的拍摄角度,必须有人背着他上山下山走两个小时到位。到了位置,又要等阳光照出理想的光线,可竹林到下午二时多就开始暗下来了,一天才能拍一两个镜头。“戏拍了很长时间,胡金铨找来弟子许鞍华救场,身体每况愈下,开始吃药。眼看主演许冠杰和叶倩文的档期快到了,投资方着急拍摄进度,催徐克想办法。徐克困在房间内,一晚上写出三十多场戏给胡金铨他们,然后去了美国拍《龙行天下》(1992)。谁知胡金铨身体实在撑不住,许冠杰留下一个月拍摄死限,徐克急忙回港,请来程小东、李惠民、金扬桦帮忙补拍。这里的说法是由于胡金铨拍摄进度慢,且身体实在撑不住了,徐克才救场接手拍摄。
而胡金铨在其由其口述,山田宏一,宇田川幸洋著的《胡金铨武侠电影作法》中,丝毫没有提到身体撑不住的问题,并说“连准备期间也算在内,共用了六个月(去拍这部影片)……实际参与拍摄只有两个月左右。”胡金铨并在书中透露了当时的一个说法,“负责美术的和我很合得来,他这么对我说,徐克叫我去其实只是想我做几样事情而已。一是服装,另一个是台词。徐克没有古典的素养,不会写以前的说话方式。当我全部做妥这些以后,他就把我赶走了。(笑)这是美术的看法,我看大概也是那样吧。(笑)”而据胡金铨所说,之所以请其担任导演,是由于金庸的要求。“金庸和我是年轻时彼此互相了解的很要好的朋友。他叫我拍《笑傲江湖》时,我对他说:‘你的小说不可以拍成电影,有那么多事件发生,只会令剧情混乱,哪能拍成一部电影,不可能的。’把短篇小说拉长很简单,但把长篇小说缩短就不简单了。徐克只是想要金庸的名字罢了。而且,金庸想我拍,所以徐克才叫我拍罢了。”胡金铨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徐克的不满。
看来这又是一齣聚讼纷纭的公案,胡、徐二人也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剑气之争”,其中真相也许只有当事人才能说的清楚吧!对此,与胡金铨同为邵氏四大导演之一,也是胡金铨拜把兄弟的李翰祥,曾公开宣告:宁可饿死,也不跟徐克合作!郑佩佩甚至抱怨,恩师胡金铨被徐克换下来不说,更气人的是,徐克居然对新闻记者说,他那一回犯的最大错误是请胡导演拍。岳华当年受恩师胡金铨邀请出演林震南一角,胡金铨走之后,徐克邀请岳华回来补拍镜头,岳华严词拒绝。最终徐克只能找来演员金山重新拍摄。
徐克接手后,与程小东、李惠民、金扬桦一道进行补拍。此时许冠杰和叶童拍摄档期快完了,许冠杰要辞演,只给一个月时间完成电影。拍过竹林戏的叶倩文因为要准备在香港开的演唱会《长夜祝福》,辞演任盈盈一角。原定的左冷禅、任盈盈、岳灵珊、林镇南等都换了人,几乎就是重新拍了一部电影。原来胡金铨拍的素材,几乎都不用;只有少数几个环境镜头,比如林家老宅的设计,有点胡金铨的影子。后面左冷禅变成了元华,任盈盈是张敏,岳灵珊是叶童,金山饰演林镇南;外加午马饰演刘正风,林正英饰演曲洋。
这一段佚事堪称一个象征,标志着该片既是传统武侠电影的终结也是新派武侠电影的发韧。一种对原著的忠实和高度浓缩,一种个性张扬乃至后现代误读式的改编都蕴藉其中。
最终《笑傲江湖》导演署名是胡金铨,执行导演有三位,是徐克、程小东、李惠民,而参与过拍摄的还有金扬桦和许鞍华,总共六位导演;编剧则有关文亮、黄鹰、林纪陶、刘大木、梁耀明、戴富浩,不算徐克也有六位之多,剧本则是改了14次。由许冠杰、叶童、张敏、张学友等主演。1990年4月5日该片在中国香港上映。由于该片制作严重超时、超预算,最终耗资超过预算的一倍达三千万,耗时三年。
