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禾赛李一帆:在中国练肌肉不挣钱,在海外秀肌肉挣钱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1 22:42 2

摘要:2025年4月21日,激光雷达企业禾赛科技在上海举行2025技术开放日。会上,禾赛科技CEO李一帆解读了激光雷达在辅助驾驶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总结了禾赛科技的发展成绩。

【文/观察者网 周盛明 编辑/ 高莘】2025年4月21日,激光雷达企业禾赛科技在上海举行2025技术开放日。会上,禾赛科技CEO李一帆解读了激光雷达在辅助驾驶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总结了禾赛科技的发展成绩。

禾赛科技CEO李一帆 观察者网摄

在科技日上,禾赛科技还正式发布了面向L2到L4的激光雷达感知方案“千厘眼”。

根据禾赛科技的介绍,“千厘眼”谐音“千里眼”,寓意其拥有极远的感知距离,同时感知精度可达厘米级别。“千厘眼”共有三种解决方案——“千厘眼 A”“千厘眼 B”“千厘眼 C”,分别为L4级及以上自动驾驶系统、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L2级辅助驾驶提供不同的激光雷达组合。

禾赛科技“千厘眼”解决方案 观察者网摄

根据车企的需求不同,禾赛科技提供了AT1440、FTX、ETX、ATX等多款激光雷达的组合形成方案。其中,面向中高端车型的ATX已经获得了比亚迪、奇瑞、长城、长安等11家国内头部车企的几十款车型定点合作,并已经于2025年第一季度启动大规模量产。李一帆表示,截至2025年4月中旬,ATX已累计交付超过5万台。

值得注意的是,路透社曾在3月报道称,奔驰为全球市场开发的辅助驾驶汽车将使用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在今天的科技日上,李一帆再次回应了该传闻。

李一帆表示,由于目前仍在讨论合适的传播方式,所以禾赛科技官方并不方便透露该“欧洲顶级主机厂”的信息。但是他暗示,“ETX将会对全球都最知名的车企量产,并且要在未来好多年内合作,2026年底开始批量交付。”

禾赛科技拿下海外最大前装量产激光雷达订单 观察者网摄

据悉,ETX激光雷达是目前全球测距最远的车规级激光雷达,可搭载于舱内挡风玻璃后。在视窗高度仅32mm的前提下,ETX可实现400米的超远测距(@10%反射率),同时大幅减小高性能激光雷达的体积和功耗。该激光雷达预计将减小对车辆外观造型的影响,同时也会降低车企的布置难度。

禾赛科技ETX激光雷达可搭载于挡风玻璃后 观察者网摄

李一帆还表示,和该欧洲顶级主机厂的多年独家定点合作覆盖其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多款车型。“这是一个跨越 2030年的多年长期合作项目,也是至今为止海外前装量产激光雷达领域规模最大的订单。”他表示。

“中国市场这么卷,怎么活下去?”李一帆在科技日上提出疑问。他表示,目前禾赛科技的一些客户都还在努力盈利的过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禾赛科技如果想要盈利,“海外业务”和“非车载业务”是两个解法。

“在中国练肌肉不挣钱,在海外秀肌肉挣钱。”李一帆表示,中国的智能汽车产业供应链就像“中国乒乓球队”,在质量体系能力、成本和研发迭代能力上,海外竞争对手和禾赛科技差距非常大。“我甚至感觉不是一个物种。”李一帆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禾赛科技首席财务官(CFO)樊鹏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也表达了类似观点:“我认为汽车制造商必须找到在性能和价格上与禾赛科技产品相当的替代品,但结果是没有。”

禾赛科技CEO李一帆 观察者网摄

李一帆在科技日上表示,禾赛科技用8年的时间将激光雷达的价格从20万以上降低到约200美金,降幅高达99.5%。与此同时,激光雷达也实现了车规级自动化量产,为激光雷达普及奠定基础。

据悉,禾赛科技目前采用芯片化与平台化双战略。通过自主设计研发的芯片,禾赛科技转变了传统激光雷达的分立式技术路径,成功缩小了激光雷达的体积并且提升了点云密度。在科技日上,禾赛科技发布了其第四代芯片平台,此平台下的新产品可以实现对复杂环境更高的感知精度和超远距探测能力。

禾赛科技第四代芯片平台 禾赛科技

据悉,通过平台化战略,禾赛科技正在将激光雷达产品拓展至车载以外的机器人、工业等多领域市场。禾赛科技机器人战略负责人盛袁飞表示:“机器人激光雷达想象空间远大于ADAS。”他预测,到2029年,机器人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超100亿元。

禾赛科技机器人战略负责人盛袁飞 观察者网摄

据悉,禾赛科技已与追觅割草机器人、九识无人车、群核科技、维他动力、宇树机器人等业内领先的机器人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禾赛科技表示,今年其年产能规划达200万台,预计全年交付将达到120—150万台,覆盖从消费级到车规级的全场景需求。

来源:观察者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