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总在车站遇见这样的身影:年轻女孩伏在冰凉的金属座椅上,膝盖抵着行李箱的刮痕,屏幕蓝光在候车大厅的顶灯下忽明忽暗。她的咖啡纸杯早就凉了,充电线垂落在候车椅的缝隙里,像某种倔强的藤蔓。
我总在车站遇见这样的身影:年轻女孩伏在冰凉的金属座椅上,膝盖抵着行李箱的刮痕,屏幕蓝光在候车大厅的顶灯下忽明忽暗。她的咖啡纸杯早就凉了,充电线垂落在候车椅的缝隙里,像某种倔强的藤蔓。
站台广播在播报晚点信息,人群裹挟着方言的碎浪从她身边涌过。那些拖着拉杆箱的轮子碾过地砖的声响,与她的键盘敲击声编织成奇异的二重奏。邻座孩童踢到她的旅行包时,她才从文档里惊醒半秒,扶正滑落的眼镜后又沉入数据深海。
我们这代人的工位正在无限延展,高铁座椅、机场地毯、酒店大堂,任何平面都能瞬间成为战场。当行李箱轮成为丈量城市的标尺,电脑包里的充电宝连接着生命的续航。那些伏案疾书的侧影里,藏着无数正在生长的年轮。
来源:国际庄小黄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