此版《笑傲江湖》综合了金庸原著小说、胡金铨式的东厂太监设定、徐克式的冷嘲热讽的政治批判,加以程小东炫目的武术设计。胡金铨为影片赋予了一种苍凉的沉重感,正如许鞍华认为,影片的主题、格调和视觉造型都是根据胡金铨先前设定的模样再行发挥,徐克亦坦言,《笑傲江湖》有着胡金铨的灵魂,只是用他们的手脚去体视。至于迅速流畅的武打设计和角度多变的镜头和凌厉的快速的剪接则分明徐克风格。一经面世便得到了普通观众和影评家的一致认可,被誉为“新浪潮武侠电影”的开山之作。《笑傲江湖》取得了1600万港元的票房,成为1990年度香港十大佳片。也开始了武侠电影史上的徐克时代。
许冠杰在片中表现出来的风流倜傥和放浪形骸,虽说年龄偏大,面相显老,还是被认为是各版中最为“神似”,最符合原著精神的令狐冲。此外,片中叶童饰演的小师妹岳灵珊,张学友和刘洵饰演的东厂太监,午马与林正英饰演的刘正风与曲洋,赵敏与袁洁莹饰演的任盈盈与蓝凤凰,也都各尽其妙。影片中饰演风清扬的韩英杰,是胡金铨大部分武侠片的武术指导,也是当年北派武师的领班。孰料片子没拍完,他就因癌症去世。后期徐克补拍是由刘洵做的替身。
《笑傲江湖》在改编上充分吸取了邵氏改编金庸小说的得失,充分认识到了在电影有限的时间内,要想表现原著小说丰富的情节,只能是顾此失彼。徐克便表示“我们拍武侠小说,特别是金庸的,这么厚,只得抽取一段,半部书便能拍成一部电影,甚至半部书之中还得抽。其实我是把《笑傲江湖》简单化了,把它变成一个门派本身内部的事情……对于故事主线来说是枝节的,从电影的角度来讲,就应该把它删掉。”面对大部头的《笑傲江湖》,徐克的改编将减法做到尽,抽取原著最为核心的框架内容,将原著日月神教、五岳剑派、青城派、福威镖局等纷繁复杂的冲突简化到朝廷东厂、林家、华山和日月神教的小范围冲突,将故事场景限定在林家染坊和苗寨客栈两个有限的场景。情节虽然大幅删削,但人物塑造却并不因此减省。全片情节结构完整、情节冲突强烈、人物形象突出,因而即便如此大的改动却依然保留了原著的精神内涵,并未降低故事的精采,实可称为成功改编金庸小说的一个范本。
电影叙事与小说基于文本的叙事模式不同,电影叙事的方式是画面、声音和镜头语言。徐克号称是香港的斯皮尔伯格,对光影镜头、特技和声音方面自有独到之处。《笑傲江湖》中怀旧风格的暖色调的土黄色和诡异莫测、神秘浪漫的冷调蓝色交叉运用的画面色调,独居特色的构图风格、多角度画面和高速的剪接,这一切使得电影节奏紧凑明快,拉紧情节叙事的力度同时又保留了香港传统的武打动作拍摄那种一张一弛的特有节奏与韵律。动作场面调度也十分得当的和一系列的革新性技术结合一起,统一为情节服务。这一系列划时代的创新,都成为了日后武侠影视的常规手法,可谓影响深远。
在众多武侠电影的配乐中,《笑傲江湖》主题曲《沧海一声笑》可谓相当的著名,也是最成功也流传最久远的。该曲的词曲作者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黄沾。《笑傲江湖》主题曲的创作过程中,徐克退了黄沾六次稿,让黄沾几度抓狂。后来,黄沾看到了《宋书·乐志》中的一句“大乐必易”,心想最“易”的莫过于中国五声音阶(宫、商、角、征、羽),灵感一来,反过来用改成“羽、征、角、商、宫”,到钢琴前一试,好好听。于是就顺势写出了《沧海一声笑》的整个旋律。曲子完成后,又借鉴了毛泽东的词作《沁园春·雪》,如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化出“浮沉随浪,只记今朝”。从伟人诗词中获得了不少表现磅礴气势的灵感,写出这首经典的歌词。词曲完成后,黄沾也给徐克发了最后通牒,那是最后一次!然后在谱子上画了个亢奋的男性生殖器,传真给徐克,并扬言“要便要,你不要,请另请高明。”好在这次徐克很喜欢!
