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直聘、简历门诊、就业咨询……”王新民是兰州财经大学的一名研究生,他向记者介绍了今年校招现场提供的就业服务。相较本科毕业时逛的校招,王新民认为最大的变化是:“公司更看重对口工作经验,学历要求也有所提高。”
“企业直聘、简历门诊、就业咨询……”王新民是兰州财经大学的一名研究生,他向记者介绍了今年校招现场提供的就业服务。相较本科毕业时逛的校招,王新民认为最大的变化是:“公司更看重对口工作经验,学历要求也有所提高。”
1222万人,这是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较2024年增长43万人,再创历史新高。面对复杂的就业形势,今年以来,兰州市通过大力实施大学生留兰倍增计划、开展专场招聘会等行动,满足用人单位招才引智需求,实现人才精准对接,促进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在兰高校毕业生的求职路更宽、就业选择更多元。
校招现场
学历要求变了:有竞争,也有“出路”
临近毕业,甘肃农业大学的应届毕业生郑雅心近期在线上已经投了很多份简历,但心仪的岗位几乎都石沉大海。“收到一些小公司的offer,但规模较大一些的企业都没有回音。”郑雅心说,班里的大部分同学还是都选择了考研,理由一致:以后更好找工作。
校园双选会
“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研究生免笔试,直接面试”……在校招中,用人单位也越来越看重求职者学历。“我们的部分岗位对求职者会有学历要求。比如在专业性和理论性要求比较高的岗位上,我们偏向招一些学历高的人,因为他们的思维能力、专业能力更适配岗位需求。”参加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25届毕业生春季校园双选会的一位企业招聘专员对记者说。
高校毕业生参加校招
但学历也并不是唯一的“敲门砖”。记者与多名招聘专员沟通后得知,如制造业、建筑业等,相比起学历,公司更看重对职业技能的掌握。甘肃亚盛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人事部工作人员钱圆介绍,如今公司招人更注重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只要具备相关经验,不会刻意要求重点院校毕业生。
为了帮助高校毕业生更好就业,兰州市多措并举:聚焦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需求,实施了“青年学子赋能筑梦”专项行动,采取“定向式”和“校企合作”等模式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同时,聚焦毕业生创业培训需求,在全省率先开展应用型创业培训课程试点。根据毕业生就业导向培训需求,还创新补贴机制,实施梯度式、差异化补贴措施。
岗位需求变了:有选择,也求“新”
数字化转型运营师,AI管理获客经理,AI人工智能设计师,网络主播……郑雅心发现,今年的招聘会上,岗位需求在“上新”。“如今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这方面的岗位需求也越来越多。我也在考虑跨行业就业,尝试一下新兴职业,比如网络主播。”郑雅心说。
兰州市第三届(2025年春季)大型人才交流系列活动现场
前不久,郑雅心来到“黄河之滨也很美”兰州市第三届(2025年春季)大型人才交流系列活动现场。在这里,336家优质企业提供了先进制造业、新能源、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等行业10057个岗位。“我早上八点就过来了,光是招聘展位就逛了两个多小时。”郑雅心认真阅读展位上琳琅满目的招聘信息,详细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岗位内容。
兰州市第三届(2025年春季)大型人才交流系列活动现场
今年以来,兰州市紧紧围绕促进高校毕业生市场化就业主渠道作用,建立市场化岗位征集运行机制,采取“现场招聘+线上招聘+直播带岗”的形式,竭力推动线上线下供需信息征集和匹配。
校招现场设置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驿站特色展位
为了让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更多元,兰州市建立了政校就业服务合作机制,在驻兰高校建成25个“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驿站”,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职业指导、岗位推介等工作,将就业创业服务提前向校园延伸。
就业环境变了:有政策,也有“补贴”
校招在改变,如何帮助高校毕业生就好业?接下来,兰州市还可以从哪些方面“使劲”?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我们工作中的头等大事。我们也将继续精心谋划、创新举措、靶向发力,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更充分就业。”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专场招聘会现场
事实上,兰州市一直在“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就好业。今年以来,兰州市大力实施大学生留兰倍增计划,全面升级大学生留兰住房、公积金、贷款、创业等政策支持力度。梳理发布兰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十九条”,采取“直补快办”等业务经办模式,打包兑现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等各类优惠政策。稳定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录(聘)规模,积极向上争取支持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指标,全力支持经营主体稳岗扩岗,不断拓宽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为进一步帮助高校毕业生了解就业市场,转变就业观念,明确职业规划,提升就业竞争力,兰州市还举办了“志存高远理想起航”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宣讲会等一系列活动。据介绍,接下来,兰州市将继续发挥职业指导促就业的积极作用,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驿站持续开展“故乡情”职业指导讲座、“好就业”职业指导活动,帮助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升求职技巧,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更加扎实的能力求职奋进、逐梦未来。(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梦圆 见习记者 巨思琦 文/图)
来源:中国兰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