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刚过去的“史上最长双11”中,血糖仪是各大平台“购物补贴”名单里的热门产品。京东数据显示,健康采销直播间订单量环比提升5倍,动态血糖仪品类“成交额同比实现翻倍增长”
作者|袁语晗
编辑|刘佳
图源|网络
来源|未来食品实验室
前 言
年轻人的血糖焦虑,造就了一个小型消费增长奇迹。
刚刚过去的“史上最长双11”中,血糖仪是各大平台“购物补贴”名单里的热门产品。京东数据显示,健康采销直播间订单量环比提升5倍,动态血糖仪品类“成交额同比实现翻倍增长”
一位动态血糖仪上游芯片供应商称,直到2020年时,国内动态血糖仪市场规模还只有1.5亿元左右,但2023年时,这一数字直接飙升到了40亿元。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热衷于血糖管理,这个看起来”老气横秋“的话题,现在可不只是中老年人的专属话题,而是悄然成为年轻群体的流行话题。办公室里,讨论的话题从咖啡甜点,升级到了低GI零食、血糖管理小贴士。在社交媒体上,“控糖”、“降糖”等话题热度居高不下,年轻人纷纷分享自己的血糖管理经验。不仅如此,血糖仪、动态血糖监测设备等专业工具也成为年轻人的新宠,年轻人不惜花费重金购买,只为随时随地监测自己的血糖状况。
▲图片来源:网络
01
年轻人的“血糖焦虑”从而而来?
越来越多年轻人,得了“老年病”
中国一直是糖尿病大国。截止2021年,中国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糖前”群体,指糖尿病发病前的过渡阶段)群体数量分别达到1.5亿人和3.5亿人。但是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中,糖尿病都被认为是一种“老年病”,只是,现实的数据表明:年轻人与糖尿病的距离,可能比很多人想象中更近。
《英国医学杂志》2020年4月刊发了中国医科大学、郑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单位合作的研究成果,这一以全国31个省区市共计75880名参与者为样本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18~29岁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已达2%,30~39岁之间是6.3%。
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也显示,从2010年到2019年,中国20至35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率明显升高。
谈及糖尿病患者年轻化的原因,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内分泌科学科带头人陈燕铭指出,这与生活方式改变、社会工作节奏快有一定关系。“熬夜玩手机电脑、不规律饮食等,可能会影响内分泌激素。另外,日常缺少运动、学习生活工作压力大、情绪焦虑等因素也可能诱发糖尿病。”
更重要的是,糖尿病无法根治,只能以控制血糖的方式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在中国,每年有约83.4万人死于糖尿病引发的各类并发症,这一数字比排名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第一位的肺癌,多了整整20万。
面对“伴随一生”的恐惧,糖尿病让年轻人开始关注起血糖这一指标。
以防代治,脆皮年轻人变身专家
血糖监测与控制是糖尿病患者为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疾病发生的主要手段,但如今,一部分身体健康的年轻人,也通过监测血糖、控制血糖的的方法进行健康管理。
一方面是由于在现在的主流观点中,血糖波动是“万恶之源”。血糖波动指的是血液中葡萄糖水平的快速变化,这种变化可能由饮食、运动、压力等多种因素引起。研究表明,频繁的血糖波动会对身体的各个系统造成损害,包括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免疫系统。
对于当代“脆皮年轻人”来说,健康是最硬核的装备,血糖自然也成为他们新兴关注的指标,这种对于血糖波动的过分关注,带来了新的“血糖焦虑”——各种食物进入身体后引发的数据波动牵动着用户的心理防线。动态血糖仪就是这样拿捏了人性,用即时的正反馈、实时的数据,让年轻人重拾对于身体和生活的掌控感,甚至还有人因此上瘾,看不到血糖仪就浑身难受。
另一方面,年轻消费者们在健康饮食方面的专业性和成熟度正在不断提升。他们不再盲目跟风或依赖他人的推荐,而是更倾向于花时间和精力去深入了解相关产品,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健康领域专家。
比如,卡路里,这个曾经被频繁提及的能量单位,如今已不再是年轻消费者们唯一关注的焦点。他们开始意识到,单纯的热量控制并不能带来长期的健康效益。于是,血糖波动这个衡量健康的新指标,悄然走红网络。各大社交平台上,“控糖饮食日记”“血糖友好健身操”“动态血糖仪测评”相关话题热度持续飙升,平台上的健康博主、营养师和健身达人,更是成为了血糖管理潮流的推手。
血糖管理在年轻人中的走红,代表着一种更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更专业的消费决策。
02
血糖管理热,带来哪些风向标?
