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高阶理论:米勒定律「MILLER'S LAW」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0 21:54 3

摘要:**图片的来源准备运输的石膏半身像——因斯布鲁克 Ferdinandeum 展览“Raus mit der Kunst” 照片 大家好,我是珍珠老师,这个专题主要是针对于一些非常有趣的理论,这些理论最大程度上有些事设计概念、心理学、社会学的一些概论,这些都是现

**图片的来源准备运输的石膏半身像——因斯布鲁克 Ferdinandeum 展览“Raus mit der Kunst” 照片 大家好,我是珍珠老师,这个专题主要是针对于一些非常有趣的理论,这些理论最大程度上有些事设计概念、心理学、社会学的一些概论,这些都是现成的方法论或者效应,希望这些能帮助同学们更深刻的理解设计。 1.米勒定律/ 珍珠老师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让老师对你的项目有记忆点。因为tutor会阅读大量的作品集,并且现在竞争压力也大,**所以我都建议你的项目提供3-5个重要记忆点(选题、媒介、可视化风格等),要不很容易让人遗忘。 那么这里其实符合标准的“米勒定律”,是由美国科学家乔治·A·米勒(George A. Miller)于 1956 年提出,由于短期记忆储存空间的限制,人的大脑最多同时处理 5 到 9 个信息,超过 9 个信息时极易出错,后来也被称为「7 ± 2 法则」。 2.Chunk设计运用/ 那么也就是说,比如小红书底部导航中的按钮尽量保持在 3–5 个,用于减轻用户记忆负担,或者我在上面说的作品集的记忆点,也包括另外一个词「chunk」,你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数字、一个单词、或者一组对你来说有意义的组合。如电话号码123-456-789,那么每三个词就是一个chunk,这种方式可以通过把信息整理成更大、更有意义的块,让大脑更容易处理。 3.作品集利用/ 对于咱们来说,对于作品集内的一些UX,作品集外或者我们自己叙述、复述、整理逻辑的时候,都可以使用「米勒定律」,利用这个定律你可以更好的去叙事、去记忆、去传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上一篇分享了Johannes Gutenberg的“古腾堡图表”」

来源:慢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