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国伦敦将于本月24-25日举办国际能源安全峰会,这场汇集全球能源政策制定者的盛会已向约70个国家发出邀请函,预计将有60个国家派代表出席。
英国伦敦将于本月24-25日举办国际能源安全峰会,这场汇集全球能源政策制定者的盛会已向约70个国家发出邀请函,预计将有60个国家派代表出席。
美国已确认参会,而中国可能因故缺席,俄罗斯则因受到国际制裁被排除在外。
特朗普政府重返白宫后迅速调整能源政策方向,大力支持传统化石能源行业发展,同时放弃前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清洁能源政策。
这一转变使得美国与全球能源转型大潮渐行渐远,尤其与中国这个新能源行业的领头羊国家形成鲜明对比。
中方对特朗普政府回归传统能源的政策方向表现出明显的兴趣缺乏,这可能是中国考虑缺席即将在伦敦举行的国际能源安全峰会的原因之一。
英国财政部长里弗斯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罕见地对美国现行对华政策提出尖锐批评,称其"非常愚蠢"。
里弗斯强调英国应与中国建立更深层次的伙伴关系,反对设置新的贸易障碍。
这位英国财政部掌门人的表态引发外界广泛关注,这意味着作为美国传统盟友的英国,正在对华政策上与华盛顿渐行渐远。
英美之间的这种政策分歧并非孤立。
自特朗普重新执政以来,美国与多个传统盟友在多个议题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摩擦。
特朗普政府奉行的"美国优先"理念与盟友期待的多边协作形成了尖锐对比。里弗斯的公开批评可视为这种盟友关系紧张的又一具体体现。
中美贸易战自特朗普上任后持续升温。
特朗普政府大力推行的"对等关税"政策被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存在严重缺陷。
这种试图通过高关税孤立中国的贸易政策被批评者视为犯了常识性错误。
不仅未能有效改善美国贸易逆差,反而推高了美国国内商品价格,增加了普通消费者的负担。
更有分析担忧,如果贸易战进一步升级,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全球经济危机。
中美之间日益紧张的贸易关系也成为影响双边合作的重要因素。
在这种背景下,中方对与美方在能源安全等领域开展实质性合作持消极态度,这也是中国可能缺席伦敦能源峰会的另一个可能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作为全球新能源技术和市场的引领者,其在国际能源安全峰会上的存在与否将直接影响会议的实质成效。
中国在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领域的投资规模和技术进步已经远超其他国家。
没有中国的参与,任何关于全球能源未来的讨论都将失去重要维度。
伦敦能源峰会召开之际,国际社会面临的是一个能源转型与地缘政治复杂交织的世界。
美国回归传统能源的政策取向与全球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大趋势形成反差。
英美之间在对华政策上的公开分歧则进一步凸显西方阵营内部共识的脆弱。
中美之间持续的贸易摩擦更是为国际合作蒙上阴影。
特朗普政府的能源政策正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质疑。
在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今天,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经济体之一回归化石能源的做法,不仅可能影响全球减排进程,也可能损害美国在新能源领域的长期竞争力。
特朗普对传统能源的偏好背后是其对短期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关注,但这种做法的长期可持续性正受到越来越多专家的质疑。
伦敦能源峰会能否在如此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取得实质性进展,仍是未知数。
没有中俄参与的国际能源安全讨论,其全面性和有效性都将大打折扣。
而美国与其盟友之间在对华政策和能源转型上的分歧,也可能导致峰会难以形成有力共识。
如今,球又踢回美国,是继续推进贸易战,还是尽快停止?华盛顿必须尽快作出决策。
拖得越久,美国陷入经济危机的风险也就越大。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信息来源:
《英国金融时报》2025年4月18日A3版"英财政大臣批评美对华政策"报道
国际能源署(IEA)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能源政策转型评估报告》
牛津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发布的《中美贸易冲突影响分析》(2025年3月版)
布鲁金斯学会能源安全中心2025年4月15日政策简报《特朗普能源政策转向与全球影响》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2025年4月刊《全球能源安全与地缘政治》专题研究
英国广播公司(BBC)2025年4月17日对英国财政部长里弗斯的独家专访记录
来源:蜀山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