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关乎国家安定、社会稳定。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资金投入,谋划布局一批重点项目,强化农业科技转化、现代装备和专业化服务支撑,加速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全力保障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关乎国家安定、社会稳定。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资金投入,谋划布局一批重点项目,强化农业科技转化、现代装备和专业化服务支撑,加速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全力保障粮食安全。
高位推动抓落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粮食安全纳入市委文件、市政府工作报告进行部署,以超省粮食任务2%的目标分解下达到县,各县(市、区)层层压实责任,把播种面积分解落实到乡到村到户到地块,计划粮食播种面积达到507.09万亩以上、产量达到21.78亿斤以上,其中大豆播种面积49万亩以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8万亩以上,油料8万亩以上,对小麦、油料、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净作大豆、油料分别给予50-100元/亩的补贴。
政策资金强保障。在全面落实中央、省政策的基础上,市级制定粮食生产财政支持政策,统筹安排8888.39万元已下达到县,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良种培育和产业发展等。将扩大农作物完全成本保险补贴范围(大豆、谷子、高粱、杂豆、马铃薯、油料作物),实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250万亩列为市政府民生实事。
“五良”融合提单产。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融合发展,新建高标准农田2.68万亩,完成宜机化改造0.6万亩。推广应用适合吕梁的54项主推技术、86个主导品种,建设200亩玉米和150亩杂粮新品种展示田。积极推进汾阳玉米、柳林大豆整建制单产提升,创建市级粮油作物单产提升“1+N”技术模式推广示范片40个以上,推广“一免五增”有机旱作技术2.6万亩,巩固提升20个有机旱作园区。推广3.8万亩加厚高强度地膜和6.6万亩全生物降解膜。加大对服务主体的奖补和补贴力度,继续推广完善党组织引领农业生产托管模式,带动全市粮食作物大范围均衡增产。(记者 刘丽霞)
来源: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