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峰绵延处 书香自氤氲!云南昭通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1 12:36 2

摘要:昭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云南文化的三大发祥地之一。昭通作家活跃在当代中国文坛,形成了备受关注的“昭通作家群”和“昭通文学现象”。2020年,昭通被授予中国第六个“文学之乡”称号,这一殊荣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昭通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昭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云南文化的三大发祥地之一。昭通作家活跃在当代中国文坛,形成了备受关注的“昭通作家群”和“昭通文学现象”。2020年,昭通被授予中国第六个“文学之乡”称号,这一殊荣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近年来,昭通市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持续加强阅读基础设施建设,以各类阅读活动为平台,推动读书活动在全市各界普及并延伸到各个角落,“文化昭通”“书香昭通”逐渐成为全市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图书馆工作人员用背篼把书籍送到山区孩子手中。记者 张广玉 摄

大关县,群山连绵、峰峦叠嶂、山高谷深、关隘重重。曾经,由于交通不便和经济落后,当地居民对文化知识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2016年,大关县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挂钩扶贫时看到山村孩子对阅读的渴望,便用背篼把书籍背到山上。从那时起,一批又一批基层文化工作者背着装满书籍和文具的背篼,跋涉于群山之间,穿梭于村村寨寨,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到大山深处,点燃了孩子们热爱阅读、渴求知识的火种。随着公路通到家门口,曾经的“背篼图书馆”逐渐被“流动图书车”取代,不少村子还拥有了固定的图书馆,但“背篼图书馆”作为惠民利民的一张名片仍在乌蒙大地播种着希望、传递着温暖。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昭通市有各类农家书屋1300多个、综合图书馆12个,在宾馆、医院、车站等公共服务机构和场所设立全民阅读点246个,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自有阅览室300多个。昭通市切实开展全民阅读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等“书香九进”活动,精心打造“书香昭通”品牌,营造人人热爱阅读、崇尚阅读,把阅读融入日常生活的良好氛围。

在威信县著名的扎西会议会址旁边,坐落着一家别具韵味的书院——红色扎西云上乡愁书院。书院整体为川南民居建筑风格,为两层木质结构,与扎西老街完美融合。自红色扎西云上乡愁书院正式启用以来,共组织开展重点图书展示展销、“红色扎西青年行”读书班、“红色扎西少年说”读书班、党史学习读书班、阅读沙龙、“照片背后的故事”交流会等300余场次。该书院于2023年被评为“全国年度最美书店”。这样的书院,在昭通共有12家。

昭通市主动把党建读物学用平台打造为党员教育阵地,并纳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内容,督促各基层党组织用好党建读物。采取“统一设计、统一标识、统一配置”的方式,在市委党校和扎西干部学院建设党建书屋2个,在全市组织部门建设组工书架12个,在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建书架2000余个,实现全市基层党组织全覆盖,让党建读物学用平台成为党员干部的“红色加油站”。浓郁书香浸润着乌蒙大地,党的创新理论在党员干部中更加入脑入心。

2024年11月8日,昭通举办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野草文学奖邀请赛、“袁滋摩崖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学创作大赛、昭通市校园文学征文大赛三场颁奖仪式;举行昭通文学座谈会、昭通文学批评现状及新边地写作座谈会;举办中国著名作家进校园系列讲座、昭通作家乡土文学创作培训会……此次昭通文学周系列活动,成为昭通文学发展的一项精品项目。

昭通市坚持以文艺繁荣打造新时代“昭通印象”,成功举办“省耕大讲堂”系列专题讲座,积极邀请全国、全省知名作家走进昭通、感知昭通、宣传昭通、建言昭通,主办或承办“中华文化边疆行——走进昭通”、全国著名作家走进“文学之乡·苹果之城”等大型文化活动10余场。动员和支持有条件、资源和能力的文学名家建立工作室10余个,带动文学创作活动,推动全市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

在昭通,从市委、市政府到职能部门,从民间组织到社会团体,从集体到个人,都在围绕“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昭通”的目标,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增强全民阅读的开放性,提高全民阅读的参与度,推动阅读活动向基层延伸,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全民读书、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

