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12C超充、钠电池、双核电池……“宁王”要争的,不止于市场份额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2 08:11 2

摘要:正值2025上海国际车展前夕,4月21日,宁德时代在“超级科技日”上首发三款重要产品: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钠新电池和骁遥双核电池,引发行业的广泛讨论。

【文/观察者网 潘昱辰 编辑/高莘】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有关汽车动力电池技术革命的竞赛趋于白热化。

正值2025上海国际车展前夕,4月21日,宁德时代在“超级科技日”上首发三款重要产品: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钠新电池和骁遥双核电池,引发行业的广泛讨论。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 宁德时代

作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凭借领先于同行的市场份额、营收、利润和市值,在行业中素有“宁王”之称。面对行业竞争的加剧,围绕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痛点,宁德时代也借此机会再次向行业昭告:“宁王”仍是那个“宁王”,领先于同行的也不仅仅是市场份额。

“王炸”连着出

充电速度不及加油,至今仍是新能源汽车的一大痛点。为提升快充效率,2023年9月,宁德时代就发布了充电倍率达4C的神行超充电池。但随着竞争对手的迅速跟进,宁德时代的行业领先地位受到挑战。

今年3月,老对手比亚迪举行超级e平台技术发布会,发布“兆瓦闪充”技术,号称最高充电倍率达10C;随后在4月9日,搭载兆瓦闪充的比亚迪汉L与唐L正式上市;而华为数字能源也宣布将于4月22日发布兆瓦超充产品。

宁德时代迅速作出回应。

此次发布的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号称是全球首款峰值倍率12C兼具800km纯电续航的磷酸铁锂电池,可在30秒内充电75km,1秒可充电2.5km;而在-10℃的低温下,其充电10%—80% SOC仅需15分钟,较当前行业最高水平缩短35%。

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性能 宁德时代

另一方面,宁德时代于2021年公布的钠电池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科技日上,宁德时代发布了首个规模化量产应用的车规级钠电池品牌——钠新电池。宁德时代表示,钠新电池电芯能量密度达到175 Wh/kg,能够在-40℃的环境下保持90%的能量,具备超过500km的纯电续航能力和超过200km的混动续航能力,拥有超过1万次的循环寿命,支持峰值5C的快充,且在锯断电芯等极端测试下依然不起火、不爆炸。

作为钠新品牌的首款产品,宁德时代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将于今年6月正式开启规模化量产,首发落地一汽解放车型;而钠新乘用车将于12月正式量产出货,首发落地巧克力换电车型。

钠新乘用车电池性能 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强调,钠元素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海水中,全球分布广、开采易、成本低;相比之下,锂资源储量仅是钠的1/420,且超过七成集中于南美“锂三角”等少数区域,极易受制于国际供应链博弈影响;2024年,中国锂资源对外依存度超过60%,而钠电池则能构建本地化、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

而作为压轴产品登场的骁遥双核动力电池,则是宁德时代AB电池的延续与进化。

2020年,宁德时代首创AB电池技术,并申请了100多篇相关专利,2021年,宁德时代又推出锂钠混搭AB电池方案,新增200多篇相关专利。截止目前,AB电池技术已累计出货超过40万套,累计AB专利超过350篇。

宁德时代表示,骁遥双核电池通过两个“独立能量区”之间的协作,实现高压供电冗余、低压供电冗余,并可通过“电电增程”技术,结合车辆的行驶状态和用户驾驶习惯,智能调整两个能量区之间的能量分配策略。

具体来看,主能量区可以根据用户的出行场景需要定制不同化学体系电芯,以满足日常通勤的动力输出;副能量区则取消了传统的石墨负极材料,应用“无负极电池技术”,让锂离子直接沉积在集流体上,实现能量效率的跃升,满足用户长途出行需求。

宁德时代称,骁遥双核动力电池可以不同化学体系实现超40种多元组合,通过智能化能量管理策略,实现对不同化学体系、不同电量组合的灵活调整,并基于当前市场主流用户的用车场景和需求,重点推出钠+无负极、磷酸铁锂+无负极、三元+无负极、高低压四种双核方案。

