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他得奖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1 21:26 2

摘要:2025年4月21日,国家图书馆主办的“相信阅读的力量——第二十届文津图书发布暨国家图书馆4·23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在国图艺术中心举行。

2025年4月21日,国家图书馆主办的“相信阅读的力量——第二十届文津图书发布暨国家图书馆4·23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在国图艺术中心举行。

文津图书自2004年启航以来,始终以“为时代缔造精神坐标”为志,恪守“纯粹干净”的品格,二十载春秋,见证了众多优秀图书的诞生,更推动了全民阅读的发展。

活动现场揭晓了第二十届文津图书评选结果,《有趣的中国古建筑》从众多参评图书中脱颖而出,成为少儿类获奖图书的焦点。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作者:杨大炜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ISBN:978-7-5726-2004-1

这部由古建文化学者杨大炜 绘著的作品,以近500幅精美手绘和活泼有趣的文字,讲述中国古建筑独特之美。从古建筑的屋顶样式、脊饰,再从古代的窗户讲到四合院、亭、台、楼、阁、塔等内容,详细介绍了古建筑的演变史和背后的传统文化、趣味知识。既是对建筑美学的生动诠释,亦是对中华文明的深情解码,被赞誉为古建筑的“百科全书”“趣味入门书”

春光美如斯,正当读书时。

4·23 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诚邀你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美学之旅,在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亭台楼阁中品味东方神韵,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而不同”的理念中,领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内涵。

读懂中国几千年古建筑文化密码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由百万粉丝古建文化博主“杨爸图说”倾情打造,作者手绘了近500张图,通过原图复刻的方式,如同放大镜一般,详尽展示了古建筑的原貌细节。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把原本枯燥深奥的古建筑知识讲得生动有趣!

图 | 作者杨大炜

作者杨大炜,是百万粉丝自媒体“杨爸图说”主理人,知名艺术史沙龙“行谈”策划人,古建文化科普作家,参加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佛教建筑研修班,受聘中国科学技术馆专家志愿者,致力于传播有趣的科学知识。

杨老师从小就喜欢古建筑,长大了喜欢画古建筑,做【杨爸图说】抖音短视频的初衷是给上小学的儿子讲古建筑科普。他先是买了一些市面上的同类图书,但书里常见大量的摄影图,摄影图一般是远视角,很难清楚地看到建筑构件的细节;也有些手绘图,但画错了细节,有些手绘图只是装饰作用,不少建筑知识也说错了……

为了激发孩子对古建筑的兴趣,他决定自己来科普,在视频中,他一边画,一边讲,用一支笔画出中华五千年古建筑,讲述古建筑背后的趣味历史文化。

他巧妙地将复杂知识简化,以绘图为媒介,将枯燥变得生动有趣。这些短视频迅速走红,受到很多家长和孩子的喜欢,也逐渐被官方关注到。 杨爸出版这本写给大众看的古建筑科普书的过程中,定稿后,向业内专家教授们邀请推荐,专家团老师们认真谨慎地审订全文,提出不少宝贵的修改意见,对这本精心打磨的书,给出很高的评价和诚挚推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通俗易懂,大小朋友爱不释手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是杨爸首部图书作品,它凝聚了杨爸带着孩子全国旅游、拍照并深入研究古建筑的心血。

这本近500幅插图的小书,通过更少的文字、更通俗的语言以及更详尽的图画,旨在为读者生动展现古建筑的独特魅力。

图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实拍图 内容以设计师老爸给儿子(郎朗和象象)讲解古建筑的形式呈现,解答了关于古建筑的种种疑问,比如:古建筑如何从一根木头变成一个房子?古建筑的屋顶怎么像人的帽子?古建筑的屋角为什么是翘起来的?屋脊上为什么有仙人走兽?藻井如何代表了古人的极致宇宙观?为什么中国人喜欢住合院?图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实拍

