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获人民文学奖被骂冤不冤?丨 锋面评论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1 21:39 2

摘要:2024年度人民文学奖榜单揭晓,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传播贡献奖”的归属——花落非传统文学界人士、知识型主播董宇辉。随即,“董宇辉”和“人民文学奖”一起上了热搜,新鲜,甚至带着一丝“出格”。但细细想来,这样的“出格”,恰恰是当下文学传播最需要的活力。

2024年度人民文学奖榜单揭晓,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传播贡献奖”的归属——花落非传统文学界人士、知识型主播董宇辉。随即,“董宇辉”和“人民文学奖”一起上了热搜,新鲜,甚至带着一丝“出格”。但细细想来,这样的“出格”,恰恰是当下文学传播最需要的活力。

必须承认,人民文学奖将“传播贡献奖”颁给一位非传统作家出身的主播,这步棋着实大胆。有人质疑其专业性,担心文学的“高冷”被稀释,这完全可以理解。毕竟,文学的殿堂在很多人心中,是需要仰望的。但我们是否也该扪心自问,在信息洪流的冲击下,又有多少人愿意主动抬头仰望?

你很难想象,一个在直播间里卖牛排、卖大米的年轻人,能旁征博引、出口成章,将艰涩的文学经典用最朴实的语言娓娓道来。他的直播间,与其说是购物场所,不如说是一间“市民夜校”,吸引着无数好奇的目光。

还记得去年《人民文学》走进“与辉同行”的那次直播吗?近百万册的销量,近1800万元的成交金额,不仅仅是商业上的成功,更是文学的一次漂亮的“破圈”行动。它证明,文学并非高高在上,只要找到合适的“翻译者”,就能抵达更广阔的人群。

文学的确需要沉淀和细读,但董宇辉所做的,更像是一位热情的引路人,他用生动的讲述,先在人们心中种下一颗文学的种子,至于未来这颗种子能长成什么样的大树,还需要时间和个人的滋养。

人民文学奖的这一举动,与其说是对传统文学的颠覆,不如说是对文学传播边界的一次大胆拓展。在互联网时代,文学不能再固守象牙塔,而需要更主动地走向大众,拥抱新的传播方式。董宇辉恰恰是这个时代的弄潮儿,他用自己的方式证明,文学不仅可以被阅读,更可以被讲述,被分享,甚至被“带货”。

这或许是一场略显冒险的联动,但其背后蕴藏的,是对文学未来传播的深深期许。我们不必担心文学的格调会因此降低,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学,绝不会因为传播方式的改变而失去其价值。相反,借助像董宇辉这样的“摆渡人”,或许能让更多人感受到文学的魅力,最终回到书本本身,去细细品味文字的隽永。

所以,对于董宇辉获人民文学奖,我愿意抱持一种更开放和乐观的态度。这或许不是传统文学的“正统”道路,但它为我们展现了一种新的可能性:文学可以更生动,可以更接地气,可以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回到大众视野,甚至成为一种潮流。而这,或许才是这个时代文学最需要的野蛮生长的力量。

栏目编辑:潘高峰

来源:世界静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