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4月21日)傍晚,美团发出最新回应,称“某平台”指称的强迫骑手“二选一”说法为“谣言”。这是这家公司3天来两次就这一说法做出公开说明。
昨天(4月21日)傍晚,美团发出最新回应,称“某平台”指称的强迫骑手“二选一”说法为“谣言”。这是这家公司3天来两次就这一说法做出公开说明。
其所称的“某平台”,“或许”指的是京东。因为在21日早间,京东公开发文,直斥“某竞对平台”强迫骑手“二选一”一连串五大质问:京东罕见公开信直斥“某竞对”)
有意思的是,业界都知道这两家公司其实互指即为对方,但两家公司各自含蓄,只称对方为“某”。这一场先行开打的口水战,也明确展露出两家公司各自的提前预判——两篇公开信或回应中,既有互相提前回应对方的说法、应对之举,也有互相摆出的进攻之态。此间市场上是否有误伤尚未得知,受益的群体却先行浮现。
01 市场明显响应积极
21日当天下午,见实即走到所在办公楼下,询问几家餐饮门店店长,一位老板告诉说,其京东外卖已上线2个月,当天中午(即21日)的京东外卖有100多单,而美团外卖日常单量是30多单。
不过由于京东外卖骑手不够且当天下雨,由运力不足而被客户取消的订单有将近1/5。
有见实会员透露,他们服务的某餐饮商家近期,京东外卖单量的上涨明显:
“一个100家店的品牌,15号单量破一万单,16号单量破一万三,20号单量破2万3。”而21日结束后,这个单量上升到了3万5千单。
这显示:
京东公开信的发表,对当天京东外卖单量提升有明显影响。
根据上述会员透露,一些品牌餐饮门店,京东外卖单量甚至超过“某竞对平台”很多。不过他也明言:
用户支持京东外卖的前提还是便宜优惠,京东涨单主要原因是平台补贴力度大。
在21日晚间,“刘强东亲自送热卖”的消息,更是将京东外卖推上了热搜,当晚,北京有消费者在小红书晒出与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合影,并配文表示,“接到了东哥送的第一单外卖,荣幸啊,也算享受过千亿大佬的服务啦,祝京东生意红红火火,蒸蒸日上!”随后有更多网友表示:“支持京东外卖,明天就点。”
02 互相预判了对方的预判
不过,同样是21日中午,有用户在群内表示,她在京东点了某餐饮连锁门店外卖,但等了40分钟还没有骑手接单,只能无奈取消订单。也有多个网友表示,“前几天点单还正常,但21日当天配送很慢。”
骑手不足成为一个很大限制。
京东对此显然早有预判。如在其公开信中,就直接推出了“自21日起,所有超时20分钟以上的外卖订单全部免单”的政策,以及“会加大全职骑手招聘力度,未来三个月将招聘名额由五万名提高到十万名”的应对措施。
京东对接下来的市场有预判。美团也有预判。
同样是在21日晚上,美团透过两大公号分别在19点05分和20点02分,就白天市场上的一些传闻做出了公开回应。
其中“关于已辟谣谣言被某平台再度利用的说明”一文中,重点回应了网友关心的“二选一”问题和“某平台配送延误问题”,并明确表示:
美团从未限制骑手在饿了么上接单,未要求骑手不跑闪送、顺丰等其他即时配送平台,同样更没有任何理由对某平台进行任何限制。目前,美团、饿了么、闪送等平台骑手都在为某平台提供配送服务支持。直至此刻,美团仍在为其提供配送服务支持。
见实当天与多个美团、饿了么骑手进行了求证,他们均表示自己所在平台并未限制骑手接“某平台”的订单。在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自己叫了京东外卖,有饿了么和美团的外卖小哥接单。
此外,美团的回应中表示,某平台配送延误问题主要是自身原因。如某平台给骑手设置了较短配送时长,且据骑手反馈,在各平台探索取消超时罚款时,某平台对超时骑手进行了大额罚款,甚至经常出现扣罚骑手400元的情况。某平台配送时限过短、全职骑手数量不足、兼职骑手被区别对待,加上罚款严重,将不同地址非顺路多笔订单打包捆绑要求配送等问题,导致骑手不愿加入,延误问题高发,用户体验受损。
在第一篇发文中,美团还表示,某平台官方账号用单方面推测来代替事实,误导舆论,如“但是大家都知道他们会暗暗做的”等,堪称这个时代的“莫须有”。并在第二篇发文中表示:与其造谣引流,不如兑现承诺。
