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郑外学子获佳绩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2 01:35 3

摘要:2025年4月12-13日,北京外国语大学阿语楼内,千年古都的朔风与全球文明的声浪在此交响。作为中国外语教育界的年度盛事,第21届“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冠亚季军争夺赛,吸引了全国无数人的目光。在此之前,经过初赛、复赛、地区决赛以及全国总决赛基础赛的

2025年4月12-13日,北京外国语大学阿语楼内,千年古都的朔风与全球文明的声浪在此交响。作为中国外语教育界的年度盛事,第21届“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冠亚季军争夺赛,吸引了全国无数人的目光。在此之前,经过初赛、复赛、地区决赛以及全国总决赛基础赛的的激烈角逐,郑外学子们斩获佳绩,河南省一等奖获奖人数达85人,10名学子勇夺全国一等奖桂冠。尤为亮眼的是高二年级刘诗宇、史宛鑫、李子墨三位同学凭借卓越实力在全国总决赛中斩获特等奖殊荣,并且入围全国百强赛。郑州外国语学校被授予“优秀组织单位”奖。

接下来是郑州外国语学校三位全国总决赛特等奖获得者的的经验总结分享:

刘诗宇 同学在回郑州的火车上写到:

在我的英语学习生涯中,感谢自己遇见的好老师,教授了自己正确学习英语的方法:去学习英语学习的不只是语言,而是语言存在的文明和思考方式。如此宏大的问题当然要拆成小的行动去渗透。在英语学习中,我们进行了演话剧,平日诵读绘本,班级演讲比赛,午读的英文歌曲齐唱,临近期末的英语电影欣赏。自然而然素养提高,成绩不言而喻。郑外一直以来致力于把英语素养的提升落到实处。原汁原味的教材,老师红笔认真书写的批注,艺术节后台互相整理戏服的嬉笑声…郑外给我们提供这样的平台,对此,不胜感激。

郑外英语学习生活——润物细无声。

优秀的伙伴是你前行的动力,依照遇强则强的原则,我也在此获得了很多成长,和同学的交流和切磋中对英语的理解有了很多的提升:王秋钦对于中西人物对比的角度总是让我耳目一新,马若琳的共情力,对英语词汇的洞察力也是让我自愧不如,王子乐奇特的视角和幽默的叙事也总能让我捧腹大笑。除此之外,张莹莹老师总是很耐心的引导我们去体会故事中的人和经历,并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小组讨论,让英语鲜活起来。不得不说,郑外给予了我足够的学习养分,让我获得了坚实而茁壮的成长。

史宛鑫 同学谈到了的参赛感受:

也许是为了弥补上一年的遗憾,今年我又报名参加了外研社杯。在接到晋级冠亚季军争夺赛的消息时,欣喜以外还有紧张与惶恐。在看往届冠亚季军演讲视频时,总会陷入焦虑与自我怀疑。后来智敬谊老师对我说:"接下来只需要展示你对英语的热爱。"这句话让我放下包袱,把注意力从"结果"转向"表达本身"。

赛前准备的过程并不轻松:前一天下午发布演讲题目,上完两节课在回家的地铁上构思出大概框架,回家后用短短十几分钟完成撰写,然后去赶高铁。虽然时间紧张,但在迅速构思与收集资料的同时也使我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在最后现场观看冠亚季军角逐时,我才认识到,真正的语言高手并不是发音完美无缺或辞藻多么华丽,而是能用英语清晰传递观点、引发共鸣甚至影响他人。最后我想说,这场比赛于我而言像一面镜子,照出语言能力的上限,也照见自己的抗压能力和成长可能。无论最终名次如何,那种"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体验,会成为未来面对任何挑战的底气。比赛的真正奖赏,是发现了一个比想象中更强大的自己。

李子墨 同学也分享了比赛心得:

我希望自己能够真正的享受这次比赛,这样的机会在课业压力繁重的高中时不常有的,因此更值得珍惜。观摩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手的表现,更是意识到了自己在语言组织能力上的欠缺,但同时也欣喜地发现自己在即兴问答环节展现出的思路,竟然还颇有条理,证明了我在写下思想包袱的前提下可展现出的惊人的潜力。回首这将近11年的英语学习经历,有与生俱来的热爱——喜欢莎士比亚的戏剧,从而对短短的几个词所承载人类的悲欢离合深入揣摩,深深感叹世界文明共通的人性光芒;喜欢阿尔·帕西诺,因而反复吟诵那些富有张力的台词,大为震撼于它们串联起的那些震烁影史的光影瞬间,让人不得不感慨语言蕴藏的的智慧与哲思。有不得不做的坚持——小学时每日早饭时播放枯燥的课文录音带;初中时执拗弄懂每一道题;高中时无数个早读被新概念英语支配……许多过去积累的因素影响了我在赛场上的表现,有些闪光点,有许多缺陷,敢于发声,愿意改正。十年辛苦,尚不得说玉汝于成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且盼成长。

来源:汤姆猫不是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