表述方式简单易懂,6岁以上的孩子就能读懂。书中对建筑构件名称和生僻字都加注了拼音,确保孩子们能够无障碍阅读。

图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内页相比较市面上的古建筑图书,大多是采用摄影图,但摄影图是远视角,通常很难体现出建筑构件的细节,读者买来看,只是走马观花;而《有趣的中国古建筑》是杨爸带着孩子全国旅游,拍照回来,仔细研究,专注绘制细节,书中不少图片是比喻图、结构图、示意图,照片是无法替代的,内容原创,不少图片都是全网首次出现。 北京故宫角楼 左图是北京故宫角楼的摄影图,看照片,读者会觉得:哇好美。但不懂角楼的建筑美学。右图手绘是内文P40页,把屋顶拆解,让你知道角楼屋顶是怎么搭建的,为何它会这么美! 故宫太和殿鸱吻 左图北京故宫太和殿鸱吻的精美摄影图,但因为远景,能大概看出轮廓,看不清细节。右图手绘是书中P111页的图片,鸱吻形象生动:大鼻头、威风的獠牙,上面还盘旋这一条飞龙,栩栩如生。文字标出杨爸身高、鸱吻的高度,按比例展示,让读者直观get鸱吻的壮观。 山西运城万荣东岳庙正殿脊刹 左图是山西运城万荣东岳庙正殿的脊刹,摄影图精美,但也因为远景,看太不清细节。右图为书中P120页的绘图,清晰地看到脊刹的细节:吉星楼、左白象和右青狮,背上驮着双宝瓶。除了建筑知识,书中还有不少趣味的冷知识,丰富青少年的课外知识。图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内页

领略古建筑的大气磅礴,

品大美中华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一本可以带着去旅行打卡的科普书!

图 | 随书赠精美明信片+古建筑大海报每张古建筑都有详细的图注,标注【名称】【地址】,大多为现存历史遗迹。出去旅行,一边玩,一边对照书中的精美细节图,更能get到古建的魅力,还能长知识! 旅行的目的,一是为了看“美”的东西,放松身心;二是看看广阔的世界,开眼界,长知识!书中所举的古建筑案例,兼顾了典型性和多样性,尤其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书中标注了相关详细信息,方便感兴趣的读者按图索骥。

那些代表性有特色的古建筑,在艺术史、建筑史上颇为重要,书中都有特别分享,绝非泛泛而谈,如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古建筑(大同应县木塔)、中华第一木楼(飞云楼),三角形的亭(杭州西湖的开网亭),独一无二的藻井(“须弥山天宫楼阁”藻井)等等。左图是山西大同上华严寺内大雄宝殿北侧的鸱吻,右图是山西运城永乐宫三清殿的鸱吻。

山西朔州崇福寺弥陀殿琉璃脊刹,是现存比较早的脊刹实物。 内文讲到应县木塔时,左图为塔内的剖面图,右图为外部结构。

看古建筑科普,

还能学习大量的语文知识!

古建筑离我们并不遥远,无论是在文学中还是在生活中。

许多我们经常听到的成语、俗语等都与古建筑有关,如:梁上君子、陛下、登堂入室、亭亭玉立、祸起萧墙等,是十分形象的语文课。

登堂入室是什么意思?原来“堂”的意思是高大的房子,就是一套宅院的正房。在【室】的前面,【堂】是主人用来待客、议事、办仪式的地方,是家里最高大、豪华、敞亮的房屋。古代规定不同地位的人配置不同高度的堂,对于堂下的台基,《礼记·礼器》规定:“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 大夫五尺, 士三尺。”这个规矩一直延续到清代。从堂往里走,才是主人的室。这个成语指: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登堂容易,入室难,任何一个领域和学科无不如此。堂和室的关系,就一目了然。同时,《有趣的中国古建筑》得到了古建筑、考古学、博物领域多位专家的审订推荐,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贵祥、考古学家齐东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徐怡涛、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院王南等,资料考据严谨,知识点满满~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看这一本就够了!古建筑的“百科全书”“趣味入门书”,你想知道的古建筑趣味知识这里都有!无论你是资深的古建筑爱好者,还是对古建筑世界充满好奇的小朋友,亦或是希望与孩子共享古建筑奥秘的家长,这本书都能以它独特的方式,引领你走进古建筑的奇妙世界。现在,让我们一起翻开书页,踏上这场既充满乐趣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古建筑探索之旅吧!老祖宗的审美和智慧,真的很惊艳!

第二十届“文津图书”揭晓

来源:阿七体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