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港口“贸易冻结”!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8 08:14 2

摘要:随着特朗普政府再次挥舞“关税大棒”,美国航运市场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冲击波。自宣布对多国商品加征新一轮高额关税以来,美国的海上贸易流量出现暴涨后“断崖式暴跌”的奇特景象,整个海运系统正陷入瘫痪边缘。关税不确定性正在导致美国航运贸易面临重大中断,而全球供应链已开

文丨陆弃

随着特朗普政府再次挥舞“关税大棒”,美国航运市场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冲击波。自宣布对多国商品加征新一轮高额关税以来,美国的海上贸易流量出现暴涨后“断崖式暴跌”的奇特景象,整个海运系统正陷入瘫痪边缘。关税不确定性正在导致美国航运贸易面临重大中断,而全球供应链已开始剧烈收缩。

眼下,航运公司最真实的反应是“预订冻结”和“急停突击”。为躲避高额成本,不少国际出口商早在“解放日”关税正式实施前便疯狂出货,造成第一季度美国进口集装箱量激增。然而,这种“突击式出口”带来的并非市场繁荣,而是全面透支。根据Vizion平台数据,近期运往美国的集装箱预订量骤降67%,自美国出发的订舱量也同步下跌40%。班轮公司为规避亏损,已开始系统性削减赴美运力。亚洲至美西PN4航线暂停、Premier Alliance联盟冻结新航线服务,仅是这场风暴的开始。

航运咨询公司Vespucci Maritime指出,这种跌幅已不再属于“市场波动”的范畴,而是贸易流动的“结构性中断”。航运市场正遭遇信心危机。由于关税政策反复无常,贸易商与货主不再愿意在不确定中承担风险,转而选择观望,压缩出货量。英国《采购期刊》报道,不少美国进口商干脆取消订单,部分亚洲出口商则因无买家愿意承担潜在成本风险,主动撤销集装箱订舱。

海运价格的暴涨与港口的拥堵成为另一个后果。中美贸易高峰引爆的短期运输需求推高了空运与现货运价,数据显示,中美东航线每40英尺集装箱现货价一度暴涨9%,美西航线更飙升16%。供应商纷纷在空窗期转向加拿大或墨西哥中转,制造更大规模的物流混乱。瑞士莲巧克力甚至将库存从美国工厂紧急转移至加拿大,以避免被卷入即将启动的加方反制关税。

更严重的是,美国关键港口的“危机感”已不再仅是预警,而是现实。长滩港、洛杉矶港、萨凡纳港纷纷发布吞吐量预警。长滩港称若贸易不稳定持续,年内货运量将下跌20%;洛杉矶港预测5月将取消至少12条航次。

而受害者远不止港口和航运公司。从汽车到食品,从巧克力到钢铁,美国的终端消费者和中小企业已站在风暴中心。德国、英国多个港口的车辆堆积如山,奥迪、捷豹路虎等车企被迫暂停对美交付;同时,美国中小型进口商因成本无法消化、信用无法扩张,正被边缘化于全球供应链之外。

本轮“关税驱动的物流风暴”再次暴露了特朗普经济政策的高度破坏性。他对“关税”这一冷战式工具的沉迷,正导致美国失去全球经济一体化中最大也是最稳定的支柱——可靠的物流系统。航运是全球贸易最基础的生命线,而一旦该系统频繁中断,不仅企业无法制定生产计划,消费者价格也将剧烈波动,引发通胀连锁反应。

航运咨询机构Xeneta分析师警告,新的关税冲击恰逢美国进口商签订年度运输合约的关键期。多数企业为规避未来亏损,干脆不签长约,转而投向不可预测的现货市场。这将使整个市场更加脆弱,物流服务商和港口运营方难以规划运力与投资,形成恶性循环。

《卫报》援引英国出口与贸易协会的观点称,中期策略应是“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扩大其他地区市场布局”。这并非危言耸听。随着美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不断“自绝于世界”,其不再是过去那个可以稳定吸纳他国出口、为航运系统提供长期订单的大买家。在特朗普不断炒作“对等关税”和“制造业回归”的背景下,贸易战可能长期化、制度化,航运业必须为“失去美国”做好准备。

这场关税冲击不仅仅是一场航运危机,更是一场全球物流格局的再塑。跨太平洋航线的战略地位正被削弱,亚洲企业将更积极布局东南亚、非洲和拉美市场;而区域性供应链、陆路运输替代方案、新型自由贸易安排也将加速成型。美国试图通过关税强迫制造业回流,却在同时推高本土成本、瓦解全球信任、动摇其在供应链上的中心地位。

特朗普或许以为关税是筹码,但现实却无情地证明:当航运断裂、市场崩溃、港口告急时,真正失血的,是美国自己。世界不会等一个朝令夕改、不守承诺的霸权国恢复理智。全球供应链已在转身,而美国,正在被甩在后面。

来源:博学的火车n0Rjo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