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学们知道吗?五大道的小洋楼不仅是天津的建筑瑰宝,更见证了革命先辈在天津的奋斗足迹。这也是我们津派文化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践行“四个善作善成”重
本报讯(记者 彭未风)“同学们知道吗?五大道的小洋楼不仅是天津的建筑瑰宝,更见证了革命先辈在天津的奋斗足迹。这也是我们津派文化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践行“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4月21日,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河北区靖江路小学联合开展“赓续津派文脉 共筑时代新人”大手拉小手读书节活动。
此次活动由“赓续文脉·共话传承——大手拉小手学生共讲‘津派文化’”“思想常新·经典励行——马克思主义经典名著名篇展览”和“青春启航·筑梦师大——大学校园文化体验行”三个部分组成,旨在将中小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材讲深讲透讲活,引领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引导广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
活动现场,师大马院宣讲团的学生们以“津派文化的八种形态”为框架,向大家讲述津派文化的内在魅力。从“河海交汇的地理基因”到“中西交融的近代风云”,带领孩子们穿越600年城市历史。“原来我的家乡天津有这么丰富的历史文化,周末我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寻找大哥哥大姐姐们介绍的‘老码头痕迹’!”来自靖江路小学的周小晴同学兴奋地说。
讲好天津地域文化,是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以文”重要要求,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举措。“这样的活动既可以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天津的地域文化特色,还可以让大家共同意识到呵护和传承津派文化的重要责任。”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理论宣讲团成员姜舒钰介绍道。
在“思想常新·经典励行——马克思主义经典名著名篇展览”环节,宣讲团成员带领学生参观展览。他们用通俗易懂的“青言青语”讲述经典著作的当代价值,让学生们深刻理解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这一环节让同学们明理、增信,激发了大家读经典的热情,纷纷表示要将个人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中。
活动最后,宣讲团成员带领学生参观了天津师范大学的时间广场、生态记忆展馆、金钥匙湖“天使家园”广场等地,详细介绍学校的历史沿革与校园文化。学生们身临其境,感悟到科学的魅力,对大学学习和生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河北区靖江路小学的张誉予同学满怀憧憬地说:“师大的校园真美,还有这么多有趣的地方,我以后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
此次读书节活动充分挖掘天津地域文化资源,将思政教育与文化传承有机结合,不仅让学生们深入了解津派文化,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生动范例,有力推动了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开展更多形式丰富、意义深刻的活动,助力学生成长为传承文化、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来源:天津教育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