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销5000万!“山货出山”让茶农笑开颜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2 09:00 2

摘要:春日的大别山腹地,云雾缭绕的茶园里,麻城市龟山镇上河村茶农王大姐的指尖在鲜嫩的茶芽间翻飞。竹篓里,新芽已堆成小山,她直起腰,望着漫山翠绿,眼角的笑纹里盛着丰收的喜悦:"如今茶叶不愁卖,快递直接到村口,日子比这春茶还清甜!"龟山镇作为茶旅小镇,正以一片茶叶为支点

图为龟山镇镇区鸟瞰图 摄影 胡正平

春日的大别山腹地,云雾缭绕的茶园里,麻城市龟山镇上河村茶农王大姐的指尖在鲜嫩的茶芽间翻飞。竹篓里,新芽已堆成小山,她直起腰,望着漫山翠绿,眼角的笑纹里盛着丰收的喜悦:"如今茶叶不愁卖,快递直接到村口,日子比这春茶还清甜!"龟山镇作为茶旅小镇,正以一片茶叶为支点,撬动深山"土宝贝"走向全国市场,让茶农的笑脸成为乡村振兴最生动的注脚。

图为磨子山村茶园一角 摄影 阮丽

茶香氤氲:从"靠天收"到"科技种"的产业蝶变

龟山镇位于大别山腹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孕育出了品质优良的“龟山岩绿”。这里的茶园多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常年云雾缭绕,土壤肥沃,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依托省农科院技术支撑,龟山镇打造了3万亩优质茶基地,不断优化茶树品种,提高茶叶品质。如今,全镇茶叶年产量达2500吨,培育出金利峰等龙头企业,规范了传统作坊,建成了年交易额超5000万元的熊家铺茶叶一条街,“龟山岩绿”品牌价值也跃升至5.18亿元,在麻城高端市场占有率提升至50%。

在龟山镇上河村,新品种“鄂茶一号”正在茁壮成长。这种芽头壮、季节早、价位高的茶树品种,让当地茶农尝到了甜头。“以前种的老品种茶叶,产量低、抗病害能力差,收入好坏全靠老天帮忙。现在改种‘鄂茶一号’,每亩能增收不少,而且采摘时间比普通茶叶早,能抢占市场先机。”上河村一位茶农笑着说。目前,上河村已经栽种“鄂茶一号”150亩,下一步还将继续发展300亩,预计每户年均增收10000元以上。

图为茶园新貌 摄影 胡正平

文旅搭台:从"卖茶叶"到"卖风景"的生态觉醒

春日的龟山镇,金黄的油菜花与翠绿的茶园相互映衬,美不胜收。近年来,龟山镇通过“修旧如旧”古建保护与现代农业景观融合,打造出麻城最美油菜花海IP,年接待游客量持续攀升。同时,龟山镇还与武汉大学合作,推进东垸村大别山文旅融合发展研究院项目建设,锚定创建4A景区和世界级旅游名村目标,构建“民宿体验+文化溯源+生态观光”的全域旅游格局。

每到茶叶采摘季,龟山镇都会迎来大批游客,他们不仅可以体验亲手采茶、制茶的乐趣,还能品尝到地道的农家美食,感受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周末带着家人来龟山镇,既能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又能参与茶叶采摘活动,孩子玩得开心,我们也放松了身心。临走时再带上一些新鲜的茶叶,真是不虚此行。”一位来自武汉的游客说道。

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不仅吸引了游客进山消费,还带动了当地民宿、餐饮等产业的发展,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以前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现在旅游产业发展起来了,不少人都选择回乡创业,开民宿、办农家乐,日子越过越红火。”龟山镇东垸村党支部书记刘超伟介绍说。

图为茶农在出售当天采摘的茶叶鲜叶后收获满满 摄影 肖小芹

物流提速:从"山路难"到"全球通"的通道革命

在熊家铺村"五站合一"物流站,茶农陈大姐将封装好的茶叶礼盒贴上快递单。"以前寄茶要跑12公里到镇上,运费贵还得等三天,现在村里就能发,48小时到武汉,运费便宜三成!"货架上,山野菜、葛粉、茶油等山货整齐码放,日均处理快递超千件,全镇27个村实现"村村通快递"。山货从田间地头直接送到城市消费者手中,最短48小时即可抵达武汉、合肥等周边城市。

