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界上最天真的事,不是以为老婆饼里有老婆、鱼香肉丝里有鱼、夫妻肺片里有夫妻,而是以为企业的秋招,真的是从秋天开始……虽然秋招是企业校招的重头戏,但实际上,很多企业在春夏就开启了校招前置化,抢先一步储备人才。
世界上最天真的事,不是以为老婆饼里有老婆、鱼香肉丝里有鱼、夫妻肺片里有夫妻,而是以为企业的秋招,真的是从秋天开始……虽然秋招是企业校招的重头戏,但实际上,很多企业在春夏就开启了校招前置化,抢先一步储备人才。
近期,腾讯就宣布启动史上最大就业计划,三年内将新增 28000个实习岗位并加大转化录用,仅 2025年就将迎来10000名校招实习生,实习岗位涵盖技术、产品、设计、市场、职能等五大类70余种岗位,而且技术类岗位“扩招”力度空前,占比超60%!
近年来,校招越来越成为企业人才战略的重要环节,如华为“天才少年计划”、腾讯“技术大咖”均是面向校招的核心项目,其好处显而易见:
一可以通过注入新鲜血液,打造与企业共同成长的核心人才;二是应届生的起薪普遍低于社会人才,有利于企业在初期控制人力成本,通过长期培养获得高性价比回报;三是可以体现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公众对企业的好感度等等……那么,企业可以学习哪些?该如何做好校招?一起来看看吧!
一、腾讯的实践与启示,用产品思维做校招
腾讯校招负责人、有着十多年校园招聘工作经验的马毅先生表示,在腾讯,所有人都会强调这件事情,产品思维导向就是他们工作中的思维导向,那么,产品思维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第一是要真正了解你的用户,真正了解他们是谁,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以及他们在不同时间段的需求。
第二是用户参与,所有的内容、所有的流程设计是不是足够考虑了用户的声音,是不是可以让用户参与到你的决策当中去。
第三是敏捷迭代,就是变得更快,要容忍那些不完美的东西。
马毅先生分享了以下几点:
(一)了解用户:校招的基础
深入了解年轻人需求及其变化是关键。传统宣传方式列举数据与成就难以触动年轻人,而展示真实工作场景的宣传片,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在公司工作的体验,从而拉近与目标群体的距离,精准把握他们的诉求。
(二)用户参与:提升校招效果
腾讯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校招并反馈意见。通过建立微信群、推出“有聊APP”等渠道收集信息。例如,针对学生反馈的 JD 与实际岗位不符问题,腾讯及时收集意见并重写技术 JD,有效减少了岗位出入,使校招流程更贴合学生期望。
(三)敏捷迭代:持续优化之道
以“鹅厂 WO 谈会”项目为例,该项目历经多次迭代。从最初的纯视频播放,到直播形式,再到如今的在线分享会,最终形成受学生欢迎的模式。这表明在校招过程中,要依据反馈快速响应并改进,不断追求更优效果。
(四)雇主品牌:注重体验感
雇主品牌在校招中至关重要,其中体验感是关键因素。企业需关注校招每个环节的用户体验,从宣传到面试再到录用通知等,全方位打造良好体验,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吸引并留住优秀年轻人。
二、校招前置如何做?这几种策略暗藏玄机
企业校招前置的目的无外乎3类,争夺优秀人才,储备稀缺人才,输出雇主品牌。
针对这些目标,大厂的校招前置都在怎么玩?这些玩法又暗藏着哪些玄机?
(一)实习生项目:长期敞开招聘大门
“春招不争毕业生,要争就争实习生”,如今的春招逐渐演变为企业与实习生们在春天的一场约定。知名企业更是将实习⽣招募与培养当作一项常态化的日常工作,对非毕业生群体长期敞开招募的⼤门。
而且,很多企业的实习生项目本身也颇具新意。雅诗兰黛就曾邀请⼤学⽣「登船」参与「美丽星球的探索之旅」,进⼊公司亚太研发中心进行学习和探索。在项目过程中,设置「中途能量补给」,为实习生提供丰富的体验和学习加成技能。
(二)校园猎头计划:网罗高校人才的必杀技
猎手团不仅可以推贤举才,还可以帮助企业策划校园活动、运营社群为学生答疑解惑,担当宣讲会主讲官,全方位融入企业在校园的一系列活动。
例如苏宁招募校园猎手团,集结高校中的优秀青年,成为苏宁挖掘人才的校园KOL,还通过校招直通卡,内推奖金等方式激励校园猎手团为企业发声和代言。
(三)专业类赛事:吸引优秀人才主动上门
想要发现和挖掘稀缺人才,与其大海捞针,不如通过一场强吸引力的专业人才赛事,让优秀人才“主动找上门”。
从2015年开始,华为每年都会举办高校软件精英挑战赛,在大赛的奖项中,华为设置了机考绿卡+面试绿卡等与校招强关联的奖项,为人才进入企业开启绿色通道。
除了华为,腾讯也十分热衷于举办各类高校赛事。腾讯高校游戏创意制作大赛、腾讯游戏安全技术竞赛……每个赛事的奖项都与面试资格或offer挂钩,储备稀缺人才的野心可见一斑。
(四)校企合作:开展人才生态合作
高科技人才需求井喷,巨大的人才缺口,需要高校教育和企业培养的共同努力。不少企业与学校一起,提前投入到对稀缺人才的培养中。
例如,华为与多个院校保持科研合作关系,其中,华为与南京大学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2019年,华为又与复旦大学在新工科领域开展了科研人才生态合作。华为还面向全球的学校,发布了“华为ICT学院”校企合作计划。
(五)企业校园活动:达到品牌联动的效果
与校招宣讲不同,形式丰富的企业校园活动目的性较弱,更能让学生们放下防备,和企业「零距离接触」。如果企业产品的目标群体中包含大学生群体,企业校园活动还能达到品牌与雇主品品牌联动的目的。
欧莱雅就曾走进高校,举办了一场特殊的义卖活动。欧莱雅招募一批学生组织者模拟担任CEO、CFO、CMO等职位,从策划、宣传到落地、执行,分工负责此次义卖活动。
(六)企业开放日:邀请学生实地考察企业
除了走入校园,主动融入学生群体,企业另一个扩大雇主品牌影响力的方式便是将企业开放给学生,邀请他们走进来,充分了解企业。
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企业的开放日要尽量避免枯燥,例如线下开放日可以采用企业打卡挑战等方式,让学生像玩游戏一样逛完整个企业;线上也可以通过问答闯关等方式,让学生边玩边了解企业。
素材整理来源:[1]腾讯HR干货:用产品思维做校招
[2]大易云计算|华为、腾讯、阿里...大厂的校招前置暗藏哪些「玄机」?
[3]牛逼!腾讯太炸裂了!
来源:善世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