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21日,中国南海黄岩岛海域硝烟未散。在中国海事局宣布南海部分海域实弹军演后,菲律宾36号护卫艇竟公然闯入中国领海,企图借机挑衅。解放军南部战区海军以雷霆之势全程跟踪监视、警告驱离,再次向世界宣示:中国领土主权一寸不让!这场交锋不仅是中菲南海博弈的
——黄岩岛风云再起,解放军以行动诠释“主权不容侵犯”
2025年4月21日,中国南海黄岩岛海域硝烟未散。在中国海事局宣布南海部分海域实弹军演后,菲律宾36号护卫艇竟公然闯入中国领海,企图借机挑衅。解放军南部战区海军以雷霆之势全程跟踪监视、警告驱离,再次向世界宣示:中国领土主权一寸不让!这场交锋不仅是中菲南海博弈的缩影,更揭露了美国借军演部署导弹系统、搅动地区局势的深层图谋。
一、菲舰“碰瓷”背后:美菲联动下的战略陷阱
菲律宾此次挑衅绝非孤立事件。4月21日,美菲“肩并肩-2025”联合军演正式启动,参演兵力达1.4万人,规模为历年之最。作为演习核心环节,美军首次在菲律宾部署“海军陆战队远征舰艇拦截系统”(NMESIS),射程覆盖巴士海峡及台湾东南海域,与2024年部署的“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形成“远中近打击链”,目标直指中国东南沿海及台海要冲。
军事专家张军社指出,NMESIS部署于吕宋岛北部和巴丹群岛,距离台湾仅200公里,意图在解放军台海行动时形成侧翼威胁。而美菲联合构建的1800公里打击网,已严重威胁南海航道安全,破坏地区稳定。菲律宾甘当美国“马前卒”,企图借外部势力攫取非法海洋权益,实则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二、中国反制:从“贴身战术”到体系威慑
面对菲舰挑衅,解放军南部战区打出“组合拳”:
1. 法理震慑:全程录像取证,高频广播宣示主权,援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中国领海基线声明,揭露菲方“法律碰瓷”本质。
2. 战术压制:舰艇编队实施300米近距离机动拦截,以专业且克制的行动迫使菲舰转向撤离,展现“敢战能胜”的实战能力。
3. 体系联动:天基卫星监控、海警常态化巡航、岸基导弹待命,构建“空天海地”一体化防御网。052D驱逐舰坐镇黄岩岛,055大驱前出锡布图水道,形成对菲全域威慑。
此次行动与中方同期南海实弹军演形成呼应。演习区域覆盖美菲军演关键航道,火箭军东风-26B导弹进入战备状态,096型核潜艇深海潜行,无人机蜂群全天候侦察,形成“以战止战”的强力威慑。
三、美菲“豪赌”的三大致命漏洞
美国“分布式作战”策略看似缜密,实则危机四伏:
- 战术困境:NMESIS依赖分散部署的“海上游击战”,但南海岛礁多处于中国实控下,美菲难以找到安全落脚点。一旦冲突爆发,部署点将首当其冲被东风导弹锁定。
- 政治风险:菲律宾国内反战情绪高涨,民众痛斥小马科斯政府“卖国求荣”。若冲突升级,美军基地恐成打击目标,菲律宾或沦为“炮灰”。
- 战略失算: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强岸基反介入体系,南海岛礁军事化部署完备。美导弹系统尚未启用,便已暴露在解放军火力覆盖范围内。
四、历史镜鉴:从2012到2025,中国主权捍卫的升级之路
回溯2012年黄岩岛对峙,菲律宾军舰“德尔皮拉尔”号最终撤离,中方以公务船执法取代军事冲突,通过外交谈判化解危机。而今,面对更复杂的局势,中国应对策略已从“防御性执法”升级为“体系化反制”:
- 法律层面:推动《南海行为准则》落地,联合东盟国家孤立挑衅行径。
- 外交层面:副外长访菲磋商,同时划设禁航区实施反制军演,展现“谈打结合”的灵活手腕。
- 军事层面:海警高压水炮执法成常态,海军远洋编队前出战略水道,形成“家门口威慑”。
结语:和平之海需实力守护
从黄岩岛的碧波到巴士海峡的风云,中国维护主权的意志坚如磐石。南部战区发言人赵志伟的警告言犹在耳:“战区部队时刻保持高度戒备,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历史终将证明,任何勾结外部势力、践踏红线的行径,都将在14亿人民的钢铁长城前撞得粉碎。
(本文综合自南部战区声明、环球时报及军事专家分析,引用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南海主权不容侵犯##美菲军演暴露霸权野心##中国军队时刻准备着#
来源:渝鲜生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