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开设微专业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 “医学人工智能”微专业开课即“抢空”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1 16:16 3

摘要:“课程的火爆程度超出了预期,展现了医学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巨大吸引力,也为学校推进新工科、新医科建设提供了成功范例。”近日,四川大学“医学人工智能”本科微专业正式开班,开课即“抢空”。记者从学校了解到,微专业第一节课刚结束,就有学生自发组建跨学科科研小组,还有

本报讯(记者 陈朝和)“课程的火爆程度超出了预期,展现了医学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巨大吸引力,也为学校推进新工科、新医科建设提供了成功范例。”近日,四川大学“医学人工智能”本科微专业正式开班,开课即“抢空”。记者从学校了解到,微专业第一节课刚结束,就有学生自发组建跨学科科研小组,还有未报名学生主动申请旁听。

“医学人工智能”微专业面向四川大学2022级、2023级在读全日制本科生进行招生。项目计划招生25人,最终有64名来自12个学院的学生报名参与。微专业设1个班级,每周日进行授课,学制为1.5年,含10学分。

课程为何如此受欢迎?“医学人工智能”微专业以培养医疗健康领域AI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精心设计医学大模型与生成式AI应用、数据研究设计与应用、医学数理统计与机器学习、生物信息与计算生物学、数字信号处理与生理信号监测、深度学习基础与医学图像6门核心课程。

据了解,该微专业课程主要由华西医院生物医学大数据研究院承担,邀请到校内外20余位教师投入微专业课程建设。学生在系统学习医学AI核心理论的同时,依托华西医院生物医学大数据研究院、华西医学模拟中心强大的算力平台和专病数据库、前瞻性队列等数据资源,开展从电子病历分析到医学影像识别的全流程实践。课程特别引入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的AI专家团队,指导学生跨学科组队,将前沿AI技术应用于真实医疗场景的解决方案开发。

“‘医学人工智能’本科微专业是计算机学院与临床医学院未来深度合作的新起点。”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赵启军表示,该课程设置体现了“基础+特色”的架构,既保证了知识的系统性,又强化了专业的针对性。

近年来,四川大学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教育教学创新。四川大学教务处组织各学院(系)于2024年深入推进微专业建设。学校首批共立项26个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需求的微专业。本学年已有14个微专业陆续开课,微专业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跨学科交流平台,受到学生广泛欢迎。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