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青浦现代农业园区,上海联适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建设了1300余亩的无人化农场试验基地,用于研究实践无人化水稻种植作业,开展无人化农场智能农机关键技术应用研发试验,成为集农业生产、科技、生态、研学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产学研试验科普基地。
在青浦现代农业园区,上海联适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建设了1300余亩的无人化农场试验基地,用于研究实践无人化水稻种植作业,开展无人化农场智能农机关键技术应用研发试验,成为集农业生产、科技、生态、研学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产学研试验科普基地。
无人农场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农场设施、装备、机械等远程控制,完成农场生产、管理任务的无人化生产作业模式。在联适导航无人农场,一辆辆安装着精准导航设备的农机具整齐排列,这些农机通过卫星定位、传感器感知等前沿技术,能够精确地按照预设路线和作业参数进行耕种、播种、施肥、收割等各项农事操作,高效运转的机器勾勒出一幅现代化、高效率的农业画卷。
“联适导航系统让农机有了‘眼睛’和‘大脑’,能自主适应不同的地形和作物生长环境,精准完成每一项任务,不仅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还减少了资源浪费和人为失误。公众来到我们基地,可以直观地看到全流程无人化耕、种、管、收作业实验,了解农业机器人科研的最新技术。”上海联适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张晓明介绍。
作为科普基地,无人农场担负着普及农业科学知识、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功能。基地内设有科普展示区和互动体验区,通过具体的应用场景,将前沿农业科技知识通俗化、具象化,让不同年龄段的参观者都能沉浸其中,收获知识。在科普展示馆内,智慧大屏直观地呈现了无人农场的整体布局和运作流程,从导航技术的原理到农机装备的构造,从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到智能灌溉、植保系统的奥秘,全方位地展示现代农业科技的魅力。
“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会组织学生前来研学实践,将这里作为生动的第二课堂,让孩子们在这片充满智慧的土地上播撒下科学的种子,茁壮成长为未来农业科技领域的新生力量。下一步,我们会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普传播网络,让更多的人能够受益于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播与普及,在全社会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张晓明说。
据介绍,无人农场科普基地未来将定期开展科普讲座、智慧农场体验课等,进一步拓展科普内容和形式,结合不同时期的农业科技热点和社会公众的需求,开发更多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和创新性的科普活动和课程资源,让市民亲近土地,感受“指尖种田”的智慧农业新模式。
编者按: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知识探索欲望的不断增强,科普基地作为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场所,在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为全面介绍青浦各类科普基地的特色、功能与展览内容,鼓励更多公众参与科学实践,促进科普资源的共享与利用,青浦区融媒体中心与青浦区科学技术协会联合推出“走进科普基地”系列报道,推动青浦科普事业的发展,营造科学文化氛围。
记者:李双玖(名优)
摄影:李双玖(名优)
编辑:李璨(名优)
责任编辑:李艳丽(首席)
终审:贾彦秋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
来源:绿色青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