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膝骨关节炎(KOA)属中医“痹证”范畴,为本虚标实之症,本虚为肝脾肾等脏腑亏虚,标实是指风寒湿等外邪留滞,痰浊瘀血痹阻筋骨关节为标,故临床多从正虚、邪实、血瘀三方面探讨膝骨关节炎的发生与发展。
膝骨关节炎(KOA)属中医“痹证”范畴,为本虚标实之症,本虚为肝脾肾等脏腑亏虚,标实是指风寒湿等外邪留滞,痰浊瘀血痹阻筋骨关节为标,故临床多从正虚、邪实、血瘀三方面探讨膝骨关节炎的发生与发展。
《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可见在《黄帝内经》时期就明确指出风寒湿等外邪侵袭是痹证发生的重要因素。
后世医家传承《黄帝内经》“外邪致痹”学说,认为患者或因卫外不固,触冒风寒;或因寒湿浸渍,留滞筋骨;或因热毒伤中等原因导致筋脉拘急,关节变形而失用。
邪气聚集、壅阻不散,日久而化生毒邪,现代医家谭旭仪等人将风寒湿等邪气归属“外毒”的范畴,外感之邪留滞筋骨关节,化生毒邪,侵蚀筋骨,导致患者出现下肢沉重,关节肿痛等表现。
由上可见,风寒湿等外邪侵袭人体,留滞筋骨关节,导致局部气血运行不通是引发痹证的关键的外在因素。
膝骨关节炎“正虚”与肝、脾、肾密切相关,正如《古今医统大全》所言:“肾气衰弱,脾肾肝三经受风寒湿,停于腿膝”。
《素问·脉要精微论篇》云:“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指出膝关节病变与筋关系密切。肝主筋,若肝血不足,筋失所养而发经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肾生骨髓,在体为骨。”说明骨骼的强壮有赖于肾精的充养,若肾精不足则髓不能满,髓不能满则骨病生。
饮食入于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有赖于脾的转运功能方可布散全身各处,濡养脏腑、肌肉、骨骼,若脾主运化的功能失司,则易导致膝关节局部肌肉不充,筋骨不坚。
正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言:“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肾藏精,肝藏血,而精血同源,肝肾同源,二者相互滋养;脾为后天之本,所化生之水谷精微为肝肾精血之来源,故肝脾肾三脏在生理及病理上存在紧密联系。
肝脾肾功能正常共同濡养筋、骨、肌肉,则关节屈伸有利,若肾肝脾受损,则不能对膝关节进行正常濡养,进而影响关节生理活动,引发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因虚而致痹。可见肝脾肾等脏腑亏虚为痹证发生之本。
膝骨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人,此时患者肝肾渐亏,气血不足,其或因络中气血运行缓慢而瘀血内生;或因卫外不固,邪气由表及里,聚而成痰,阻碍气血运行,化生痰浊瘀血等有形之物。
或因跌打损伤,慢性劳损,血溢脉外而为瘀,痰浊瘀血留于筋骨关节,导致患者营卫失调,肌肉筋骨失于濡养,而使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正如《杂症会心录》所言:“痹者闭也,乃脉络涩而少宣通之机,气血凝而少流动之势”。
且痰浊、瘀血等有形之邪,留于经络,阻碍气血运行,日久而脏腑愈虚,以致骨痹迁延难愈,因此瘀血为痹证发生的重要因素,且贯穿疾病始终。
刺络拔罐
膝骨关节炎的发生与“瘀”关系密切,而刺络拔罐通过刺破浅表络脉并辅以拔罐疗法,可祛除风寒湿邪以及痰浊瘀血等致病因素,给邪以出路,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膝关节的疼痛、僵硬等症状。
王波采用刺络拔罐治疗KOA患者89例,选取患侧膝眼、阿是穴为施术部位,用七星针轻轻叩刺,至叩刺部位微微出血后拔火罐,留罐10~15min;对照组则予以针刺治疗,留针25min。
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VAS、WOMAC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刺络拔罐疗效优于针刺组。
郑智等认为膝痹与瘀血关系密切,选取三金穴、鹤顶、膝眼及阿是穴予以三棱针刺血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结果发现刺血拔罐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陈长兴认为KOA的发病与邪气侵犯人体,留于经络,阻碍气血运行相关,治疗时应以“去瘀”为核心原则,故其在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以及健康指导的基础上予以委中穴三棱针刺络拔罐治疗。
