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8年12月16日,淮海战役第3阶段作战开始,在此前两个阶段作战中,国民党第7兵团黄百韬部、第12兵团黄维部先后覆灭,再加上第1、第3绥靖区等部,共损失兵力12个军另1个快速纵队,总计25万余人。目前,在淮河以北就仅剩刚从徐州南撤的30万守军,包括邱清泉第
1948年12月16日,淮海战役第3阶段作战开始,在此前两个阶段作战中,国民党第7兵团黄百韬部、第12兵团黄维部先后覆灭,再加上第1、第3绥靖区等部,共损失兵力12个军另1个快速纵队,总计25万余人。目前,在淮河以北就仅剩刚从徐州南撤的30万守军,包括邱清泉第2兵团、李弥第13兵团、孙元良第16兵团及徐州“剿总”直属部队等,由“剿总”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所主任杜聿明指挥,目前被紧紧包围在永城东北的陈官庄一带。
淮海战场突然停战20天
本来,负责包围的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有足够实力全歼杜聿明部,更何况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中原野战军已经结束了对黄维兵团的歼灭战,正在陆续赶来增援。但此时中央军委却发来电报,建议暂缓对杜聿明集团的围歼。因为北方的平津战场上,对华北“剿总”傅作义部50万大军的分割包围还没有完成,一旦杜聿明部覆灭,必然“打了骡子马惊”,傅作义很可能放弃平津,或西撤绥远,或经海路南撤,要追着打将十分困难。
因此,16日开始,华东野战军停止了对杜聿明集团的猛攻,改为实施长期围困。但在围困战期间,华东野战军各部也没有闲着,反而以战场喊话、劝降、释放俘虏、打宣战弹、树宣传牌、送新年礼物等形式,展开了连续不断、上下结合的政治攻势。其中,最有效的就是“敲饭碗”,每当开饭时,前沿的华东野战军士兵就用力敲响饭碗,当当作响的饭碗,对于饥肠辘辘的人来说,是极具诱惑的;然后再在前沿摆放饭菜,任由国民党军士兵来吃。
吃饭前敲饭碗招降14000人
起初,国民党军军官还禁止士兵前去吃饭,但后来实在禁止不住,只好听任士兵前去吃饭,吃好后再回来也可以,不回来也可以,唯一的要求是——不能带武器。12月17日,毛泽东亲自为华野、中野司令部起草《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广播稿,进行战场广播,后来这些劝降信还被安排专人,直接送给杜聿明等高级将领。为鼓励更多的敌军来降,华东野战军还公布了对自动携械来归者的奖励标准,鼓励国民党军携械来降。
加上从12月20日起,陈官庄一带雨雪交加,气温骤降,国民党空军的空投也因天气而时断时续,被包围的杜聿明集团20余万人粮食严重不足,大批士兵冻、饿而死,士气日益低落、军心日益瓦解,成班、成排甚至成连的官兵越过火线向解放军投降。短短20天时间,投降者有1.4万人,平均每日达700余人。杜聿明本人承认由于华东野战军采取的政治攻势,瓦解了士气,并使得国民党军内部上下狐疑,惶恐不安。
5天内全歼残敌超过20万人
1949年1月6日,华北方面的布局终于完成,傅作义的嫡系王牌35军在新保安被包围歼灭,驻察哈尔省会张家口的第11兵团5万人被歼,西撤绥远的道路被封闭;1949年1月2日,对天津的包围圈完全合拢,多处外围据点被攻占,傅作义部经海路南逃的通道也被封闭。华东野战军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对杜聿明集团残部发动最后总攻。
1月6日15时30分,总攻开始,在集中所有炮火实施30分钟的猛烈炮击后,华东野战军3个突击集团同时发起攻击,仅两天的战斗,就攻占36个村落,歼敌约14个团,近15000余人;到10日下午,战斗终于结束,杜聿明部2个兵团8个军近20万残部被全歼,杜聿明被俘,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来源:读万卷书破万里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