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医院李丽嫱:抽动症到底是什么症状,严重吗?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1 14:28 2

摘要:北京天坛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李丽嫱教授指出,抽动症(Tic Disorders)是一种以突发、快速、重复的非节律性运动或发声为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其症状谱系呈现"金字塔式"分级:基础层表现为简单的运动性抽动,如频繁眨眼(眼轮匝肌不自主收缩)、皱眉(额肌阵挛性收缩)

北京天坛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李丽嫱教授指出,抽动症(Tic Disorders)是一种以突发、快速、重复的非节律性运动或发声为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其症状谱系呈现"金字塔式"分级:基础层表现为简单的运动性抽动,如频繁眨眼(眼轮匝肌不自主收缩)、皱眉(额肌阵挛性收缩)或耸鼻(鼻肌异常运动);进阶症状则发展为复杂的运动性抽动,包括拍打、跳跃甚至模仿他人动作的"模仿行为"。

最引人注目的是发声性抽动,轻者表现为清嗓、咳嗽等单纯声音,重者可能出现秽语症(Coprolalia),这种症状犹如被按下了"不可控的播放键",患者会不自主地爆发污言秽语。


从临床严重程度来看,李教授强调需用"三维评估法":一是症状频率的"波浪曲线",多数患者呈现波动性特征,在压力、疲劳等诱因下症状会如潮汐般加剧;
二是功能影响的"多米诺效应",约30%患儿会出现学习障碍、社交回避等连锁反应;三是共病风险的"叠加现象",40%-60%患者合并ADHD或强迫症,这种神经发育的"交响乐失调"会显著加重整体预后。

值得注意的是,抽动症本身虽不危及生命,但若出现如自伤性抽动等极端表现,则需立即启动多学科干预。目前医学界已形成共识:早期识别和精准干预能有效阻断症状的"升级通道",使80%轻中度患者到青春期可获得症状的"自然衰减"。

来源:儿科医生李丽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