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税3200余万,涉及700余名主播!司马南们冤吗?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1 19:25 2

摘要:2025年4月21日,国家税务总局再次对网络主播行业“亮剑”——广东惠州高赋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因虚开发票1196份(价税合计2.26亿元)、协助700余名主播偷逃个税3200余万元,被重罚4268.69万元。

2025年4月21日,国家税务总局再次对网络主播行业“亮剑”——广东惠州高赋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因虚开发票1196份(价税合计2.26亿元)、协助700余名主播偷逃个税3200余万元,被重罚4268.69万元。

而就在不久前,知名大V司马南因税务问题被罚后高调喊冤,称“是MCN机构报税问题”。如今看来,这番辩解在高赋帅的案例面前,显得格外苍白。

MCN成“背锅侠”?司马南的冤屈站得住脚吗?

司马南被罚后,一句“MCN报税问题”似乎就想把责任全推给机构。但高赋帅案的细节却狠狠打了脸——700余名主播集体“被逃税”,难道个个都是“无辜小白兔”?

税务稽查的逻辑很清晰:主播是最终受益人,若MCN机构代扣代缴违规,主播要么知情默许,要么疏于监管,无论如何都难辞其咎。毕竟,税务局不会接受“我不知道我的钱怎么来的”这种说辞。

行业潜规则:主播与MCN的“默契游戏”

从薇娅、雪梨到高赋帅,主播逃税案暴露出一个共性:MCN机构常以“税务优化”为名,通过虚开发票、拆分收入、虚构业务等方式帮主播避税,而主播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模式,本质上就是共谋。司马南的“甩锅”之所以引发争议,正是因为公众看透了其中的利益链——机构固然有罪,但享受了“省税红利”的主播,真的能全身而退?

监管重拳之下,侥幸心理该醒了

高赋帅案的特殊性在于,它首次大规模曝光了中腰部主播群体的逃税生态。700人的名单尚未公布,但足以让行业震颤。

更值得警惕的是,此案中再现不法中介的身影,说明“偷税产业链”仍未根除。税务部门显然已盯上这一领域,未来对主播、MCN、中介的联动稽查只会更严。

清扬君以为,司马南们与其忙着“甩锅”,不如老老实实补税整改。在税法面前,无论是“无知”还是“被坑”,都不是免责金牌。当监管的铁拳砸碎行业潜规则时,最惨的不会是“背锅”的MCN,而是那些至今还装睡的人。

清扬君点评:

当下中国经济的核心课题之一,是如何扩大内需、提振消费。但要让老百姓敢花钱,前提是他们得有钱可花——要么收入增长,要么社会保障完善,让人们没有后顾之忧。而这两点,都与税收息息相关。

税收是国家调节经济、保障民生的重要工具。合理的税收政策,既能促进社会公平,又能为养老、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提供资金支持。但如果本该纳税的高收入群体——比如这些年入百万、千万的网红主播——却通过各种手段偷逃税款,那么最终受损的不仅是国家财政,还有普通民众的福祉。

当头部主播、MCN机构动辄逃税数千万,而普通工薪阶层却老老实实缴纳个税时,这不仅是一种税收不公,更会削弱社会消费信心。试想,如果高收入者都逃避税收责任,国家又拿什么来完善社保、提高养老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最终,内需不振的苦果,还是要由全社会共同承担。

因此,税务部门对网红行业的严查,绝非只是“杀鸡儆猴”,而是关乎经济良性循环的关键一环。只有让税收更公平,让高收入者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真正实现“藏富于民”,让老百姓敢消费、愿消费,从而激活内需市场。

偷税漏税者,损害的不仅是国家税收,更是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力。清扬君奉劝某些人:与其费尽心思“避税”,不如把精力用在正道上。毕竟,只有诚信纳税,经济才能良性运转,而最终受益的,将是每一个人。

注:本文为清扬君自媒体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或抄袭,违者必究。转载合作请联系授权。

来源:清扬君自媒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