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区委党校以“全面建设一流党校”为目标,努力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1 19:44 2

摘要:近年来,蓬莱区委党校以“全面建设一流党校”为目标,抢抓省市县党校一体化发展机遇,以课程本地化、师资专业化、外培品牌化、运行智慧化为牵引,高点定位、高标推进、高质实施,强劲驱动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县级党校优秀课,连续两年荣获全省县级党校优秀改革创

近年来,蓬莱区委党校以“全面建设一流党校”为目标,抢抓省市县党校一体化发展机遇,以课程本地化、师资专业化、外培品牌化、运行智慧化为牵引,高点定位、高标推进、高质实施,强劲驱动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县级党校优秀课,连续两年荣获全省县级党校优秀改革创新案例,入选山东省委组织部“省级基层党建工作教学示范基地”;先后在全省县级党校办学治校现场观摩会、全省市县党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会、全省党校系统信息化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自1995年以来,连续保持“山东省先进党校”荣誉称号。

锚定课程特色化

加强基本培训高质量内容供给

“理论指导实践不强、本地课程占比不足、现场教学探究不深”是基层党校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蓬莱区委党校整合资源,打通教学“最后一公里”,打造“现场+”教学体系,切实推动县级党校特色办学。

精选四个主题,打造地方实践现场。确定“蓬莱历史文化”主题,打造蓬莱“红色记忆”档案馆等5个实践现场;确定“乡村振兴”主题,打磨形成东方海岸果谷等8个实践现场;确定“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打造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等4个实践现场;确定“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主题,打造矛盾调解中心等5个实践现场。

聚焦四个地方特色实践主题,形成“现场+”教学课程体系。以实践现场为依托,为每个地方特色实践主题配套四类课程,即深度理论课、沉浸式现场教学课、实战型案例教学课、互动式学员翻转课。现场+专题教学,针对四个主题开发优化《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的有关论述》等8堂理论课,强化理论支撑。现场+实地教学,通过实地讲解、现场体验、互动问答、总结提升等环节,穿插先进人物介绍事迹、部门负责人介绍政策等,使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相结合,让学员直观了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蓬莱实践。现场+案例教学,从实践现场中精选特色教学案例,邀请中组部、中央党校等专家团队指导,举办竞赛,打磨形成《蓬莱丘山谷:以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等6堂本地案例教学课,帮助学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场+翻转课堂,围绕“我为蓬莱发展献计策”等不同主题设计翻转课堂,让学员担任主讲人,引导学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利用学习成果对影响区域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分析,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实现学以致用、知行并进。

推进三项措施,保障“现场+”教学体系质量。健全组织保障,依托学术委员会成立“现场+”特色专题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完善制度保障,及时修订《教学工作量积分办法》等规章制度,将试讲环节计入授课课时,本地案例课翻倍计算课时,鼓励教学创新;优化考核保障,实行双向考核、闭环管理,学员对每一堂课进行考核打分;学管处对学员参与互动、科研等表现进行考核打分;学术委员会根据反馈意见综合分析,持续打磨提升。

“现场+”教学体系推行以来,广受学员欢迎。2项教学案例入选全市干部教育培训案例库,2项入选省委党校教学案例库;3个教学点入选全省现场教学基地库;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县级党校优秀课”;精品课程《弘扬戚继光民族精神,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荣获省委组织部百部优秀党课,并在中组部共产党员网“党课开讲啦”栏目展播;参与拍摄的教育节目《民族英雄戚继光》登陆央视荧屏。

力促师资专业化

让教师队伍从“万金油”变“专精深”

“教师跨学科兼授多门课程、不专不精”是大部分基层党校都头疼的难题,蓬莱区委党校在人才招引和学科建设上下功夫,努力让教师从“全科大夫”变“专科医生”,推动教研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招才引智,让师资充实起来。近年来,蓬莱区委党校积极争取人才政策支持,开辟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每年至少招引2名硕士研究生。现有专职教师18名,其中,985高校毕业生4名,硕士研究生11人,占比61%。师资队伍力量逐年充实,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学历结构不断优化。

科学设置,把学科搭建起来。根据现有教师专业特点和教学工作需要,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法学、党史党建、经济学、公共管理与文史四个学科。按照个人选择和学术委统筹的原则,形成五个学科组,并设置21个研究方向,构建“一委四科五组”学科建设布局。

实体化运行,让教师专业起来。课程开发、科研咨政都以学科组为单位,突出学科组作用,考核与学科组相关联。在教师培养上,充分发挥学科组的引领作用。实施青蓝工程,学科组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结对帮带;实行个性化培养,促进快速成长;开展一线学习调研,每年分两批,由各学科组选派1名教师到镇村、关键部门和产业指挥部等蹲点锻炼,让教师在一线经历风雨、增长见识;坚持以赛促练,以学科组为单位,实行“赛马制”精品课比赛选拔机制,提升教学质量。