《沧海一声笑》的粤语版由许冠杰、黄霑及张伟文合唱,国语版由黄沾、罗大佑及徐克亲自演唱,都唱出一种豪情万丈的江湖气概。录音时,许冠杰想在自己独唱版本修改歌词,黄沾也毫不客气的回绝,“《沧海一声笑》,怎样也不能改,我不管你是歌神或是歌天主,也不可以修改,你要唱就唱,不唱我们就拉倒。”尽显大才子耿直本色。
《笑傲江湖》票房不算差,但由于成本严重超支,还是亏损状态,由于该片在台湾的反应和口碑都比香港好,没多久龙祥影业的王应祥就表示有兴趣投资开拍续集。电影工作室方面认为自己制作的电影经常是第二集才大大叫座,自然也希望通过续集赚回第一部的损失。于是便有了这部彪炳影史的《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
《笑傲江湖Ⅱ东方不败》由徐克监制,程小东导演,剧本:徐克、邓碧燕、陈天旋。武术指导由程小东、元彬、马玉成、张耀星四人担任,由李连杰、林青霞、关之琳、李嘉欣主演。1992年1月24日,在中国台湾首映。香港则在1992年在6月,当年暑期档才上映。
徐克在制作《笑傲江湖》第一部的时候,便有计划把《笑傲江湖》当作一个系列拍下去,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建立《笑傲江湖》宇宙。一部电影以一个人物为中心,第一集是岳不群,第二集是东方不败,第三集是任我行,第四集是独孤求败。真到了要制作《东方不败》的时候,徐克却是考虑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他在访谈有谈到原因:“《笑傲江湖Ⅱ东方不败》碰到一个状况:当我说《笑傲江湖》这本小说可以拍成一部很出色的电影时,颇受质疑。”在徐克与工作人员讨论《东方不败》的剧情时,大家对要以这个在小说中出现不足3000字,而且是自宫后心里扭曲的变态人物为主角有点愕然。但徐克的鬼才却让他从让人意象不到的角度发现了这个人物身上“雌雄同体”的魅力。徐克对于东方不败的最初灵感来源于在拍摄《新蜀山剑侠传》时,林青霞红色戏服的造型。“就在那一刻,有个念头闪过我的脑海,一个日后可以用得上的念头。我发现,那套造型其实就是引发‘东方不败’的灵感所在。”因此他让东方不败这个人物跳脱出原著小说的框架,从小说描写的基础上自行延伸加以想象,创造了一个迥然不同的东方不败。
有了这惊天一笔,徐克便大胆地找来了林青霞来饰演东方不败,这在当时是个让人震惊的决定。甚至金庸先生亲自找到徐克说:“徐克,当初我写《东方不败》时,不打算让林青霞饰演这号人物,我希望是由某个不像林青霞的人来演,你这是错误的决定。……我最初的概念不是这样的。”但在徐克看来,这个角色只能是林青霞的角色,并坚信这会是一部与众不同的电影。
由于《笑傲江湖》没赚钱,导致续集的成本预算并不高,只有2000万。第一部饰演令狐冲的许冠杰要求加薪,徐克满足不了,只能换人来演。于是徐克找来跟自己合作过《黄飞鸿》的李连杰(李连杰拍《东方不败》的片酬只有30万)。徐克认为既然“如果要换一个演员,就把全部演员都换掉。一个也不要留。如果只换一个演员,其余不动,那第一集留下的剧情印象就太多,全部换掉演员也会比较好拍。最终,令狐冲由李连杰饰演,任盈盈由关之琳饰演,岳灵珊由李嘉欣饰演,东方不败由林青霞饰演。两集唯一重复的演员就是饰演蓝凤凰的袁洁莹。
《东方不败》上映后,好评如潮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口碑票房双丰收。中国台湾票房达9000多万台币。香港票房达到3446万港币,在整个东南亚市场(尤其是泰国)以至全世界都极受欢迎,全亚洲狂揽2亿港元票房。《东方不败》以其影像华丽、人物鲜活、寓意深远,以及出神入化的武打设计、突破传统的大胆创作风格在香港武侠电影具有里程碑的开创意义,凭一己之力将武侠片推向巅峰。
王晶最初听闻《东方不败》在中国台湾上映后叫好叫座,怀着好奇心去向施南生要来了电影拷贝。本来只想看一遍,结果一待就待了四个小时。王晶在自传里形容第一次看《东方不败》的心情,睇了十分钟,已经头皮发麻,遍体生寒,脑子里只有四个字:劲到飞起!