研发不能停

“宁德时代之所以能不断推出新技术,主要基于两大核心能力:持续创新的理念,和远高于行业的长期投入。”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科技日上说。

所谓持续创新的理念,指宁德时代自成立以来,与时俱进陆续推出的CTP、麒麟电池、神行超充电池、凝聚态电池和骁遥增混电池等一系列迎合行业实际需求的新技术。

而在投入方面,根据宁德时代2024年财报,其全年研发总投入达到186亿元,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700亿元——用曾毓群本人的话来说,“比所有友商加起来都多”。

目前,宁德时代全球设立了六大研发中心,研发人员超过2万人;截止2024年,拥有及正在申请的国内外专利合计43354项。

宁德时代CTO高焕 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能够持续为研发部门造血,则离不开其长期良好的经营状况。2024年,宁德时代全年总营收3620亿元;归母净利润达507亿元,同比增长15%。

根据SNE Research的数据,去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达381GWh,同比增长18.85%,全球市占率达37.9%,连续8年排名全球第一;在储能领域,宁德时代储能电池出货量达93GWh,同比增长34.32%,市占率为36.5%,连续4年全球第一;截至今年2月,宁德时代已服务超过1823万辆汽车,累计销往66个国家及地区。

而在资本市场中,截至4月21日A股收盘,宁德时代总市值仍在1万亿元以上。此外,宁德时代自去年年末起宣布将登陆港交所,并于不久前通过港交所聆讯,有望将进一步增强融资能力与国际影响力。

“宁王”之名,名副其实。

然而,在高度竞争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宁王”仍存在隐忧。

去年,宁德时代全年营收同比下降了9.7%,为近十年来首次下滑,对此宁德时代解释称,主要因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下跌导致产品售价下调。

不过,得益于成本控制、技术溢价及储能业务增长,宁德时代的净利润依然增长了15%,毛利率更是达到24%,创三年来新高。而在今年第一季度,宁德时代营收847亿元,同比增长6.18%,增速由负转正;净利润为139.63亿元,同比增长32.85%。

不过即便持续领跑行业,宁德时代仍面临价格战持续、二线厂商扩张等可能挤压利润空间的现象。特别如前文所述,比亚迪、华为数字能源等对手推出或将要推出的快充电池技术,都有着从宁德时代虎口夺食的盘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3月的中国电池行业年度峰会上,曾毓群罕见地炮轰近期诸多车企和电池制造商投资布局固态电池的做法,更称超过九成车企宣称的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不可能实现,至少还需要8—10年的技术攻关期。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 宁德时代

此前丰田、大众等汽车巨头在2024年初宣布,将于2026—2028年间实现固态电池的量产上市;老对手比亚迪也宣称将在2027年推出半固态电池车型。而根据高盛集团的研究报告,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将成为行业的游戏规则改变者,威胁现有电池巨头。

尽管Interact Analysis今年1月的报告曾预测,2030年固态电池在全球电池市场的占比将不超过5%,难以颠覆市场格局。但身为领头羊,宁德时代依然需要对行业作出回应。

因此,持续研发投入、加固护城河,是宁德时代时下维护“宁王”地位的不二之选。于是在今年第一季度,宁德时代又投入48.14亿元用于研发,同比增长10.92%。

对于固态电池这个热门话题,宁德时代也表示将继续推进固态电池研发,但短期更专注于提升现有三元锂和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以及推进钠电池的产业化,刚好与本次“超级科技日”的主题相契合。

“‘多核时代’会让用户真正成为中心,让电池定制化成为可能,同时也会大大加快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的应用进程。”曾毓群在此次科技日上说。

在丛林或是草原中,猛兽通常会以激烈的方式,向其他动物昭示势力范围或者食物链头部地位。而当下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市场,似乎同样遵循着丛林法则。面对如此局面,此番宁德时代仍以技术立身,向整个行业发出强烈信号:“宁王”仍是“宁王”,要争的不仅是市场份额,更是技术话语权。

来源:观察者网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