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春的闫家乡,一幅生机勃勃的产业画卷正徐徐展开——朝阳村、操场村、陈庙村千亩中药材连片种植基地土地松软,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药农们忙碌的身影,曾经的荒坡薄地如今成为孕育财富与希望的沃土。
初春的闫家乡,一幅生机勃勃的产业画卷正徐徐展开——朝阳村、操场村、陈庙村千亩中药材连片种植基地土地松软,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药农们忙碌的身影,曾经的荒坡薄地如今成为孕育财富与希望的沃土。
闫家乡气候温润适宜多种中药材生长,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将中药材种植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扎实推进,以河北中药材种植企业石家庄明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在此扎根,多家合作社联动农户,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为闫家乡中药材产业注入强劲动力。
位于朝阳村的川地里,70亩半夏正在进行第二轮覆膜保墒工作,春风拂过一排排小拱棚,大地犹如泛起层层涟漪。
而来自岷县的中药材种植大户姜万宁今年在朝阳村承包了300余亩土地种植黄芪和党参,从3月中旬开始投入党参苗木8000余斤,黄芪苗木2万余斤进行连片种植。“党参已经种完了,我身后这片全部都是黄芪,再有一两天也将全部完成种植。”姜万宁说。从犁地、旋地,到无人机喷洒肥料、旋耕机犁地均匀养分,再到移栽机种植,这场农民增收致富的“田园乐章”将在七个月后迎来“收获曲”。
“以前种玉米、小麦,一年到头挣不了多少钱。现在把土地流转出去,每亩有固定租金,还能在药材基地打工,一天能赚100多元,年底还有分红,收入翻了好几倍!”闫家乡朝阳村村民王大姐高兴地说。据了解,各基地中药材种植季节的用工量平均每天在20人,最多的时候可达30余人,全乡中药材种植可吸纳百余人就业。
操场村部分在去年就已经播种好的中药材已焕发绿意,苦地丁、益母草、宝塔菜、林下板蓝根、知母、金银花等中药材品类繁多;陈庙村1000亩中药材预计于5月中旬完成种植,目前正在调运苗木。
“我们将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投资,把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闫家乡副乡长马宏表示。中药材连片种植蹚出致富新路径,如今,小小的中药材已成为闫家乡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为老百姓铺就了一条致富新路。
近年来,张家川县闫家乡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431”产业布局为主,全力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中药材连片种植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企业,打造千亩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基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来源:天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