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综合来看,后期美豆期价区间震荡的概率较大,但存在潜在的利多上行机会,叠加4月中旬国内油厂开机少、豆粕供应仍显紧张,短期中美关税摩擦及供应尚未转向宽松将支撑豆粕价格坚挺。
本报特约分析师李飞
综合来看,后期美豆期价区间震荡的概率较大,但存在潜在的利多上行机会,叠加4月中旬国内油厂开机少、豆粕供应仍显紧张,短期中美关税摩擦及供应尚未转向宽松将支撑豆粕价格坚挺。
4月下旬后,进口大豆到港增量,随着油厂开机回升,国内豆粕现货价格存在下行压力,二季度豆粕价格预计将整体呈现弱势运行状态。但需注意后市扰动因素较多,美国关税及生物燃料政策、美豆种植期产区天气、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通关节奏等,均可能对市场带来不可预期的影响。
今年以来,国内豆粕市场跌宕起伏,价格先涨后跌再涨,整体重心上移。1月至2月,国内豆粕价格明显上涨。先是特朗普上任消息引发中美贸易关系忧虑再起,正式上任后特朗普关税威胁一再升级,加之2月至3月进口大豆到港供应紧张,市场看涨情绪高涨,中下游采购积极,油厂限量开单、上调豆粕报价。
4月份,国内豆粕价格再度上涨,特朗普对中国加征“对等关税”后,中美关税摩擦加剧,市场主体对中远期大豆供应担忧加深,加之国内油厂开机处于低位,豆粕库存下降,带动豆粕价格重心大幅上移。截至4月15日,国内43%蛋白豆粕均价约为3425元/吨,较年初上涨514元/吨;华北地区近月05合约基差680元/吨,较年初上涨510元/吨。
4月10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税率进一步提高至125%。作为反制,自2025年4月12日起,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125%关税。中美关税摩擦持续升级,交易主体对未来美豆出口形势持进一步悲观态度,加之巴西新季大豆处于供应高峰阶段,美豆市场存在利空压力,但阿根廷因强降雨耽误收获进度、新季大豆销售创10年最慢。
新季美豆开始播种,截至4月13日美国新季大豆已种植2%,低于市场预期的3%,去年同期为3%,
5年均值为2%。2025年春季和夏季,美国中西部和大平原地区的农业生产核心区域面临极端天气引发灾害的风险,在美豆种植面积减少预期下,天气炒作可能会对美豆期价带来上冲动能。
目前处于巴西新季大豆上市高峰期,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数据显示,截至4月5日,巴西大豆收获进度为85.3%,高于去年同期的76.4%,连续第六周超过去年同期,过去五年同期平均收获进度为82.4%。
在当前中美关税博弈加剧的情况下,中国自巴西进口大豆积极性明显提升,刺激巴西大豆升贴水上涨,进而带动国内进口大豆成本上调。但在美国实施关税威胁的情况下,市场认为经济衰退风险增加,大宗商品需求可能下滑,累及雷亚尔贬值,巴西农户积极销售大豆,限制巴西大豆升贴水进一步上涨。截至4月15日,巴西大豆近月船期CNF升贴水报价150美分/蒲式耳,较年初上涨15美分/蒲式耳,近月交货的国内进口巴西大豆到港完税价3585元/吨,较年初上涨135元/吨。
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个月巴西大豆出口2695万吨,去年同期为2555万吨。其中,对中国出口大豆约1800万吨,预计二季度巴西可能对中国出口大豆3000万吨。另据咨询机构Datagro数据显示,截至4月4日,巴西2024/2025年度大豆销售量为8820万吨,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达到预期产量1.691亿吨的52.2%。
后续巴西大豆将继续处于出口高峰阶段,在中美贸易关系紧张、国际进口需求转向巴西、阿根廷新豆供应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巴西大豆市场将拥有更多的话语权。预计巴西大豆升贴水坚挺运行的可能性较大,重点关注后期巴西大豆运输节奏及出口装船进度。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3月份国内进口大豆350.3万吨,较上月同期减少17.35%,较上年同期减少36.77%,低于市场预期,创下2010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随着进口巴西大豆大量到港,初步预计4月份国内进口大豆到港1100万吨,5月份进口大豆到港1200万吨,6月份进口大豆到港900万吨以上。
由于通关及检验等时间因素影响,4月中旬国内油厂开机率仍处于低位,4月下旬后进口大豆到厂增量,油厂开机率预期逐渐升高。
通常情况下,国内在8月份前后开始采购新季美国大豆,四季度进口美国大豆进入到港高峰期。
但当前中美贸易冲突加剧,市场主体对国内中远期进口大豆供应的忧虑加深。同时,随着巴西大豆库存逐渐消耗,若中美贸易冲突仍在持续,可能将催生巴西市场看涨惜售情绪。
目前来看,下半年国内进口大豆供应预期相对二季度偏紧,进而将在供应端对国内豆粕市场带来提振。
来源:粮油市场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