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都在用的竞品分析,手把手教你从0到1拆解竞品!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2 10:09 2

摘要:在商业战场上,信息差就是竞争力差。如果你连对手如何出招都不清楚,又怎么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你知道你的竞争对手每天都在做什么吗?

他们为什么总能抢先一步推出爆款?

为什么他们的用户忠诚度比你高?

为什么他们的营销活动总能精准踩中用户痛点?

——因为他们比你更懂“竞品分析”。


在商业战场上,信息差就是竞争力差。如果你连对手如何出招都不清楚,又怎么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今天,辰木就用可落地的分析方法+真实品牌案例,带你一篇看懂如何做竞品分析。




Part 01

竞品分析三大步骤




竞品分析该如何开始呢?下面三个步骤教你从0到1进行竞品分析。


第一步:明确目标


竞品分析首先需要以清晰目标为导向,避免盲目执行,常见目标包括:


1.决策支持:通过深入分析竞品的产品策略、市场定位等,为企业高层提供数据支持,辅助其制定关键决策。


2.学习借鉴:提炼竞品在产品设计、用户体验等方面的优势,转化为自身产品的改进方向,提升产品竞争力。


3.市场预警:通过竞品分析,提前识别潜在的市场威胁,如新兴竞品的崛起等,为企业制定长期战略提供预警。


第二步:选择竞品


选择谁作为竞品,需要基于业务场景与战略需求,可以从以下方向选择竞品:


1.直接竞品:功能、用户群体高度重合的产品,如美团与饿了么在餐饮外卖市场的竞争。分析重点是对比直接竞品的核心功能、用户体验等,找出差异化优势与不足。


2.间接竞品:满足同一用户需求但方式不同的产品,如共享单车与网约车在解决出行需求上的差异。分析价值是可以发现新的市场机会或潜在威胁,为企业创新提供灵感。


3.替代竞品:可能颠覆现有市场格局的新兴技术或模式,如短视频对传统图文内容的冲击。应对策略是密切关注替代竞品的发展动态,评估其对企业现有业务的影响,提前布局应对策略。


4.参照竞品:选择行业标杆或跨领域优秀案例,如苹果产品的交互设计对其他行业的启发。可以从参照竞品中提炼创新元素,融入企业自身的产品设计与运营中,提升整体竞争力。


第三步:分析维度


竞品分析需从多维度拆解竞品,确保结论全面且可落地,常见维度包括:


1.产品功能:


○核心功能对比:分析竞品的核心功能是否满足用户需求,以及功能的稳定性和易用性。


差异化功能挖掘:识别竞品的独特功能或创新点,评估其市场价值和技术壁垒。


2.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评估:从用户操作流程、界面布局、视觉风格等方面评估竞品的交互设计。


使用流畅度测试:通过用户测试或模拟使用,评估竞品的使用流畅度和易用性。


3.营销策略:


○推广渠道分析:研究竞品的推广渠道选择、投放效果及用户转化率。


○用户增长模型:分析竞品的用户增长策略,如裂变营销、社交媒体营销等。


○品牌传播方式:总结竞品的品牌传播策略,如品牌故事、口碑营销、跨界合作等。


4.价格策略:


○定价模式对比:分析竞品的定价策略,如免费+增值服务、订阅制、一次性购买等。


○促销活动研究:研究竞品的促销活动类型、频率及效果,如打折促销、满减活动、赠品策略等。


○用户价格敏感度:通过市场调研或数据分析,了解用户对竞品价格的敏感度及接受度。




Part 02

竞品分析两大模型




以下是给大家带来的两个大厂都在用的竞品分析模型,可以结合实际场景进行应用。


一、SWOT模型


通过分析产品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来综合考虑制定合适的竞争策略。是一种能够较客观地分析和研究一个产品现实情况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优势(Strengths):组织内部的积极因素,使其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包括:强大的品牌知名度、独特的产品或服务等。


劣势(Weaknesses):组织内部的负面因素,可能妨碍其成功。包括:有限的资金或资源、过时的技术或流程等。


机会(Opportunities):外部环境中组织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包括:新兴市场的增长机会、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等。


