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播出的第七季,豆瓣开分8.7,和前两季低到一度让人怀疑它会再无续作的评分相比,这个口碑显然是令人满意的,也让其又回到了神坛。虽然和巅峰时期的前三季还是有不小差距,但对于一个年过十四旬的老IP,这个年纪还能有这样的表现,怎能不算是枯木逢春。
文|布菲
一度沉寂的《黑镜》系列,最近又好起来了。
最近播出的第七季,豆瓣开分8.7,和前两季低到一度让人怀疑它会再无续作的评分相比,这个口碑显然是令人满意的,也让其又回到了神坛。虽然和巅峰时期的前三季还是有不小差距,但对于一个年过十四旬的老IP,这个年纪还能有这样的表现,怎能不算是枯木逢春。
《黑镜》曾以其超前性和预言性闻名,后来渐渐被时代追上甚至甩开,但在2025年的新一季里,《黑镜》似乎又找到了一条比较稳妥的路径,让这个IP的生命力得以继续延续。
《黑镜》的时代课题
《黑镜》第七季的豆瓣上有一条高赞评论,“2025年了,就算给你们第一次看首相和猪,你们也觉得就那么回事。”
许多人对《黑镜》的记忆就停留在首相和猪这四个字上,它出自《黑镜》第一季第一集,匪徒绑架了在民众里人气超高的公主,威胁首相在全国人民面前直播与猪性交,首相迫于压力最终执行了匪徒的要求,实际上公主在直播开始前半小时便已经被匪徒放走了,但是无人在意,所有人都在等那场直播,而搞出这一切的匪徒选择自尽,被称为行为艺术家。
故事主体既有强烈噱头又有荒诞反转,而末尾又安排了一个平静幽微的收梢:一年后首相仍旧正常任职,支持率还上升了,妻子也依旧在他身边,只是关起门后,她再也不愿接受和猪性交过的他,让这一集更多了一重冷冷的讽刺感。
2011年第一季《黑镜》上映的时候,是全球移动互联网大爆发的时代,社交平台也在迅速发展,大多数人都在欣然享受着这一切,而《黑镜》却把掌控媒介对人性的异化等尚未被纳入公共视野内大范围讨论的内容,搬上了荧屏。它带有一种恰到好处的超前性和洞见性,激活了观众隐隐觉察到却尚未细思的对于科技和人性的另一重认知,自然达成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拥有完美的故事形式和刚刚好的故事内核,让它成为《黑镜》里最富盛名的一集。而到了2025年,哪怕如今的观众们已经见识过太多,再看这一集的故事讲法依旧挑不出毛病,只是网络和媒介等是如何重塑人类认知、操控人类等却已经从细思恐极的话题变成懒得多想的老生常谈,人类已经适应和习惯网生时代的一切。所以它才会成为2025年的“也就那么回事”。
第三季之后,被奈飞收入旗下的《黑镜》系列开始走下坡路,到第五、六季已经跌到豆瓣7分左右,在产出的当年就成了“也就那么回事”。或许是因为现实的魔幻远远超过了人类的想象力,编剧无法再精准地捕捉到刚好超前一步的故事内核,《黑镜》里开始用各种科幻概念神来掩饰创意的空洞,标榜“自我重塑”的第六季甚至还有狼人、恶魔等复古恐怖元素,被失望的网友锐评为“是AI生成的”,也是最不像《黑镜》的一季。
相比五六季,第七季在叙事策略和内核上更倾向于向第一季回归,首集《普通人》(Common People)讲述丈夫为了拯救得脑瘤的妻子为她更换了电子大脑,每个月需要缴纳订阅费,后来订阅费用不断上涨,一旦不肯升级缴纳更多费用,妻子就会睡觉时间延长,清醒时间减少,甚至变成人形广告口播机器,让这对夫妻不堪重负,最终丈夫在妻子的请求下亲自杀死了她。
这一集以妻子的续命套餐影射当下,看了谁都会想起自己作为普通人被算法和订阅经济支配的一生。它摒弃了前几季中过度依赖科幻设定的倾向,重新聚焦于科技对人的压迫性影响,以及对人类美好情感的摧毁,更写实的叙事逻辑与第一季一脉相承,冷刻的结局也再现了第一季的黑暗讽刺风格。
