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活动期间,作为连续三年参展、两度以全球战略合作伙伴身份亮相的“消博常客”,茅台集团全系产品集中参展,向世界展示中国民族品牌的文化自信与品质力量。
近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在海口闭幕。
活动期间,作为连续三年参展、两度以全球战略合作伙伴身份亮相的“消博常客”,茅台集团全系产品集中参展,向世界展示中国民族品牌的文化自信与品质力量。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满足消费者购酒意愿,向消费者提供一站式购酒服务和便利,茅台特在展厅同步开展茅台酒销售服务。
据了解,这是茅台首次在消博会上售酒,既展现了品牌的号召力,也向世界消费者传递了中国民族品牌的强大活力。
1、构建品牌场域
一场最直接的双向互动
官方数据显示,茅台在消博会现场累计销售金额近千万元,其中,1L装飞天茅台酒、茅台生肖酒、精品茅台酒等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购酒“茅友”一度排起了长队。
有观点认为,销售是体验驱动下的副产物,由此推断,茅台此次取得超千万销售额的背后,除了品牌本身的影响力,也是企业在现场用服务讲好了品牌故事,消费者直接感受产品、全面感知品牌后形成的销售转化。
一方面,通过形象化设计构建融合品牌文化与消费者情感的独特体验空间。茅台围绕“顺天敬人 明理厚德”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以赤水河蜿蜒之姿为灵感源点,打造了沉浸式东方文化展厅,构建起多维度的茅台文化感知体系,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和参展商到场参观。
另一方面,
以多元化体验为核心,提升
茅台
的吸引力
。
比如,展区内,品鉴师以“品鉴四式”引导观众感受酒体层次;调酒师用茅台旗下的产品调制鸡尾酒;消费者通过互动项目“小茅好运,探索之旅”,可以深入了解茅台文化和技艺并换取精美礼品……
在当下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体验感的时代,这些设置不仅能够直接吸引现场人流的注意,还能通过现场体验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好感度,让他们真正认识茅台。毕竟,真正的“品牌信仰”需要情绪价值、文化价值支撑,这些都需要与消费者面对面接触才能传达。
在此基础上,为了提升消费者对官方购酒渠道的认知,销售人员还积极开展“i茅台”App推广和门店信息引导工作公布了自营店的地址,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暖心的购酒服务,让他们直接买到酒、买到真酒。
不少现场消费者表示,之前虽然知道茅台产品,但对购买渠道不够清晰,此次现场购买让他们“买得明白,也买得安心”。对此,销售公司现场负责人表示:“我们主要是想借这个机会,更直接地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也借这个窗口,帮助大家更了解官方渠道。”
2、持续精细化运营
茅台做深“消费转化”
当前,白酒行业呈现从规模竞争转向价值竞争,从渠道驱动转向消费者驱动,从传统营销转向数字赋能的三大趋势转变。
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认为,企业要顺应需求变革,构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生态。需求变革的应变逻辑,就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塑造“与消费者共鸣”的品牌形象,创造“让消费者满意”的情绪价值。
透过消博会,我们可以看到,线下为品牌带来的曝光虽无法量化,但实感带来的信任价值,都会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品牌印记。实际上,不管是构建品牌场域、在现场提供购酒服务,还是开展“i茅台”App推广、公布自营店的地址这些都是茅台以消费者为中心,解决好“供需适配”问题的切面。
据现场一位首次使用“i茅台”的消费者透露:“之前一直觉得买茅台挺难的,现在知道可以通过App预约,也能在线查看门店信息,比想象中方便。”
如今,i茅台的核心功能已转向“渠道补充”和“品牌传播与用户运营”,去年以来,其用户活跃度与转化率显著提升。可以说,i茅台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更增强了消费者对茅台品牌的忠诚度和黏性,积累了庞大的流量池。
由此来看,茅台正以实际行动证明,企业的核心命题始终是“人”,持续地创造并不断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持续地精细化运营才是一条确定性的增长之路。
在这点上,面对调整周期茅台也多次提出要做好“三个转型”,即客群转型、场景转型和服务转型,以不断强化渠道协同、增强消费触达、促进消费转化,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促进供需适配。
随着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把能量投入到真正改善自己和他人生活质量的事情上,我们相信,未来高端白酒消费市场仍然具有容量空间,如何与消费者深度沟通仍旧是茅台需要长期翻新和思考的问题。
来源:品质美酒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