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赉县莫莫格乡多部门联合开展湿地生态保护法治宣传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1 17:50 2

摘要:4月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行动在镇赉县莫莫格乡集市上拉开帷幕。镇赉县人民法院莫莫格人民法庭联合县公安局、司法局和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部门借农村赶集人流密集之机,以“保护湿地资源·爱护生态环境·共创和谐社会”为主题,通过典型案例宣讲、现场法律咨询等形

四月的莫莫格湿地泛着新绿,十万顷芦苇荡在晨风中轻摇,成群白鹤舒展银翼划破天际,这场春日生态盛景的背后,也涌动着法治守护的力量。

4月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行动在镇赉县莫莫格乡集市上拉开帷幕。镇赉县人民法院莫莫格人民法庭联合县公安局、司法局和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部门借农村赶集人流密集之机,以“保护湿地资源·爱护生态环境·共创和谐社会”为主题,通过典型案例宣讲、现场法律咨询等形式,向群众传递生态保护法治理念。

法治声音融入烟火日

“老乡们,这粘网可不是普通工具,用来捕鸟就是违法!”在集市热闹的人群和各种吆喝声里,突然响起这样的“特别提醒”。莫莫格法庭庭长鲍占仓拿着宣传手册,向摊主和驻足群众宣讲法律知识。

“您瞧这细密的网眼,小鸟一沾就挣脱不了。”法庭干警常永丽抖开一张仿真粘网,向老乡们说到。“2020年,莫莫格乡居民王某在莫莫格自然保护区内的泡塘边,捡拾62枚水鸟卵。经某司法鉴定所鉴定,三种鸟类均属国家“三有”保护动物。

经法院审理认为,王某的行为构成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罚款5000元。”常永丽一边介绍着,一边翻出案例宣传单,真实的案例让围观群众们意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

“这有鸟有鱼,生态环境才好,咱们生活的环境也会更好。”一位村民感慨道。活动现场,“以案释法”宣传手册格外引人注目,大家纷纷传阅,其中杨某非法狩猎案、刘某非法占用农用地案成为群众热议焦点。

典型案例:54只麻雀背后的法律红线

宣传手册上的案例还原了镇赉镇居民杨某的教训:2021年秋冬交替之际,杨某在自家院内用粘网猎捕54只麻雀。彼时正值候鸟迁徙季,莫莫格湿地周边被划为全年禁猎区,粘网、猎夹等工具均属禁用。杨某所在村落虽在自家院墙内,却紧邻保护区核心缓冲带,法律意义上等同于“禁猎区”。经调查,自2021年10月至11月,杨某先后用粘网捕获麻雀54只。这些常见的“家雀儿”,实则是维系湿地生态链的重要一环——每只麻雀每年可捕食数万只害虫,对农作物保护与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刑法》第341条释明:“非法狩猎野生动物二十只以上即属‘情节严重’,且本案涉及禁猎期、禁猎区双重加重情节。”最终,杨某因非法狩猎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缓刑1年。

“莫莫格湿地是候鸟迁徙的重要栖息地,每到春秋两季都会迎来数十万只候鸟栖息,每一只野生动物都是生态链条的关键一环,白鹤更被称为‘鸟类活化石’,任何破坏行为都将受到法律严惩。”鲍占仓庭长现场解读案例,并对群众提出的疑问进行详细的解答。“杨某非法狩猎案警示我们,生态保护没有‘法外之地’,即便在自家院落,触碰法律红线也要承担刑事责任。”

多方联动:构建湿地保护长效屏障

“府院联动不是一阵风,而是常态化的守护。”鲍占仓表示,此次活动是落实“生态司法+行政监管”协同机制的缩影。下一步,各相关部门将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法庭、公安、司法和保护区管理部门将定期开展联合普法宣传和巡查检查,不断培育周边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同时对湿地周边的违法犯罪行为形成强大威慑。

莫莫格法庭还开通了涉生态案件“绿色通道”,对非法狩猎、破坏栖息地等案件实行“优先立案、快速审理、高效执行”,确保生态保护司法效能;开展“巡回审判进村落”活动,将庭审现场搬到湿地周边村屯,以“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方式,让群众零距离感受法律威严;深化“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机制,通过湿地生态法治课、候鸟保护主题班会等形式,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生态保护的法治种子。“总之,我们要采取多种形式,目的就是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努力打造我们绿色、健康、美好的生态环境。”鲍占仓庭长信心坚定的说道。

当日活动吸引了近千名群众参与,累计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从法庭审判到集市宣讲,从部门协作到全民参与,一幅法治护航生态的画卷正在这片“地球之肾”徐徐展开。

随着普法大集落幕,“湿地保护人人有责”的理念正随着春潮浸润莫莫格的土地,镇赉县人民法院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深化府院联动机制,让法治的根系深扎于湿地沃土,为白鹤之乡的碧水蓝天撑起坚实法治护盾。

来源:吉林农村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