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个成语叫万人空巷,疫情期间,上海人是想出门而出不得,而在这部日剧播出时,让你出门也不去,大家都认真守在电视机前,盗窃案也少了一大半。
有个成语叫万人空巷,疫情期间,上海人是想出门而出不得,而在这部日剧播出时,让你出门也不去,大家都认真守在电视机前,盗窃案也少了一大半。
这是中国大陆引进的首部日剧,上海电视台译制播出的《姿三四郎》,时间没记错的话,应该是1981年。
故事大致是这样:年轻气盛的姿三四郎,潜心学习柔道,拜“修道馆”馆主矢野正五郎为师.习武期间,姿三四郎经历了抱树沉水、禅悟生死等诸多磨难,期间他与早乙美从相识到相知相恋,最终领悟了柔道“调和身心”的至高境界,最终成为超一流柔道大师。
当年为姿三四郎配音的是上海本土新闻主播晨光,印象中,晨光和姿三四郎确有几分相似,可惜他后来出了车祸,逐渐淡出人们视野。
那个年代,夫妻之间的称呼大多连名带姓一起喊。隔壁的老太太倒好,直接称姿三四郎为四郎,每次播出前,早早坐在电视机前,嘴里嘟囔着:四郎,哪能还没出来?
害我在几十年后,听到嬛嬛喊皇上四郎就想笑。想想也是蛮噱的。
说到早期的日剧不得不提《血疑》,一部拍摄于七十年代的影视剧,我们是80年代中期开始首播。
在这之后,我们知道了Rh阴性这一稀有血型,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一种叫白血病的“不治之症”,白血病也成为日后许多中国影视剧中绝症的选择。
因为《血疑》,整整一代人成了三浦友和与山口百惠的粉丝,学校宿舍的墙上张贴着他们的写真画,小商贩靠盗印相片升级为半个万元户。
《血疑》男女主人公身上穿着的棒针衫,使得棒针针法教程成了畅销杂志,大家照着图样拼命折腾“幸子衫”、“光夫衫”、“大岛茂包”,一时间成为上海滩的时尚。
故事源于一次意外,17岁的高中生幸子在医院中受到放射性钴的辐射,接着就是白血病。
随着病情恶化,她需要频繁输血,但父母大岛茂与敏江的血型均不匹配,只有医学院学生相良光夫的血液能挽救她,两人在输血过程中渐生情愫。
然而,幸子罕见的AB-RH阴性血型却揭开了她的身世之谜,引发一场绝症虐恋。
原来,大岛茂夫妇并不是她的生身父母,幸子的母亲叫大岛理惠,十七年前,她和一个叫相良的教授有了婚外恋,坏上了孩子,教授担心失去自己名誉和地位,对此死活不肯认账。
母亲生下孩子后去了国外,这个孩子就是幸子,母亲的哥哥大岛茂夫妇视孩子为己出,将她抚养长大。
也是造化弄人,光夫恰恰是幸子生父的儿子,也就是说,光夫和幸子是同父异母的兄妹。光夫通过血型调查后,发现了真相,几经挣扎后,最终选择隐瞒,陪伴幸子一起对抗病魔。
在光夫的鼓励下,幸子振作起来并考入医学院,但病情依然持续恶化,脑部浸润又导致了失明,一天,她和光夫驾驶游艇出海,在光夫的怀中,幸子安详地闭上双眼。
我还记得,陆姨每次看《血疑》都要掏出手帕。尤其是当幸子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慢慢收拾好房间,打扮停当离开家门时,口中一遍遍喊着妈妈,陆姨隔着屏幕哭了个稀里哗啦,手帕都能绞出水来。
说起早期的日剧,《排球女将》算得上神剧之一。清纯的小鹿纯子,几乎是通吃各年龄层,大家目瞪口呆看着屏幕上的“晴空霹雳”、“幻影旋风”、“流星赶月” ,原来排球还能这样玩。
《排球女将》生逢其时,不久中国女排快速崛起,同学一起围在电视机前看直播,忽然有人大喊:“晴空霹雳”,旁边立即有人呼应:“鱼跃救球”,好好一场球,看到人笑场。
今天尤其怀念那个简单真实的年代,唯一一个遗憾,至今都想不起来扮演小鹿纯子的演员是谁。
那个年代,还有一部令人疯狂的日剧《阿信》。
幼年的阿信出身贫农,饱受生活折磨,一度逃入雪山,差一点做了白毛女,幸好遇到一个逃兵,教会了她简单的算术和写字。
阿信后来被送到加贺屋米店帮佣,在老太太邦子的教导下学习算账和礼仪。
成年后,父亲为了钱要把阿信卖给妓院。阿信得到消息后,撒开脚丫子就跑,好不容易逃到了东京。因缘巧合之下,她认识了田仓龙三,不久两人结婚,共同经营童装买卖。
阿信每次刚过上安稳日子,就会跌入更深的漩涡,这次也不例外。
关东大地震,阿信一家没了工厂,无奈之下回到龙三老家佐贺。
阿信在夫家的日子很不好过,受尽婆家歧视,女儿又胎死腹中。她一咬牙,全家回到东京,靠摆摊卖鱼维生。
一天,龙三看着面前的她:阿信,你真是个好强的女人。阿信回答:所以我才活到今天。这一天,他们以为一切都熬过来了。
没想到,接下来还有更惨的,长子战死异乡,龙三自杀。几十年过去了,阿信又回到原点,唯一能自我安慰的,身边还有儿子阿仁陪伴。
战后,阿信从街头叫卖起步,逐步创立了田仓商店,并在阿仁的建议下成功转型连锁超市,结果,因为扩张太快,再次破产。
伴随着一生的坎坷与辉煌,70岁的阿信又一次站起来,最终成为商业传奇。
《阿信》是日本(NHK)为纪念开播30周年的大作,也是日本影视史上收视最高的剧集。
在中国,《阿信》同样大获成功,收视率高达80%,甚至有人因剧中阿信挨饿的情节,自发向电视台寄送大米,田中裕子饰演的青年阿信成为中国观众心中的“昭和女神”,心中的偶像。
“决定人命运的,是人与人的相遇。”我至今都记得剧中这一台词。
几十年过去了,人也逐渐见老,每当想到当年追剧的情景,似乎又回到了火热的学生年代。
来源:食饭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