王晶当时正在筹拍《鹿鼎记》,于是认真分析了《东方不败》的改编思路和表现手法,消化理解后很快制作出了周星驰版的《鹿鼎记》,不但请来了林青霞和程小东,也在片中向《东方不败》作了致敬。
我当年却是先看过王晶的《鹿鼎记》,让后才看的《东方不败》。那时还是录像厅的时代,没有大银幕的引进,自然不会与公映同步。《鹿鼎记》引起不小的轰动,但当时我们并不理解影片后段中周星驰与邱淑贞的造型是什么梗,直到看了《东方不败》。狭小、拥挤、简陋的空间内,并不很大的荧幕上,播放的是画质并不清晰的VHS录像带,虽然已经有了《鹿鼎记》的预热,但对我得震撼依然是无以复加。当猿飞日月施展草上飞轻功急掠而去,带给我们的感觉的确是头皮发麻;当东方不败从树顶掠下,树枝挂掉了面具,一转头之际便是惊艳全场;当令狐冲独孤九剑出手,伴随着“荡剑式”、“离剑式”的喊声,一柄长剑绕身而动,当真是“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我们此时彻底目瞪口呆,张大了嘴巴,口中无意识地发出“哦!哦!”的赞叹!
相信很多人就是因为这部电影彻底爱上林青霞。我便是这其中之一。
那时的林青霞刚完成《滚滚红尘》,这部电影是较早在大陆取景的台湾电影,当时林青霞、张曼玉与秦汉便是在我所在的城市进行取景拍摄,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那时的我,对于林青霞只是知道名气很大而已。影片公映时,我也进影院观看,但兴趣点却是看看自己自小熟悉的地方在电影银幕上会是一副什么模样。至于电影中的林青霞,则感觉已有些美人迟暮。然而,一年之后,林青霞在《东方不败》中的惊艳亮相彻底震撼了我,从那时起,我便成为了“教主”的粉丝。
林青霞戏中亦男亦女、颠倒众生的形象,令她的事业再登高峰,成为极少数能横跨文艺、武侠两种极端类型的明星代表。而东方不败经过林青霞的精彩演绎,也成为了影史上的经典形象。东方不败形象的影视书写也从此发生了变化。在此之前的1978年的田青版、1984年的江毅版、1985年的乾德门版以及1996年的鲁振顺版均由男性饰演,凸显的是丑陋恶心、忸怩变态的气质。林青霞之后,女星扮演东方不败逐渐成为主流。台湾有杨丽菁版、刘雪华版,新加坡有郑秀珍版,内地有茅威涛版、陈乔恩版。
李连杰那时也还不是“功夫皇帝”,他饰演的令狐冲还是充满了早期“少林小子”的痕迹,与许冠杰相比,缺少一些洒脱、自在的气韵,但胜在年轻、形象好、身手佳,动作戏的效果远胜任何一个版本的令狐冲。
《东方不败》的动作设计是此片的最大的亮点,程小东浪漫、飘逸的风格与金庸武侠的意境完美融合。同时,徐克快节奏的镜头剪辑,完美结合了程小东的武打编排,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打斗风格。相较第一部的《笑傲江湖》也有很明显的提升,虽然同为“独孤九剑”,《东方不败》比《笑傲江湖》更为凌厉,武术的韵律感更强。程小东表示,“拍《笑傲江湖》‘独孤九剑’时,……原著描写剑在人身上游走,第一集没法拍出来,当时也没经费做电脑特技,大家都觉得独孤九剑拍得不够完美。到我拍《笑傲江湖Ⅱ东方不败》,拍完独孤九剑那一场,徐克看后拍手大叫:‘是啦,终于拍到独孤九剑啦。’”正如王晶所说,“与《葵花宝典》内神奇武功的刻画,对我这金庸迷而言,堪称是有金庸小说改编以来,对金庸笔下神奇武功的最佳演绎。”。可以说《东方不败》的武术设计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后面众多武侠片的动作设计开创了模板。
《东方不败》在故事情节上与金庸原著已相差甚远,但也保留了营救任我行和黑木崖决战东方不败的大框架。所以虽然改动颇大,但还在原著脉络之上。影片对于原著“笑傲江湖”的精神内核并无背离,甚至通过电影的浓缩与提炼,对于江湖的复杂与无奈、个人的挣扎与奋斗表现的更为简洁、直白。影片对于东方不败形象的塑造,虽然是对原著的彻底颠覆,但却对人物赋予了更为深刻与复杂的内涵。这种改编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但金庸怒了!