你不能不了解的昭通文学

创作人数众多,梯队合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从事文学创作的业余作者达千人,从“40后”至“90后”各年龄段均有相应作家代表,人员分布在11个县(市、区)及各行各业,经常性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作品的人数达100余人,形成了昭通文学薪火相传、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文学创作门类齐全,队伍稳定。文学创作涉及小说、诗歌、散文、评论、影视等领域,小说创作领域比较活跃的作家有曾令云、夏天敏、潘灵、胡性能、刘广雄、吕翼、沈洋等;诗歌创作领域有雷平阳、樊忠慰、夏吟、王单单、尹马等;文学评论领域有宋家宏、李骞、黄玲等;散文创作领域有淡墨、熊清华、唐健等;在影视创作领域,蒋仲文编剧的《徐洪刚—乌蒙骄子》、夏天敏工作室创作的电视剧《锻刀》等作品备受关注。

文学创作独具特色,成果丰硕。昭通作家群的大多数作家植根于昭通本土文化土壤,文学作品更多地关注现实社会,关爱弱势群体,探寻当代人的深层心理,备受广大文学爱好者和老百姓喜爱。21世纪以来,昭通作家群创作呈井喷之势,相继问世了《好大一对羊》《云南记》《雷平阳诗选》《渴死的水》《现象与文本》《泥太阳》等一大批精品力作,并获得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中国戏剧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奖、人民文学奖、首届“绽放”文学一等奖、当代文学奖等一系列殊荣。

文学创作机构健全,刊物多元。全市11个县(市、区)均设有文联机构,各文联均设有作家协会,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均有保障;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学校、企业等成立了行业文联或文学协会,各文联或部门主办的分行业协会均自主创办刊物,其中市文联主办的《昭通文学》、昭阳区的《乌蒙山》、永善县的《永善文学》等刊物引起外界的广泛关注。

昭通市文联供稿

短评

推进全民阅读 促进社会进步

刘静涛

阅读是获取知识、丰富智慧、提升思想境界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人们可以学到知识、交流思想、提升修养、陶冶情操。昭通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全民阅读,人们能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传承中创新发展,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作为个人,我们要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个人素质,拓宽知识面,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增强创造力,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健康。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要进一步提升公民素质,形成社会共识和共同价值观,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的多元化和包容性贡献力量。

全民阅读对于个人的成长、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共同努力,积极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助力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

昭通籍作家新书分享会现场。

关于“世界读书日”,你了解多少?

世界读书日全称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人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领域的大师,并保护知识产权。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上100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呼吁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995年,国际出版商协会在第二十五届全球大会上提出“世界图书日”的设想,并由西班牙政府将方案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随后,俄罗斯认为,“世界图书日”还应当增加版权概念。事实上,设立“世界读书日”的建议是由西班牙提出的,其灵感源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圣乔治节”。另据《图书馆杂志》记载,“世界读书日”来源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一个传说:美丽的公主被恶龙困于深山,勇士乔治只身战胜恶龙,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赠给乔治的礼物是一本书。从此,书成为胆识和力量的象征。4月23日是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圣乔治节”,节日期间,该地区的居民有向亲友赠送玫瑰和图书的习俗。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

全民阅读大会的由来

1997年1月,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广播影视部、新闻出版署、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九个部委共同发出《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

2004年,中国图书馆学会为了实施以“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为宗旨的“知识工程”,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大型活动,让全国人民了解“世界读书日”。

2009年4月23日是第14个“世界读书日”,以“让我们在阅读中一起成长”为主题的“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活动在天津少儿图书馆启动。

2010年4月,在长沙举办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阅读嘉年华活动。活动期间,举办了阅读表演秀总决赛,颁发了阅读年活动各奖项,还出版了《全国少年儿童阅读调查报告》。

2011年4月,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加义镇中心小学组织850名学生开展“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012年5月,纪念第17个“世界读书日”潍坊笔会开幕式在著名的“小戏之乡”“书画之乡”“奇石之乡”——山东省临朐县隆重举行。

全民阅读活动是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新闻出版总署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

中华民族自古就崇尚读书,有“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阅读已不仅仅是承继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家风传统,全民阅读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已连续10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10月,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

首届全民阅读大会是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指导,中宣部出版局、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活动,于2022年4月23日在京开幕。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主题为“阅读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包括系列论坛、展览展示、发布和主题活动等环节。

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于2023年4月23日在浙江杭州举办,主题为“深化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举办各种活动30余项。

2024年4月23日至25日,以“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为主题的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在云南昆明举办。

2025年4月23日,主题为“培育读书风尚建设文化强国”的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将在山西太原举办。

今日推荐

来源/昭通日报 记者 刘静涛

终审/胡华玉 编审/保进 校对/马思 编辑/何淑倩格

投稿/ztsxwzx@126.com

转载请注明来自“微昭通”官方微信公众号

来源:微昭通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