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真的能改变未来吗?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2 09:20 2

摘要:千百年来,书都是知识最好的传承方式,即便是今天身处网络时代也是如此。几年前,我曾经为某知名的APP做热门书的精读项目,就是全书通读之后将精华的内容精炼到万字之内,然后提供给用户阅读或者收听。这个项目最后给我的感受就是,听所谓的“精读版”约等于没有读,因为一本真

我非常信奉一句话,那就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千百年来,书都是知识最好的传承方式,即便是今天身处网络时代也是如此。几年前,我曾经为某知名的APP做热门书的精读项目,就是全书通读之后将精华的内容精炼到万字之内,然后提供给用户阅读或者收听。这个项目最后给我的感受就是,听所谓的“精读版”约等于没有读,因为一本真正的好书可以做到处处都是精华,个人是无法仅凭自己的认知来定义哪些才是精华的。只有当你去认真的阅读,才能够真正吸收书中的知识、思想以及情感的。

读书至今,家里也积攒了不少书,以至于我在客厅里定制了整个墙面的书柜,依然无法容纳家中一半的藏书。读了一些书,被一些书感染,被一些书震撼、也被一些书影响。

如果要挑选一本最早对我的大脑产生强烈冲击的书那一定是科幻小说《侏罗纪之谜》,它正是著名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的原著小说,讲述了科学家克隆复活恐龙建立“侏罗纪公园”,后来因为失控被反噬的故事。《侏罗纪之谜》作为中文译本出版于1996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那是一个网络还没有普及的时代,所有的知识几乎全部来自于书籍和报刊,知识的获取比今天要困难得多的时代。

当我阅读《侏罗纪之谜》的时候,自己完全融入到故事的发展之后,根本就停不下来,于是每天回家我都会早早写完作业,然后接着昨天的情节继续阅读。父母入睡之后,自己也会打着手电偷偷在被窝里夜读。《侏罗纪之谜》不仅仅带着我进入到一个扣人心弦、紧张刺激的科幻故事之中,作者迈克尔·克莱顿更是在书中全面详细的介绍了基因编辑技术、生物克隆技术、计算机智能化技术、无人驾驶技术这些真正的高科技,那可是在整整三十年前!

当我们感受着今天技术的发展,再回过头看看《侏罗纪之谜》,会感慨它就是一部关于未来的预言,就像“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构建的科幻世界在现实中不断被实现那样,充满了神奇。

另一本对我产生重大影响的书是《与恐龙同行》,这本书正是著名的恐龙科学纪录片《与恐龙同行》书籍化,于2002年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与恐龙同行》按照原片中的六集分为六部分,将整个恐龙时代穿插起来。

与纪录片相比,厚厚的书本有足够的空间与篇幅对不同时代的气候、环境、动植物构成以及各种相关知识进行补充和详细介绍,涉及的主角恐龙知识也非常的全面。要知道,2002年的时候,想要看《与恐龙同行》只有从电视报上搜索播出信息,一年也看不了几遍,根本不可嫩随时观看,反复观看或者暂停、慢放等等,所以《与恐龙同行》这本书等于是让我有了一部专属的《与恐龙同行》,那种感觉是今天拥有各种独立终端存储器的人们根本就无法体会的。

《与恐龙同行》一书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对于生态场景的文字复原,通过构建场景和冲突再现不同种类的恐龙及古生物之间是如何互动的,以及在独特的生存环境中是如何求生的。这对于那个时候充斥着简单介绍以及童话式故事的恐龙科普简直就是破圈式的差距,这种文字表达方式点亮了我,成为我学习的模版。之后我开始发表一些类似的古生物生态复原文章,并且走上了古生物科普之路,与《与恐龙同行》也是密切相关的。

至今,我还保持着阅读的习惯,但是由于工作生活的关系,阅读已经变得碎片化,很难做到有规律和长时间的阅读,这也成为许多人的痛点吧。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应该在忙碌中挤出时间,拿起一本好书,让心情平静,让思维起飞,感受阅读的力量!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套最新的科普绘本——《勿忘我:一部末代动物的传记》,通过四个灭绝物种最后一个科学记录+圈养个体的故事,讲述了物种灭绝的悲伤,从绘画和文字中都能够体会到作者心中的无尽的惋惜。这套书还很硬核,那就是作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将这些个体的真实经历都呈现,甚至包括了它们生活的动物园园区的情况,真的是非常用心啦。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