甚至,美团对这场大战更早做出预判。在几天前,也就是19日时,美团先行发了一篇题为「安徽一骑手造谣“去其他平台跑单会被美团永久封号”,已被处罚」的“防御性辟谣”文章。
其中特别提及过关于“二选一”的问题:
近日,有多条包含“美团封杀骑手去某平台跑单”“不要去跑某平台,查到就是永久封号”等内容的聊天截图,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在此,小团严正声明:相关内容纯属编造,均为谣言。美团面向全行业招募优质骑手,不会违规限制任何骑手的准入准出,更不会因此对骑手进行永久封号处置。美团表示,他们一直致力于为骑手提供公平、自由的工作环境,充分尊重骑手自主选择工作平台的权利。
美团也不愿参与到“骑手封号”“天价佣金”“超高利润率”等口水仗中。
只是,这篇提前“预判”性的文章,没有阻挡周一事件的继续发生。
03 商战后的舆论开始两极分化
这些乃至更多没有被提及的互相“预判”,都在表明两大平台上主导者的段位很高,也明示着这是一场阳谋更大的商战。
与其追剧,不如追这种发生在身边的阳谋商战。
许多业内的讨论,集中在是否美团闪购冲击了京东的传统板块,“外卖不赚钱,但外卖等于快,打上外卖的标签很重要,再给即时零售做嫁衣。未来的「外卖市场」,可能会是一个商流不断扩大、物流竞争更激烈的新即时配送市场。”因此,才各自围“魏”,救各自想救的“赵”。
在这场商战中,用户情绪也被计算在内。如,一家指对方十几年不缴纳五险一金、不顾餐饮行业的挣扎仍赚取高利润等。另一家则暗戳戳指对方“延长外卖商家账期到58.6天,并要求商家使用供应链金融借贷”等等。
这些情绪,伴随着商战,社交媒体上用户评价逐渐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
支持派将此次商战视为“反垄断里程碑”:
“不能某一家独大,就该出现多个竞争者,这样对商户和骑手都是好事。”
“任何一个平台,只要一家独大,对于商家来说几乎都是弱势方,必须鼓励竞争,让利给商家才行,活不下去最后苦的还是普通人。”
“东哥亲自送外卖!支持打破垄断!”
“希望京东外卖赶紧推出自己的外卖APP。”
“两大外卖巨头的商战,让消费者成了最大的赢家,坐等更多优惠来袭”
“某*对商家剥削太重,他们都苦某*久矣。希望京东能打破这种垄断。让小商家日子好过一些。”
质疑派却戳破美好想象:
“等了2小时,都开始上班了饭才到,免单有何用?”
“前天在京东订奶茶,两小时都没送,也没免单,也没解释,我都撤单了。”
“今天中午想点根本点不了,没有骑手接单。”
“京东要想外卖做起来,要在送餐及时性上下功夫,还要给顾客优惠的价格,不是说给外卖员待遇提高就能做起来。”
我们关注这次商战,还是因为本地生活、服务商生态、企业增长这些角度。过去时间,京东、美团,都是两大增长迅猛的生态之地,许多品牌和商家在这两大平台上走出了各自不一样的全域增长之路——虽然少见于媒体,但行业沟通时却经常耳闻。
他们的大战,必然会带来市场的变局。
“现在美团收银所占的市场份额很大,特别是做外卖类型的餐饮商户,基本都用的美团收银系统。目前京东外卖的订单还入不了收银系统,这也是目前很多美团收银系统的商户在反馈的问题。”
有餐饮从业者告诉见实说,虽然京东通过发放优惠券、推出免单活动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尝试使用京东外卖服务。
但这种补贴模式的可持续性值得商榷,一旦补贴力度减弱,消费者是否会继续选择京东外卖成为了一个未知数。
如今开局了,接下来的留存和持续才是大问题,如果想快,开放的生态或真是拯救上述挑战的不二之选。就如腾讯的开放,带来了另一条命;就如Deepseek的开放让国内AI界享受到了自己的惊喜。
而这,或会是商战的另一个走势。
周一京东出招在先,群内因此有人问:假如你是某竞对平台老王,你会怎么应对?有人答:
是我,就直接打价格战,将佣金下调到10%,这样优势就出来了。
如果是你在主导这场商战呢?你会站在谁的角度?接下来又会怎么出招?欢迎评论区一起聊聊。
PS.
来源:见实科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