威胁(Threats):外部环境中可能对组织造成负面影响的因素。包括:市场竞争的加剧、政策法规的变化等。


二、波特五力模型


用于对行业环境进行分析,从而评估某一行业的吸引力和利润率。该模型通过分析五种力量,帮助企业理解行业竞争的本质,从而制定更具竞争力的战略。


现有竞争者的威胁:评估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包括产品质量、创新、服务、营销和广告等方面的竞争。


替代品的威胁:考虑消费者转向使用其他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可能性,替代品是否具有更低的价格或更高的性能。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分析新企业进入现有市场所面临的障碍,如品牌忠诚度、分销渠道的可用性等。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供应商对价格、质量和供货时间的影响力,如果供应商集中度高或产品差异化大,议价能力就会增强。


顾客的议价能力:顾客对价格、质量和服务的影响力,如果顾客集中度高或购买量大,议价能力就会增强。




Part 03

品牌案例拆解

喜茶、泡泡玛特




那么两大模型该如何用到竞品分析当中呢?下面就用两个品牌案例拆解手把手教大家分析。


一、SWOT模型:喜茶


1.按照SWOT模型,对喜茶进行分析:


①优势(S)


产品创新:持续推出创新产品,如季节限定饮品、联名款等,满足消费者对新鲜感追求。


高品质原料:强调使用新鲜水果、优质茶叶等原材料,保证产品品质,赢得消费者信赖。


②劣势(W)


价格定位较高:相较传统茶饮,喜茶价格偏高,可能限制了部分价格敏感型消费者购买意愿。


排队现象:尽管已采取措施缓解,但高峰时段的长队等候仍可能影响顾客体验。


③机会(O)


市场增长潜力:健康意识提高和消费升级趋势下,新式茶饮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多元化发展:可通过开发周边商品、跨界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和收益来源。


④威胁(T)


竞争激烈:众多新茶饮品牌不断涌现,且模仿速度快,可能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


消费者偏好变化:快速变化的消费者口味和趋势,要求品牌必须不断创新以保持吸引力。


2.带给竞品的发展启示:


差异化竞争:对于其他新茶饮品牌,可借鉴喜茶的“茶饮+文化”策略,通过挖掘地域特色或跨界IP合作打造差异化品牌定位,避免同质化竞争。


下沉市场渗透:面对喜茶的高端定位,中端品牌(如茶百道、古茗)可通过“区域深耕+价格带分层”策略,在三四线城市推出性价比更高的产品线,同时保持核心产品品质。


二、波特五力模型:泡泡玛特


1.按照波特五力模型,对泡泡玛特进行分析:


现有竞争者的威胁:泡泡玛特在潮玩行业优势突出,IP资源丰富,渠道布局完善,通过高频推新和全渠道运营持续扩大市场份额,竞争者如独角兽、黑玩等在IP储备和运营能力上存在差距。


替代品的威胁:盲盒提供未知感和社交属性,短期难被替代,IP多元化布局进一步降低替代风险。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行业存在中等壁垒,潜在竞争者需突破自营门店和快速响应能力等瓶颈,泡泡玛特DTC模式已形成先发优势。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上游东莞玩具工厂门槛低,议价能力弱,泡泡玛特作为核心客户掌握采购主动权,有助于维持产品毛利率。


顾客的议价能力:盲盒定价模式削弱了议价能力,稀缺款需溢价购买,但“惊喜感+收藏性”驱动高复购率,品牌粘性较强。


2.带给竞品的发展启示:


IP多元化:对于其他潮流玩具品牌,可借鉴泡泡玛特的“IP+盲盒”模式,但需避免过度依赖单一IP。例如,可通过“IP孵化+用户共创”提升用户参与感,或与小众艺术家、独立工作室合作开发限量款,降低IP授权成本。


海外市场拓展:中小品牌可优先选择文化相近的东南亚市场,通过本地化运营降低文化壁垒,同时利用TikTok等社交媒体平台低成本获客。


竞品分析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结构化的数据整合与深度解读,形成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洞察。这一过程不仅能帮助企业识别市场机会,更能建立动态的风险预警机制,为商业决策提供支撑。因此竞品分析不是一次性任务,而是持续优化的关键动作。今天,就立刻行动起来吧。

来源:辰木互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