从“卡路里”到“低GI”
近年来,“控糖”已成为市场上的热门关键词。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趋势已逐渐从单纯的“减糖”转变为更为科学和全面的“控制血糖波动”。
当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意识到,简单的糖分摄入减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血糖问题,因此,他们开始寻求更为科学、系统的控糖方法。
曾经,卡路里是消费者追求健康的入门级功课,而今,升糖指数(GI)已成为他们健康饮食清单上的新宠。当消费者挑选食品时,他们不再只是看糖分含量,而是更关注食物的GI值,寻找那些能让血糖平稳上升、缓慢下降的“宝贝”。而那些GI偏高的“升糖刺客”,在社交媒体上会成为大家“排雷”“踩雷”的黑榜食物。
千人千面,“以身试糖”
每个人的体质、饮食习惯和血糖反应都存在显著差异,这使得传统的、一刀切的食品解决方案难以满足控糖人的需求。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佩戴动态血糖仪,“以身试糖”——用自己的身体吃不同的食物,通过数据反馈,做起了升糖(GI)测试实验。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心得,为食物正名,发明全新的运动和饮食方式:
例如,热门食物的升糖指数测评;喝奶茶的正确姿势是什么;每次吃饭的顺序是否会影响最终的指数;看到血糖曲线开始上升,可以做那些补救措施……
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根据自身情况量身定制饮食管理方案,个体差异的巨大性使得私人定制与细分市场开始崭露头角,市面上已经出现一些个性化饮食方案定制、辅助点餐服务、三餐打卡点评服务等健康管理项目。
“糖尿病饮食”成普遍解决方案
对于更多年轻人而言,快捷的生活节奏让他们还是更倾向于选择用方便快捷的方法满足自身的血糖管理要求。
但是,市面上,针对年轻人群设计的血糖友好型食品依然稀缺,相较于很多标注出卡路里的食物,标注升糖指数的食品几乎不存在。
例如,市面上常见的无糖饮料,虽然标注了“0糖”,但往往添加了过多的代糖,有消费者认为长期饮用可能对血糖产生不良影响。而一些标榜“健康”的即食食品,如谷物棒、能量球等,虽然方便快捷,但往往含有较高的碳水化合物,不利于血糖的稳定控制。
于是,这群渴求快捷解决方案的年轻人,盯上了“糖尿病人食谱”。小红书、微博、知乎等社交平台上,关于“糖尿病人也能吃的美食”、“低GI值零食推荐”的话题热度不断攀升,成为了年轻人交流血糖管理心得的新阵地。
▲图片来源:小红书
03
控糖:从药物治疗到日常保健
控糖相关产品正经历着从传统的药物治疗向日常保健需求的深刻转变。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对血糖管理方式的多元化探索,越来越多的降糖、控糖相关产品开始融入日常保健领域,这些产品不仅包含有一定功效的传统食品,还涵盖了富含天然降糖成分的功能性食品、膳食补充剂等。
苹果醋:从调味剂到补充剂
苹果醋是以浓缩苹果汁或者鲜苹果汁为原料,先发酵成高纯度苹果酒,然后接入醋酸菌种,进行二次发酵,把酒精代谢为醋酸。苹果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矿物质(镁、铁、磷、锰、钾),人体不能自行合成的八种氨基酸和抗氧化剂,是一种健康饮品。
相关研究表示,醋酸进入到血液中,会使人体血糖的峰值变平缓。更重要的是,醋酸不仅可以减少胰岛素的分泌量(这有助于我们回到脂肪燃烧模式),还可以诱发某些特定的DNA重新编码,使我们的线粒体燃烧更多的脂肪。
在社交软件上,有大量关于苹果醋降低血糖的测评内容,“饭前饭后喝点儿醋”的重要性被大量达人和运动博主所认可,#苹果醋 相关标签在小红书突破1.5亿次浏览。
但是与成熟市场日本、美国相比,中国人均年果醋消费量仍有巨大提升空间。同时从食用醋整体消费结构看,中国果醋的消费占比也有大量的提升空间。2021年中国果醋市场规模达到82.7亿元,其中果醋饮料占比约64%,果醋调味品占比约36%。
苹果醋在国内市场始终无法成为主流,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消费者的认知度和口感问题,首先在大众认知里,苹果醋还是主要作为调味品,很多消费者对它的健康作用并没有很深入的了解,其次苹果醋过酸的口感阻碍了一部分消费者的购买。
未来通过对于“血糖市场”的不断科普与宣传,苹果醋也可以成为健康食品领域的新宠儿。国内企业,可以学习欧美市场的经验,将果醋与更多的元素相结合,从功能、口感、口味上进一步延伸,也可将其制成软糖,使消费者更好地接受。
既是药品,也能食补
当前市场下,有很多糖尿病治疗药品中如胶囊、药片融入了丰富的天然食物成分,这些食材中的活性成分,如苦瓜中的多肽、桑叶中的脱氧野尻霉素、肉桂中的多酚类物质等,已被科学证实具有辅助降血糖的作用。此外,这些天然食材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改善整体健康状况也有积极作用。
而对于血糖焦虑的年轻人而言,未来选择天然食物成分的降糖食品,意味着更加自然、安全、有效,不仅能够有效管理血糖,还能带来额外的健康益处。这些产品形式多样,方便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选择。
葛根
