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次展览是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由中国美术馆主办,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指导,浙江大学与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主办,平湖市陆维钊画院协办,南京大学、西泠印社、浙江省博物馆、绍兴博物馆等单位支持。展览展出陆维钊书法、绘画代表作及相关文
潮新闻客户端 黄俊娴
春风浩荡,翰墨怡人。4月18日上午,“万山青拥——陆维钊艺术文献展”暨《陆维钊全集》首发式在中国美术馆揭幕。
本次展览是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由中国美术馆主办,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指导,浙江大学与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主办,平湖市陆维钊画院协办,南京大学、西泠印社、浙江省博物馆、绍兴博物馆等单位支持。展览展出陆维钊书法、绘画代表作及相关文献130余件,全面呈现先生的艺术风貌与文化贡献。
展览现场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安远远,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马锋辉,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先海,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书法家协会主席叶培贵,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张潇羽,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广州艺术博物院院长罗奇,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立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姜宝林,陆维钊先生家属代表陆昭徽、陆昭怀、陆昭菊以及《陆维钊全集》编委成员、艺术界代表、各界同道、媒体代表等两百余人出席开幕式,共同见证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陆维钊先生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潘义奎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迄今最大规模陆维钊作品展开展
4月17日,陆维钊先生作品捐赠仪式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此次捐赠的作品共30件(组),其中书法作品15件(组),中国画作品15件(组),包括《冲霄汉起宏图联》《同心干放眼量联》《自作天地关山联》《瓯江纪游图》等代表作品。
此次“万山青拥——陆维钊艺术文献展”在捐赠的基础上,以更为丰富的作品与文献资料,共展出陆维钊书法、绘画代表作及相关文献130余件,系统呈现陆维钊先生的艺术成就与文化价值,推动艺术精品传播与社会共享。展览的整体学术框架主要来自由浙江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联合出版的《陆维钊全集》。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讲话
孙晓云表示,陆维钊先生在二十世纪书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与巨大影响,对于创建中国现代高等书法教育的重大贡献。她认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应深入研究和弘扬以陆维钊先生为代表的这一辈艺术大家的学术精神和强烈的家国情怀,使他们身上的堂堂正气和艺术风采真正得以传承,续写时代华章。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安远远代读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致辞
安远远代表吴为山在致辞中首先向陆维钊先生家属的高风亮节表示由衷感谢,对新入藏的陆先生脍炙人口的一系列精品力作给予高度评价。陆维钊是中国现代高等书法教育的重要奠基者,其书法融文化厚度与形式张力于一体,是真力弥漫之书。他以金石学养筑牢书法的文化根基,在传统资源的深度开掘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碑帖融合和书法现代转型提供了具有本体论意义的范式。本次展览以“万山青拥”为题,既源自陆维钊自作诗词中的核心意象,也寓意其诗、书、画三位一体的艺术境界,是对其艺术精神与文化追求的集中呈现。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代读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致辞
“陆维钊先生作为当代中国书学精神的象征,不仅在于他筹建和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书法专业,不仅在于他书艺的精深造诣,也不仅在于他是古典文学、中国历史、哲学的多学会通的学者,更在于他身上承载着的中国艺术大家的范式,那种将诗与书的精华融汇而孤翮振飞的高格。”沈浩代表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致辞,他表示,展览的隆重开幕,《陆维钊全集》的成功出版都将极大地推进社会对先生艺术人生的研究,并有效深化中国书学理论和书学体系的建构,将对今日书法研究和教学起到鞭策作用,也正是我们对中华书艺的诗心远望。
陆维钊家属代表、长子陆昭徽致答谢辞
陆昭徽对参与并促成本次大展的相关机构和有关人士表达了衷心感谢,他回顾了父亲陆维钊先生的生平,特别讲述了晚年受潘天寿院长的委托,负责主持浙江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的组建,又受命招收首届书法篆刻硕士研究生,为此倾注了最后的心血。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潘义奎主持开幕式
《陆维钊全集》首发
开幕式现场还进行了《陆维钊全集》首发式环节。
2025年是“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实施二十周年。《陆维钊全集》既是“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之一,也是“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中第一个立项的现当代学人全集项目,具有重大且特殊的意义。
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安远远与陆维钊家属代表陆昭徽为《陆维钊全集》揭幕
