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青评】“拦车门”事件是一面照妖镜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2 09:36 2

摘要:近日,“女子伸腿阻止高铁关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据悉,D2404次列车在深圳北站3站台关门时,1名女性旅客不听工作人员劝阻,强行用身体阻拦车门试图等待同行人上车,同行人上车后,列车才关门开出。目前,公安机关已对该女子处行政拘留处罚。这场闹剧虽未造成列车晚点,但

近日,“女子伸腿阻止高铁关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据悉,D2404次列车在深圳北站3站台关门时,1名女性旅客不听工作人员劝阻,强行用身体阻拦车门试图等待同行人上车,同行人上车后,列车才关门开出。目前,公安机关已对该女子处行政拘留处罚。这场闹剧虽未造成列车晚点,但已触碰公共安全红线。

网络视频截图

有人认为这是“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仗义之举,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精致利己主义”。

实际上,这种以“情义”为名的越界行为,实则是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的任性表演——列车每延迟1秒发车,都可能引发动车组“蝴蝶效应”,轻则打乱全国铁路网时刻表,重则引发交通事故。

无独有偶,高铁“阻门”事件并非个例,相关资料显示2023年全国铁路共处置类似阻门事件127起,看似简单的“阻门”行为,实则是当事人将公共空间私有化,把高铁当作“私家车”,即停即走,缺乏规则意识。而多次“阻门”行为的叠加,则是“中国式过马路”思维的蔓延,用盲目的集体无意识来挑战既定的公共秩序。

面对极少数的挑战公共秩序的行为,迫切呼吁我们重建当代社会的契约精神。

铁路部门应防微杜渐,在平时便宣传“阻门”行为的后果,将挑战公共秩序的行为扼杀于摇篮;应当升级智能监测系统,对危险行为及时报警,同时制定应急预案,防止劝阻失败的情况发生;同时,铁路部门应当建立“黑名单”与信用惩戒联动机制,提高“阻门”等挑战公共秩序行为的违规成本,以达到震慑作用;对公民而言,要将“守时文化”纳入公民教育,培养“5分钟候车”习惯,不为“仗义”牺牲利益。

公共交通秩序折射社会文明程度。此次“拦车门”事件恰似一面照妖镜,照见我们与文明社会的距离。在疾驰的时代列车上,没有乘客能置身事外。当发车警示音响起,我们既要对规则保持敬畏,更需以行动守护公共安全的“最后一道门”。因为真正的文明,永远建立在每个公民的自我约束之上。

(作者:李姝昕 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

来源:交通无小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