通过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异黄酮等物质,调节胰岛素敏感性,促进气血运行和调节脏腑平衡,从而辅助降血糖。
苦瓜
苦瓜中的苦瓜甙、苦瓜素等成分能够刺激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调节血糖水平。
玉米须
得益于其富含的皂甙、黄酮、铬元素等多种活性成分可以通过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增强胰岛素的生物活性以及改善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从而间接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同时,玉米须中的抗氧化物质还能减少自由基的产生,保护心脑血管系统,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桑叶
其原理主要通过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生物碱等活性成分,刺激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抑制肠道葡萄糖吸收以及促进肝糖原合成等多种途径来实现。这些成分共同作用,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血糖水平。
黄芪
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肝脏葡萄糖输出、抑制肠道内葡萄糖吸收以及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等机制,有效降低血糖水平。这些功效得益于黄芪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皂苷和多糖体等成分。
肉桂
其原理主要是通过保护和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以及促进葡萄糖的转运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天然成分,期待日常补充
目前市场上,存在着多种以补充天然成分的辅助降糖药品和产品,未来,针对于血糖正常但依然有血糖管理的年轻群体,这些天然成分也提供了有效的选择,同时,日常保健型降糖产品也会更加便捷和方便补充。
姜黄素
姜黄素主要存在于多种天然食物中,咖喱粉、姜黄、芥末籽、藏红花等均含有一定量的姜黄素。在血糖管理方面具有显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抑制肝糖原合成、抑制肠道糖吸收、抑制糖化终产物形成以及抗氧化等多重功效。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增加胰岛素的合成和释放,减少肝脏中糖原的合成,抑制肠道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活性,以及减少自由基的产生来保护胰岛β细胞,从而有效降低血糖水平。
白桦茸
白桦茸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多糖、桦褐孔菌醇、桦褐孔菌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这些成分对人体有多种健康益处,包括辅助调节血糖、血压,促进消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白桦茸并非一种常见的食材,而是一种珍稀的药用真菌,主要寄生在白桦树上,因此它本身并不直接富含于某种常见食物中。然而,白桦茸可以被加工成多种产品,如提取物、粉末、茶等,供人们食用以获取其健康益处。
铬元素
通过构成葡萄糖耐量因子(GTF),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活性,进而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使葡萄糖更容易进入细胞被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此外,铬补充剂还能调节细胞能量稳态,增加细胞对葡萄糖的代谢能力,保护胰腺功能,并有助于降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长期血糖控制有积极影响。铬元素广泛存在于多种食物中,蔬菜类、水果类和肉类等均是铬元素的良好来源,保持饮食均衡和多样化,有助于确保人体获得足够的铬元素。
血糖管理已成为当下年轻人健康管理中的重要课题。年轻人对血糖的焦虑潮,助推了市场的消费者健康教育,动态血糖仪率先成为这一细分领域的大爆品,送到了还没出现真正血糖问题的年轻人手里
健康管理,正在成为年轻人的时尚单品,正不断催化出新的细分潮流。未来,在低GI饮食、降血糖的健康饮食潮流下,下一个年轻人追逐的单品是什么,还等待着相关企业的发力。
* 提醒: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欢迎留言指正和交流。且读者不应该在缺乏具体的专业建议的情况下,擅自根据文章内容采取行动,因此导致的损失,本运营方不负责。如文章涉及侵权或不愿我平台发布,请联系处理。
- END -
来源:未来食品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