这条"山货出山快车道",源于龟山镇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的决心。政府投资500万元建成集电商、物流、仓储、服务于一体的综合站点,引入邮政、顺丰等6家企业统仓共配,构建"田间地头—物流站—消费终端"直连模式。为了让更多的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龟山镇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通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建成“五站合一”综合物流站,利用i黄冈和村级综合服务社,搭建起农产品上行、商品下行的便捷通道。同时,龟山镇还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通过电商直播、网络平台等方式,让“龟山岩绿”等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去年6月,龟山镇举办了首届“村BA”和斗茶大赛,线上线下吸引3万余人次观看赛事。借助赛事的热度,龟山镇通过“线上”带货+“线下”江浙、深圳铺货的方式,让“龟山岩绿”成为网红产品,远销马来西亚。“通过举办各类活动,不仅提升了龟山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为农产品销售打开了新的渠道。现在,我们的茶叶不愁卖,价格也比以前更可观了。”龟山镇金利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袁显峰说。

图为湖北省特级制茶师、龟山茶叶协会秘书长熊宣德直播带货 摄影 肖小芹

品牌远航:从"土特产"到"金招牌"的价值跃升

4月19、20日,金利峰公司在生产车间举行“龟山岩绿”直播带货,产品爆单共计交易上千单、销售额20余万元。为了让特色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龟山镇还组建了专业的电商运营团队,为农户提供包装设计、品牌策划、直播培训等一站式服务。在包装上,推出“龟山岩绿·云雾珍品”“大别山山珍礼盒”等系列文创产品,将龟峰旭日、茶田风光等元素融入包装设计,让农产品变身“网红伴手礼”;在品牌建设上,成功注册“龟山岩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制定从种植到加工的全流程标准,确保每一片茶叶都有“身份证”。2024年,全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升至75%,附加值较传统销售模式增长近一倍。

4月18日,在北京第二届地标春茶推介会上,"龟山岩绿"展位前围满品茶客。当茶艺师冲泡的茶汤在玻璃杯中舒展,栗香混合着兰花香扑面而来,一位茶商竖起大拇指:"这茶自带云雾气,喝出了大别山的灵气!"展会上,样品被抢购一空,现场签下500万元订单。2024年5月在湖北省第二届“楚茶杯”斗茶大会中荣获“银奖”;2024年5月在河南新县首届“皇陂老”杯豫鄂两省斗茶大会中荣获“茶王”称号;2025年3月22日,文创产品走进川渝、上海、南京;在美食推介会上海场和江苏场,“龟山岩绿”深受参展人员的喜欢,连参展样品都一抢而空。

图为龟山岩绿非遗传承人袁显锋正在调试新设备 摄影 肖小芹

品牌崛起的背后,是标准化与文创化的双重加持。龟山镇制定从种植到加工的28项标准,每片茶叶都有"身份证"——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可追溯土壤成分、采摘时间、加工师傅。地理标志商标的注册,让"龟山岩绿"告别"杂牌军"时代,在斗茶大赛中斩获"茶王""银奖"等殊荣,成为品质的代名词。

如今的龟山镇,“消费进山”与“山货出山”形成良性循环:进山的游客不仅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消费,更通过朋友圈、短视频等方式成为龟山的“宣传员”;出山的山货则凭借过硬品质和特色品牌,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反哺产业升级。数据显示,2024年全镇旅游综合收入突破8000万元,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3500万元,带动5000余农户户均增收1.2万元。

从"一叶难寻"到"百业兴旺",龟山镇的蜕变印证着一个朴素真理:当深山好物遇上现代产业,当绿水青山对接消费升级,乡村振兴的密码就藏在茶香里、风景中、产业链上。“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足‘茶文章’,让绿水青山不仅‘颜值’高,更有‘价值’感。”龟山镇党委书记邹功兵表示。

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

投稿邮箱|mcswxcb@126.com

来源:麻城宣传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