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工读学校“三矫治、三拓展”助力迷途少年重绽青春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1 16:10 2

摘要:近年来,自贡市工读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挽救孩子,科学育人”的办学宗旨,锚定学生品德素养的培养,通过深化制度改革、优化教育模式、强化法纪支撑,创新构建“三矫治、三拓展”教育体系,探索出一条工读教育特色育人之路。

自贡融媒记者 陈凡逸

近年来,自贡市工读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挽救孩子,科学育人”的办学宗旨,锚定学生品德素养的培养,通过深化制度改革、优化教育模式、强化法纪支撑,创新构建“三矫治、三拓展”教育体系,探索出一条工读教育特色育人之路。

近十年,学校累计招生210人,教育转化率达87.5%,帮助184名行为偏差或具有严重不良行为习惯的青少年重返社会正轨,教育成果显著。其中:升入专、本科院校就读5人、取得中专(职高)文凭24人,2014年离校的朱同学目前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真正实现了从“问题少年”到“有为青年”的华丽转身。

接受红色教育

“三矫治”重塑品行根基

“规其行”,军事化管理重塑行为习惯。针对新生法纪意识薄弱问题,学校创新实施“行为矫治三步法”,开展为期两周的法纪规章集中学习,通过每日队列操练、内务评比、礼仪培训等军事化训练体系实践课程强化行为规范。建立“日检查、周评比”考核机制,逐渐纠正学生散漫恶习,为后续教育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军事化管理

“正其心”,多元浸润唤醒向善力量。学校以“月主题+常态化”教育为载体,通过升国旗仪式、演讲比赛、歌咏展演等活动传递正向价值观,同步建立师生“一对一”关爱结对机制,累计开展谈心谈话3000余次。外聘专业心理咨询师与校内教师联动,构建“筛查-干预-跟踪”心理辅导体系,化解学生心理危机案例100余起,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励其志”,多元培育点亮人生梦想。学校实施“志向引领工程”,通过每日新闻播报、党团知识讲座等思政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品格与价值观。将思政元素融入各学科教学,积极探索“文化+技能”双轨培养模式,努力为学生搭建职业教育平台,实现从“行为矫正”到“人生出彩”的跨越式转变。

“三拓展”延伸教育链条

将工读教育拓展到校外。学校积极将工读教育的优势资源向校外延伸,组建“法治心理教育团队”,采取“订单式”服务模式,根据各校实际需求,量身定制法治教育讲座、团体心理辅导、个案咨询等服务。同时在全市范围设立“校外教育班”,挽救了众多边缘孩子与问题少年,大幅度减轻了普通学校的教育管理压力。

法治教育

将工读教育拓展到家庭。学校创新建立1名教师结对1个学生家庭,联动社区网格员、派出所民警等N方力量的“1+1+N”家校共育机制。每年寒暑假开展教师入户家访活动,会同社区、村(组)、属地派出所相关人员,深入学生家庭,联合社区开设“家长学堂”,构建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家校社合作

将工读教育拓展到就业。学校构建“在校培养-离校跟踪-就业帮扶”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十年来累计建立毕业生档案210份,定期保持联系的96人,50人实现稳定就业,就业率达52.08%。同时拟精选20个典型成功案例,编印《蜕变之路》教育读本,用身边榜样激励在校学生。

学校先后获评“四川省青少年法治实践教育基地”“自贡市依法治校示范校”“自贡市教育体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初中学生不良行为转化与心理疏导的实践研究》课题获四川省教育科研课题2018年度阶段研究成果二等奖和四川省第十九次优秀教育成果三等奖;多名教师论文、案例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国家级奖7项、省级二等奖3项、省级三等奖2项,市级教育教学奖项若干。教师获国家级荣誉2人,市级荣誉5人。学生获国家级奖3项,市级奖26项。

学校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法纪约束+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的育人模式,以“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进步”三位一体为目标砥砺前行,切实发挥工读教育的独特优势,让迷途青少年重新绽放绚丽青春。

来源:自贡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