连续治疗4周后,与单纯口服西药相比较,结果发现委中刺络拔罐疗效优于西药组,能够提供KOA患者膝关节活动功能,减少疼痛的侵扰。
刺络拔罐结合针刺
祖国医学认为KOA属虚实夹杂之症,其以肝、脾、肾等脏腑精气衰败为本。
脏腑精气不足,一方面人体气血生成不足,气不足则血液运行缺乏动力,穴性迟缓而化生瘀血,可因瘀致痹;二则肌肉失养,筋骨不坚,膝关节失于濡养而发病,因虚致痹。
《针灸大成》有云“盖针砭所以通经脉,行气血、祛邪扶正,故曰捷法,最奇者哉”,针刺是治疗KOA的常用治疗方法,在经络理论的指导下,辨证选穴,结合刺络拔罐,达到补肾健脾柔肝、行气活血通络、祛瘀散邪止痛的功效。
布文才以“补益肝肾,活血化瘀”为原则选取双侧肝俞、肾俞及阿是穴予以针刺治疗结合腘窝浮络刺络拔罐,以达滋补肝肾,祛瘀生新之效,标本兼治,可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王佩玲基于腹部全息理论选取中脘、关元、下风湿点等腹部腧穴采用针灸治疗,并取阿是穴、膝眼、鹤顶、阳陵泉、梁丘膝关节局部腧穴予以刺络拔罐治疗,结果显示针刺结合刺络拔罐疗效显著。
洪昆达等人治疗急性期膝骨关节炎患者82例,治疗组选取膝眼,血海,足三里,阿是穴等穴,采用浅针疗法结合委中穴刺络拔罐治疗。
对照组取穴同治疗组,治疗予以常规针刺,治疗结束后可以发现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均得到明显的改善,且血清中IL-1、IL-6、TNF-α等炎性因子以及MMP-3等软骨破坏酶得到了有效的抑制,但治疗组的改善程度要远远高于对照组。
火针疗法是指将特制的针具在酒精灯上进行炙烤后快速刺入特定腧穴的一种特殊的针刺方法,具有温通经络,调补脏腑之功,如《针灸聚英》所言:“针假火力,无邪则温补”“火不虚人,以壮人为法也”。
KOA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其机体多正气不足,阳气亏虚,外邪乘虚而入,内外相合而致病。故采用火针结合刺络拔罐既可增强人体正气,驱邪外出,又可放出瘀血,给邪以出路,切合病机。
刺络拔罐结合温针灸
如上文所说,膝痹的发生与脏腑的亏虚、邪气的侵犯以及痰瘀等有形之邪的痹阻密切相关,故治疗时补虚泻实,通络止痛。
而温针灸是一种在针刺的同时予以艾灸的特殊灸法,治疗时艾灸所产生的温阳的功效可在针具的传导下透达深处,且腧穴具有针刺和艾灸的双重刺激,增加了腧穴的效能。
结合刺络拔罐,既可温阳以期,补肾调肝健脾以治本,又可驱邪外出,祛瘀通络以止痛,标本兼治,切中病机。
胡立丹认为本病因正虚、邪实等因素导致膝关节局部气血凝滞,运行不畅,故采用温针灸以扶正散邪,结合刺络拔罐化瘀通络以止痛。
与口服西药相对照,治疗组WOMAC、Lequesne以及McGill评分均明显改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徐仁权纳入KOA患者42例,予以刺络拔罐以及温针灸治疗,结果患者膝关节疼痛减轻、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
方兴德在梁丘、血海、膝眼等膝关节局部腧穴以透刺温针治疗KOA患者,并于温针结束后选取阿是穴刺络拔罐,以达补虚泻实、祛瘀通络之效,使膝关节“荣则不痛”“通则不痛”。
罗燕君亦温针灸和刺络拔罐疗法治疗KOA患者,有结果可知治疗组在改善患者关节疼痛积分、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且优于西药组。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的不断加快,KOA作为一种老年多发病,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给患者家庭和社会所带来的经济负担日益严重,因而寻求简单有效,方便快捷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
从中医角度来说,KOA属痹证的范畴,其发病与肝脾肾亏虚,筋骨肉失养,夹杂风寒湿邪,痰浊瘀血痹阻经络相关,其中“瘀”为其核心。
刺络拔罐通过刺破皮肤,并辅以拔罐的吸力可将痰浊瘀血及风寒湿等邪气排出体外,给邪以出路,结合针刺、电针、火针、温针等疗法,具有补虚泻实,调和气血之功,临床疗效显著,为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来源:Mr王医学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