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人工智能,该如何规避伦理风险?|绿会国际部召开2025全球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工作坊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1 14:45 2

摘要:2025年4月18日上午,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中国绿发会、绿会)国际部、“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工作组、气候变化工作组、蝙蝠保护行动网络等工作人员共同举办了2025年度第14期(总第155期)全球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工作坊。

2025年4月18日上午,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中国绿发会、绿会)国际部、“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工作组、气候变化工作组、蝙蝠保护行动网络等工作人员共同举办了2025年度第14期(总第155期)全球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工作坊。

图源:绿会融媒

此次工作坊讨论了科普传播、青年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中伦理问题前瞻研究以及国际会议参会筹备等多项议题。

一、科学传播工作

为提升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与科学素养,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各科学传播平台负责人对一周内科学传播的最新数据予以汇报和剖析。相关的国际传播平台针对各自平台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沟通和交流。随后,参会人员将近一周平台数据进行了分析,对于数据增长以及减少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国际部负责人总结了近期各平台数据汇报情况,鼓励在科学传播上用心挖掘好内容、做好生物多样性传播,服务读者。

二、青年人才培养

在此次能力建设工作坊上,国际部负责人就近期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做了分享。

此前,作为多个国际公约的观察员机构、国际组织的成员机构,中国绿发会长期提供成长、实践与历练平台,助力国内在读大学生、研究生、以及青年志愿者、海外华人留学生培养国际组织胜任力、全球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并供优秀青年人才有机会参与到各种多边环境条约、联合国、国际组织等层面的全球环境治理议题中,提供机会供他们开阔视野、亲身历练,在毕业之前就积累亲身体验经历。


近期,青年人才培养项目的同志分享了有关“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计划”方面的进展。自从3月份以来,多名高校青年人才申请加入,指导老师认真对待,目前进展良好。会议就“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计划”暑期的工作安排提前进行了通气。

三、科技创新中伦理问题观察

随着科技发展,人工智能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紧跟时代的潮流,拥抱人工智能工具是未来的趋势,然而科技创新中也存在许多伦理问题和风险。此次工作坊会议中,与会成员分享了相关的观点。会议强调,需要警惕人工智能工具的虚假消息(尤其是网络来源的信息),去伪存真,在鉴别材料来源时要更为谨慎,以防被“人工智能幻觉”所欺骗。

比如说,AI工具可能涉及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问题。如今,许多人工智能笔记工具或录音转文字服务会将收集到的音频、或文本数据上传到其服务器进行处理和存储。那么,讲话人是否知情?是否经过了他的同意?……这些,都这可能涉及到参与者的语音、观点和个人信息,而这些第三方服务的数据安全和隐私政策可能无法完全保障。另外,使用第三方AI工具可能会在无意中把会议内容泄露出去、从而带来隐私风险。这些,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尚未完善,但仍需注意、提前防范风险。

四、全球环境治理进程观察。

在此次工作坊中,与会人员重点讨论了《下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协定》第一次缔约方大会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化学品三公约2025年缔约方大会、联合国海洋大会等会议的代表团组建等议题。“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主编介绍了目前正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的BBNJ相关会议的情况。并强调,BBNJ今年之所以至关重要,在于其首次为占地球表面近一半的公海等国家管辖海域外的区域确立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框架,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生物多样性丧失、污染和气候变化等挑战。这份协定填补了现有全球海洋治理体系的关键空白,通过促进跨部门合作、设立海洋保护区、规范环境影响评估以及推动惠益共享等机制,旨在确保公海生态系统的长期健康和可持续性,这对于维护全球海洋的整体功能和韧性,以及实现更公平和可持续的蓝色经济至关重要,因此是全球海洋治理领域一项里程碑式的进展。预计今年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UNOC3)上的有关进展尤为值得关注。

摄影:绿会海湿组BBNJ代表摄于纽约联合国总部。©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本文仅代表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

来源:我就这样咋地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