第四集《玩物》有点类似欧美版叶文洁,不过引进的不是三体人,而是数字人。长期被霸凌漠视的主人公卡梅隆,充当了游戏里诞生的数字生命“群落”的保护者和信使,他不惜杀死把群落当游戏角色肆意屠杀的人类朋友来取得它们的信任,最后充当了信使,让群落占领人类大脑统治了人类,实现了对全人类的“霸凌”。
虽然无法像首相和猪那样炸裂震撼,但第七季《黑镜》又有了集体视角的表达,这也是让剧迷们重燃信心的原因。前两季的《黑镜》在创作者放飞自我后,更像是一面折射创作困境和焦虑的镜子,或者干脆如失望的剧迷们所描述的那样是“黑洞”,但《黑镜》迷们希望《黑镜》里折射的是更有普遍性、更深刻的时代问题,就像最受好评的前三季《黑镜》所做的一样。
不够黑的《黑镜》
不可否认,本季的六集里也有一些不够“黑镜feel”的故事。颇受热议的第三集《梦幻酒店》,讲述好莱坞女明星布兰迪通过“旧梦重生”系统进入一部五十年前的老电影,代替原本的男主角完成剧情任务,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剧本崩坏了,女主角克拉拉觉醒了自己在现实中作为演员多萝茜的记忆,她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故事人物,和布兰迪真正坠入爱河。
五十年前的女演员多萝茜是知名影星,出演浪漫爱情电影名声大噪,却因为自己的女同身份在那个时代倍感压抑最终自杀,五十年后的布兰迪憧憬着作为演员前辈的多萝茜,却因为自己的女性身份只能在电影里当花瓶和配角,相似的处境让她们有着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结,而“旧梦重生”系统让她们两人跨越时空实现了真正的精神相遇。
这个故事的设定其实很像穿书文,不算新鲜,但结合了拉子文学和梦女文学后,就呈现出了不一样的风味,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集由华裔女导演王昊鹭执导,带有欧美作品难得的唯美细腻感。
特别是克拉拉知道自己只是虚拟角色,而现实中的多罗茜已经死亡的时刻,明明灭灭的光影与演员的精湛表演结合,拍出了这个角色的灵魂,被很多观众称道。在克拉拉被重置回角色、布兰迪脱离系统回到现实世界后,故事安排了一个温柔的结局,布兰迪打电话给电影里的克拉拉,她接通了,也让不少观众直呼梦女天堂。
第五集《悼念》也是类似的思路,独居老人菲利通过“回声技术”回溯与已故前女友卡罗尔的过往,通过进入一张张老照片的影像世界还原分手全貌,揭开记忆漏洞,菲利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放下了对这段感情的怨怼和执念,实现了自我疗愈,而结局他在回声技术的引导下念完了对卡罗尔的悼词,也象征着他和卡罗尔借助技术实现了和解。
这两集没有冷厉的反转,不黑暗也不尖锐,甚至是温情和浪漫的,动人的情感凌驾于冷静的批判之上,技术不再成为人类生存和情感的威胁,而是情感救赎的桥梁。虽然这样的类型难免会被批判温吞、失去了一黑到底的决绝,但也收获了一批新的粉丝,这是《黑镜》多元化风格探索的必然结果,原本的黑暗冷峻被稀释会让旧粉们遗憾失望,但温情的表达也能触达新拥趸。
相反第二集《眼中钉》,和第四集一样是一个被霸凌者的故事,她通过量子编译器操纵平行时空来制裁学生时代霸凌自己的人,最后却被反杀,霸凌者拿到了她的编译器,成为了新的“宇宙女王”统治一切。结局的反杀与冷酷倒是很《黑镜》,但有为了反转而反转的生硬感,这一集受到的诟病最多,既无法让旧粉满意,也不能收割新观众。
对于《黑镜》这样一个长寿IP来说,创作上的左右支绌总是难以避免的事情,如果无法在内核上突破,那精细地叙事也是一条稳妥的老路子,观众会因为看到了认真的故事而被打动。这是《黑镜》的妥协,也是观众的妥协,毕竟现在这个时代本身或许就是“黑镜”了,《黑镜》难以超越也实属正常。
来源:吉棠说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