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过后:小麦抓紧做好这两件事,产量可大大提高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2 09:15 2

摘要:谷雨,作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对于小麦种植而言,谷雨过后是一个极为关键的时期,此时小麦生长迅速,正处于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做好两项关键工作,对于小麦的产量提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接下来,我们在有关

谷雨,作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对于小麦种植而言,谷雨过后是一个极为关键的时期,此时小麦生长迅速,正处于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做好两项关键工作,对于小麦的产量提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接下来,我们在有关专家的荐引下,将深入探讨这两项关键工作以及它们对小麦产量提高的重要意义。

一、病虫害防治

(一)常见病虫害种类及危害

1. 锈病:锈病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包括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条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在叶片上形成鲜黄色的夏孢子堆,呈条状排列;叶锈病则多发生在叶片上,夏孢子堆为橘红色,呈圆形散生;秆锈病主要危害茎秆,夏孢子堆较大,呈红褐色,长椭圆形。锈病的发生会严重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导致叶片早衰、干枯,从而降低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2. 白粉病:白粉病在小麦生长的各个阶段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叶鞘和茎秆。病部表面会覆盖一层白色粉状霉层,后期逐渐变为灰白色。严重时,叶片会变黄、卷曲,植株生长受到抑制,导致小麦灌浆不足,千粒重下降。

3. 赤霉病:赤霉病是一种在湿度较大环境下容易发生的病害,多发生在小麦的穗部。染病的麦穗初期会出现水渍状的褐色病斑,随后逐渐扩展,导致整个麦穗腐烂,产生粉红色的霉层。赤霉病不仅会降低小麦的产量,还会产生毒素,影响小麦的品质和食用安全。

4. 蚜虫:蚜虫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吸食小麦的汁液为生。大量蚜虫聚集在叶片、茎秆和穗部,会导致叶片卷曲、发黄,植株生长不良。同时,蚜虫还会传播病毒,加重小麦的病害发生。

5. 麦蜘蛛:麦蜘蛛分为麦长腿蜘蛛和麦圆蜘蛛,它们主要在小麦的叶片背面吸食汁液。受害的叶片会出现黄白色的斑点,严重时叶片会枯黄,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

(二)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 合理轮作:避免连作,实行小麦与其他作物(如玉米、大豆等)的轮作,可有效减少病虫害的积累。

- 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病残体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场所。

- 合理密植:根据小麦品种和土壤肥力状况,合理确定种植密度,保持田间通风透光良好,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化学防治

- 锈病防治:在锈病发生初期,可选用三唑酮、戊唑醇等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治。一般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 白粉病防治:可选用粉锈宁、烯唑醇等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 赤霉病防治:由于赤霉病可防不可治,因此预防工作尤为重要。在小麦抽穗扬花期,若遇连续阴雨天气,应及时喷施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杀菌剂进行预防。

- 蚜虫防治:可选用吡虫啉、啶虫脒等杀虫剂进行喷雾防治。为了避免蚜虫产生抗药性,可交替使用不同种类的杀虫剂。

- 麦蜘蛛防治:可选用阿维菌素、哒螨灵等杀虫剂进行喷雾防治。在麦蜘蛛发生高峰期,及时用药,可有效控制其危害。

二、水肥管理

(一)水分管理

1. 灌溉的重要性:谷雨过后,气温逐渐升高,小麦生长迅速,需水量也相应增加。充足的水分供应是保证小麦正常生长和灌浆的关键。此时,小麦正处于孕穗至抽穗扬花期,这一时期是小麦需水的临界期,对水分极为敏感。如果水分供应不足,会导致小麦孕穗不良、抽穗困难,影响小麦的结实率和产量。

2. 灌溉时间和方法:在灌溉时间上,应根据土壤墒情和小麦生长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说,当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70%时,就需要进行灌溉。灌溉方法可采用沟灌或喷灌,沟灌时要注意控制灌水量,避免田间积水;喷灌则具有节水、均匀等优点。在小麦灌浆期,也要保持土壤湿润,但要避免大水漫灌,以免引起倒伏。

3. 排水防涝:虽然谷雨过后小麦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也要注意排水防涝。如果田间积水时间过长,会导致小麦根系缺氧,影响根系的正常生长和吸收功能,甚至导致根系腐烂。因此,要及时清理田间的排水沟渠,确保排水畅通。

(二)肥料管理

1. 追肥的时期和种类:谷雨过后,小麦进入生长旺盛期,对养分的需求也大大增加。此时,应根据小麦的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状况进行追肥。一般来说,在小麦拔节期至孕穗期,可追施适量的氮肥和钾肥。氮肥可选用尿素,钾肥可选用硫酸钾或氯化钾。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力和小麦生长情况而定,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钾5-10公斤。

2. 根外追肥:除了土壤追肥外,还可进行根外追肥。根外追肥具有吸收快、利用率高、效果显著等优点。在小麦孕穗至灌浆期,可喷施磷酸二氢钾、硼砂等叶面肥。磷酸二氢钾可提高小麦的抗逆性和光合作用效率,促进小麦灌浆;硼砂可促进小麦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提高小麦的结实率。一般每亩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50-60公斤,0.1%-0.2%的硼砂溶液50-60公斤。

3. 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除了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外,小麦生长还需要适量的中微量元素。如锌、锰、铁等中微量元素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土壤中适量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可提高小麦的抗逆性和品质。

三、结论

谷雨过后,做好病虫害防治和水肥管理这两项关键工作,对于小麦的产量提高至关重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保证小麦的健康生长;通过合理的水肥管理,可以满足小麦生长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提高小麦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在实际生产中,农民朋友们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肥力状况和小麦生长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实现小麦的高产、优质和高效。同时,还应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种植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来源:欢快暖阳V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