2003年7月,《南方周末》采访金庸,金庸表示“我不喜欢他(徐克),他不懂武侠,把《蜀山剑侠传》拍得不知所云。而且把我的小说《笑傲江湖》瞎改,把东方不败由男人改成女人,并用一个女人来演,而一个男人的变性,在性格上是会有变化的,这个过程是缓慢的、复杂的,有变化的、有过程的,是不自愿的,并不像电影里表现得那么简单。他后来还要买我的小说拍电影,我说朋友还是做,但是小说不卖给你了,合作的事情不做了。”
由于金庸拒绝再卖版权给徐克,正如徐克所说:“我觉得可能金庸不会让我拍了,他很气我,每次见我都咬牙切齿的。”由此也导致徐克原本设定的《笑傲江湖》系列里面的四个人物,只拍了两个,后面两个人物就没有拍了,整个《笑傲江湖》系列就停下来了。
但是由于《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的暴火,台湾片商电话过来,要拍第三部《笑傲江湖》,而且档期也已经定在了新年档期。当时香港电影严重依赖台湾省片商的资金,金主发话不敢不从,于是便催生了《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
《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由金公主电影制作有限公司、龙祥影业(香港)有限公司出品,徐克监制,徐克、张炭、司徒慧焯编剧,程小东、李惠民执导,林青霞、王祖贤、于荣光、王静莹等主演。《东方不败风云再起》1993年01月21日在香港上映,而《笑傲江湖Ⅱ东方不败》在1992年7月29日才下线,中间只有半年时间。
《风云再起》并不属于《笑傲江湖》系列,而是蹭的大火的“东方不败”的热度。当年徐克忙得脚不沾地,同时在筹拍《黄飞鸿3之狮王争霸》,还是《双龙会》的联合导演,还担任《新仙鹤神针》的监制和编剧。李连杰正创办自己的正东公司,投拍《方世玉》系列。于是便复活了东方不败,并加上来自台湾的美女王祖贤和王静莹,男主角采用了才来香港发展二年的于荣光。为赶新年档期上映,制作的最后十天,大家不眠不休剪片,有露马脚、不衔接的镜头都管不了,这样急匆匆的作品,当然质量不会太高,1124万的票房成绩出来,绝了再拍第四部的念头。
1993年是香港武侠电影大年,香港电影有一个跟风蹭热度的习惯,李小龙的功夫片火的时候就个个模仿李小龙,周星驰喜剧火的时候就个个想无厘头,所以在1993年就是个个拍武侠,这一年有超过50部武侠电影上映,超过全年电影的1/5。《笑傲江湖Ⅱ东方不败》火了之后,就在当年王晶导演的《鹿鼎记2》和曾志伟导演的《绝代双骄》,林青霞都是反串的造型,明显都在模仿东方不败。
徐克对同行对自己的跟风模仿很不高兴,于是就在电影里把这种不满表达出来。在《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里江湖上却多了无数个东方不败,连水师军营里充当歌舞伎的青楼女子个个都是东方不败的造型。但是,真正的东方不败只有一个,所以林青霞饰演的真东方不败重出江湖,首先就是要消灭那些假冒的东方不败,和电影行业打击盗版是一样的。
《笑傲江湖》系列的叫好叫座,掀起90年代新派武侠电影风云。在《笑傲江湖》系列里,一首《沧海一声笑》成为了武侠第一金曲;《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中,林青霞亲自演唱的《只记今朝笑》唱出了别样的江湖味道;到了《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李宗盛作曲、厉曼婷作词、陈淑桦演唱的《笑红尘》,则唱出了一种最逍遥洒脱的人生境界。这几首武侠金曲,让《笑傲江湖》系列成了最有江湖味道的武侠片。
(待续)
来源:小蔚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