2019年时值陆维钊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浙江大学与平湖市陆维钊书画院签订了《陆维钊全集》编撰、出版合同,项目正式启动。陆先生曾经在浙江大学、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前后任教长达35年,项目组成员由浙江大学与中国美术学院两校骨干力量组成。浙江大学出版社原总编辑袁亚春作为负责人,邀请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浙江大学原人文学院院长楼含松任主编,明确各自分工,落实子项范围,持续对《陆维钊全集》进行整理与研究。全集于2022年入选“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
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先海代读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致辞
黄先海代表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致辞,他表示,历时六年之久所编纂的《陆维钊全集》终于结成硕果,形成定本正式出版,既是浙江大学相关学科建设的重大成果,也是继承并发扬陆先生艺术与学术品格最好的方式。
《陆维钊全集》编委、浙江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陈洁介绍项目编撰出版情况
《陆维钊全集》立项方、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二级巡视员刘东代表浙江省社科联书记郭华巍致辞
陆昭怀与《陆维钊全集》编委、浙江大学出版社总经理金更达,《陆维钊全集》编委、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社长祝平凡共同接受中国美术馆、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版本馆、清华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代表颁发的图书捐赠证书
《陆维钊全集》编委、浙江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陈洁介绍了项目编撰出版情况。《陆维钊全集》立项方、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二级巡视员刘东代表浙江省社科联书记郭华巍发言。陆维钊家属与出版单位举行了赠书仪式,全集入藏中国美术馆、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版本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单位。
《陆维钊全集》将分藏各处的存世作品通过新的科技手段与合理编排,尽量全面地汇聚了陆先生的艺术、学术成就,最终形成六卷八册定本。其中包括第一卷“书法”(两册)、第二卷“绘画”(两册)、第三卷“诗文著述”(一册)、第四卷“批注、日记、信札”(一册)、第五卷“笔记、教案、医方”(一册)、第六卷“散墨辑存”(一册)。为了呈现作品面貌,最大限度地传递艺术气息,《陆维钊全集》采集原作高清图像为主要来源,力求作品收录最全、编纂体例最善、图像还原最佳、记录信息最准、考订成果最新。
研讨会现场
当天下午,来自学术界、教育界、美术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万山青拥——陆维钊艺术文献展”,对陆维钊先生的艺术成就与教育贡献进行了深入探讨。研讨会上下半场分别由陆维钊弟子、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邱振中,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主持。
据悉,展览持续至4月22日。
陆维钊简介
陆维钊(1899—1980),浙江平湖人。早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文史地部,曾执教于圣约翰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大学等高等院校。1960年起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1963年主持筹建书法篆刻科,1979年起担任研究生导师。
陆维钊是我国现当代声誉卓著的艺术巨匠,他在书法、国画、文学、诗歌、戏曲、医学等众多领域成就非凡,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具国学修为的大家之一,收入国家文物局认定的书画代表作品不可携带出境名录。同时,他作为学者与教育家,亦堪称一代典范,其治学精神与教育思想具有长远的价值与意义。早年,才华横溢的他从南高师毕业便被聘为首届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首王国维先生助教;中年,在沪上艺林崭露头角的他为叶恭绰诸辈所青睐,深度参与《全清词钞》编纂。1945年抗战胜利,他应业师竺可桢校长的聘请,任教于浙大文学院。从此他将年富力强的学者生涯奉献给浙江大学,前后整整十五年之久;年逾花甲,又因其作品造诣非凡而为潘天寿等人所激赏,遂调入浙江美术学院。不久便负责筹建书法专业,由此开创了新中国高等书法教育之先河;七十年代末,八十高龄的他又在全国率先招收首届书法篆刻专业硕士研究生,厥功至伟,世所共知,影响至今。
他生前既受马一浮、潘天寿、沙孟海诸家推重,身后则有林散之、姜亮夫、夏承焘诸辈予以盛赞。终其一生,博采众长,力迈前贤,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大成,传承有绪,又别开生面。陆先生毕生所践行的一系列教学理念、艺术主张与学术追求,意义深远,堪称“通人之学”的现代样本。
展览现场
部分作品赏析
陆维钊 同心干放眼量三言联 纸本 139.3×34.7cm×2 1978年 中国美术馆收藏
陆维钊 岁朝图 纸本 140×69cm 1978年 家属收藏
陆维钊 嘉谷笼烟图 纸本 52×75cm 1970年代后期 家属收藏
陆维钊 第一湖山 纸本 98×36cm 1972年 中国美术馆收藏
陆维钊 苍松图 纸本 106×35cm 1970年代后期 家属收藏
陆维钊 自作诗《喜闻新安江电站落成》纸本 140×43cm 1960年代初期 中国美术馆收藏
陆维钊 毛泽东《七律·长征》句 纸本 140×35cm 1970年代中期 中国美术馆收藏
陆维钊 用《云峰山》意自作“龙颜”书论一则 纸本 140×35cm 1970年代后期 中国美术馆收藏
陆维钊 冲霄汉起宏图三言联 纸本 140×35cm×2 1978年 中国美术馆收藏
陆维钊 岳武穆《小重山》词 纸本 138×46cm 1979年 中国美术馆收藏
陆维钊 莫干剑池图 纸本 92×40cm 1950年代后期 中国美术馆收藏
陆维钊 秋山夕照图 纸本 106×42cm 1962年 中国美术馆收藏
陆维钊 秋山晴岚图 纸本 100×52cm 1978年 中国美术馆收藏
陆维钊 古松茯苓图 纸本 163×62cm 1962年 中国美术馆收藏
陆维钊 木瓜图 纸本 105×35cm 1962年 中国美术馆收藏
陆维钊 乾坤清气图 纸本 110×34cm 1970年代后期 中国美术馆收藏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