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7日,第十二届五粮液·明天雕塑奖入围及获奖作品展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并于当晚举行明天雕塑奖艺术演讲秀暨颁奖典礼。受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从钦委托,集团(股份)公司党委副书记肖浩出席开幕式及颁奖典礼,并为年度大奖艺术家颁奖。
4月17日,第十二届五粮液·明天雕塑奖入围及获奖作品展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并于当晚举行明天雕塑奖艺术演讲秀暨颁奖典礼。受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从钦委托,集团(股份)公司党委副书记肖浩出席开幕式及颁奖典礼,并为年度大奖艺术家颁奖。
明天雕塑奖以去雕塑、泛材料、个人化、跨界别、高科技、再传统的独特视角,探讨雕塑艺术发展的“明天”,呈现艺术作为创造性思维对社会意识的深度书写,并关注和推介雕塑创作领域最具原创力的作品与艺术家,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国内唯一、最具国际化视野与参与度的艺术类奖项。五粮液已持续6年作为明天雕塑奖独家冠名伙伴,推动、见证青年艺术家的创新与发展。本届评选于2024年12月31日起面向全国及海外进行作品征集,共收到来自中国、韩国、英国、德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及地区873件(组)有效报名作品,经过12位专家3轮评选,20位(组)艺术家脱颖而出,入围终评。
在终评典礼上,入围艺术家以艺术演讲秀的方式,将创作的源起、思考、探索娓娓道来,关于艺术表达、生命思考、材料探索和前卫追求的理念令人动容。经过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焦兴涛教授,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教授,韩国ARKO美术馆馆长林瑾慧,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陈克教授等5位评委终评,艾格格凭借作品《用力过猛》《0001号工业砖》《自在方圆》荣获年度大奖,钱宁越的《湿热的异响》《流动的烹饪》《何处是家?》、申子叶的《本草物语》、柯佳敏的《境·城》荣获年度奖,张增增和李小松共同创作的《羊磴小松的造梦空间》荣获年度公共艺术奖。
本届奖项入围作品以材料重构时空,用凝固的形体重释流动的哲思,表达了对人、物、环境之间关系的探讨,对传统与当下、本土与异域文化的思考,对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的理解,展现出开放包容、融合创新的精神内核。这与五粮液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的价值主张不谋而合。
正如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雕塑学会秘书长、明天雕塑奖联合创始人孙振华教授所言,五粮液与艺术创作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从来源上看,五粮液精选五谷杂粮为原料,恰如艺术创作源于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提炼;从过程而言,二者皆历经严苛的遴选标准与复杂的工序,体现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就成果而论,艺术作品的震撼力与五粮液的醇厚芬芳,均达到了不可言喻的美学境界。这种从选材到呈现的全过程共鸣,彰显了白酒酿造与艺术创造在追求极致层面的统一性。
作为中国民族品牌典型代表,五粮液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文化传承,积极推动酒文化与文学、艺术、美学等跨界联合,促进多元文化的共生共鉴。未来,公司将继续携手明天雕塑奖等文化IP,以匠心为媒,厚植“和美”底蕴,创新白酒美学表达,推动文化的多样性在交流互鉴中和美共生、共融。
来源:长江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