推进学科组建设以来,蓬莱区委党校连续两年荣获烟台市党校系统“名师名课”;连续六届保持烟台市党校系统精品课比赛一等奖;连续两年荣获烟台市党校系统观摩评比第一名;承担的国家级课题《乡村振兴与党的领导力》顺利结项成书,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是全国唯一一个由县级单位参与的“中国共产党百年领导力”系列课题。

致力外培品牌化

努力为乡村振兴贡献党校智慧和力量

2019年6月,蓬莱区委党校在全国范围内较早依托党校设立乡村振兴学院,党校设立专门处室,组建专门对外培训团队,输出烟台乡村振兴经验,服务全国干部培训。先后承接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1万余名学员培训,其中河北、宁夏、重庆组织部门带领全省村党组织书记整建制、分批次来院培训,连续4年举办山东省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

发挥党校办院的优势,遴选15名市县党校优秀骨干教师长期任教。充实高端师资,邀请中央党校、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乡村发展协会、中国乡建院等的知名专家学者来校授课,聘请王宏甲、卢水生等知名专家教授建立乡村振兴研究智库,聘请“时代楷模”王传喜、全国党代表高淑贞等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客座教授。优选40多名全市农村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客座讲师。建立起党校教员+高端师资+乡土专家多层次、专兼结合、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师资团队。

在不断优化再造《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烟台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强村富民的创新实践》两堂精品课的同时,持续丰富课程体系。借智借力,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外引青岛农业大学、鲁东大学、烟台农科院等教育资源,打造了乡村品牌、智慧农业、农村电商等课程;聘请省农广校副校长姜家献为学院高级顾问,指导确定乡村治理、苹果产业等领先全省的4个主题开展研究。同时,聘请了专业团队同步推进课程开发工作,全力打造涵盖4大课程体系的22门精品课程,并配套编写干部培训大纲。

出台全国首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现场教学基地打造指标体系》,优化提升域内现场教学基地4类23个,挂牌共建域外现场教学基地4个,其中,戚继光纪念馆、苏公祠、丘山谷葡萄与葡萄酒融合发展示范区纳入全市现场教学基地库,戚继光纪念馆、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三里沟村进入全省现场教学基地库。

引入本土电商企业进驻学院,打造联农带农国家级孵化基地;整合全区资源,筹建乡村振兴赋能展馆,作为学院的特色现场教学基地,丰富了教学体系,助推了蓬莱乡村振兴。

牵手山东乡村振兴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名企名校,构建起面向全国的培训服务网络;依托活水教育集团成立了“烟台市乡村振兴学院长三角分院”;在烟台市对口帮扶工作中,联合巫山县政府成立了“巫山(烟台)乡村振兴学院”;目前已经与山东省人才集团等24家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异地教学,不断扩大烟台市乡村振兴学院在党政教育培训领域的影响力,努力打造北方知名培训基地。

推进运行智慧化

信息技术赋能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当前,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蓬莱区委党校抢抓机遇,努力以信息技术赋能引领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转型升级。

借助“党校云”平台实现数字化。先后邀请省委党校、烟台党校技术人员到校培训指导5次,召开中层会议研究交流6次,反馈优化建议100多条,推动云平台切实落地并取得显著效果。目前,已录入2022—2024年主体班次80个、学员9000多名;录入课程库305条,师资库21条,场地库、案例库、教材库40多条;录入科研成果247条;开展教学评估100多次,收集优化建议50多条。充分利用党校云APP、小程序,学员管理实现全程留痕、全链条数字记录,视班次情况将学员手册由纸质版改为电子版,纸质结业证书改为电子证书,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将无纸化办公推向新阶段。与“党校云”项目组通力合作,实现党校主责主业数据大屏功能,核心工作数据图形化、可视化,直观显示工作情况,有效服务工作决策。

积极推进信息化设备更新升级。蓬莱区委党校近三年累计协调争取资金300多万元,先后升级改造礼堂2所,安装50平方米大型LED屏2块;升级改造报告厅7个,显示设备从投影升级到LED显示屏,音响设备升级换代,加装直播录播系统;校园主干网出口带宽升级至500M,并实现联通、移动网络双线备份,全力服务教学培训工作。2023年以来,先后为全国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班(烟台地区)等100多个培训班次提供数字平台支撑;服务保障当地政府企业会议、培训活动200多场2万多人次,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了充分检验。

探索人工智能+应用。蓬莱区委党校及时跟踪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组织AI基础理论与应用场景培训,如机器学习原理、办公软件智能功能等。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的学术文献进行分析,辅助备课磨课,提高科研工作效率;根据学员岗位需求、理论基础、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以及过往学习记录,努力为每位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差异化培训,精准实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依托智能直播录播和教育云平台,借助数字技术努力实现精细管理、科学管理。

积极探索,扎实实践。蓬莱区委党校在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正阔步前行!

李晓飞 张洪源 国明珠

责编:秦菲

来源:大小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