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创业避坑指南:为什么我最终选择了电商这条赛道?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2 13:40 2

摘要:本文分享了作者在探索不同创业项目过程中的思考和经验,解释了为何最终选择电商作为创业赛道,并提供了对其他常见创业项目的见解和分析,为那些正在考虑创业路径的普通人提供了一份避坑指南。

本文分享了作者在探索不同创业项目过程中的思考和经验,解释了为何最终选择电商作为创业赛道,并提供了对其他常见创业项目的见解和分析,为那些正在考虑创业路径的普通人提供了一份避坑指南。

在确定做电商生意之前,我也调研了其他的创业项目,但结合我的几个诉求:商业模式灵活、不受地域限制、低成本、长期可持续,以及营销能力,综合考虑后都不太适合目前自身阶段去落地执行,简单来说就是因为自己没钱、没资源、没能力。

我把我自己的思考写下来,供参考。

这两年生意不好做,线上如此,线下更甚。

当我在网上调研项目时,很多实体店加盟商销售的行动却很积极,如洗衣店、小吃店、玩具店、餐饮店、奶茶店、零食店等等,经常能接到销售客服电话,沟通加盟意向,宣传自家项目。

这种现象传递出一种信号,这些实体店品牌经营者,正在迫切地改变商业模式,通过招商加盟引入现金流,为公司创造多元收入,分散经营风险。

当然,做生意加盟向来是各取所需,品牌商愿意放权部分经营权给到加盟商,作为创业者也想找到能快速低门槛创业的项目,倒也遵循市场供需平衡,只是在当下环境下,如果想做实体加盟,就需要谨慎投入了。

如果不做加盟,自己从0到1开店做品牌行不行,答案肯定是肯定的。但是对创业者要求会很高,既要懂技术,还要懂经营管理。先不说难度,起码哪怕是相比更简单的摆摊,也是需要花时间精力才能做好的事情。

实体店创业前期刚性投资通常比做电商大,比如一些固定投资如房租、人力成本等,同时回本周期未知,所以不建议资金不雄厚的新手创业者入场。

如果有积累相关资源或者经验,正好身边也有人可以请教学习的话,那倒是可以试试,因为具备这些条件的人相较于纯小白,属于水到渠成,自然比其他人做起来得心应手。

而我,都不具备。

我目前有了解到的,有自己开蛋糕店、开餐饮店、棋牌店已经成功的例子,他们也普遍属于前期有积累、身边有资源的人。

新手如果想炒股,建议先了解一下股票是怎么来的,也许就知道炒股是怎么一回事了。

炒股不像卖货,严格来讲它不是市场需求导向,而是资本金融导向。

企业公司为了上市获得更多资源,向市场公开发放股份,买股票的人成为了持股公司的小股东,哪怕你只是千万分之一位股东,那也是股东。

但问题往往就出在这些虚妄的追求里。

影响股票好坏的因素很多,且往往没有明显规律和复制性,换句话说,如果股票致富这件事真的可实操性强,那么那些公司的股票基金经理们,为何不直接做自由炒股人呢?

说白了他们也只是比小白熟悉股票软件,懂得一些基本的股票市场规律而已,但如果希望能靠大部分人能轻松学到的知识就能超越别人创造财富,那应该也挺不现实的。

在炒股这个行业,小白往往是韭菜,哪怕你学了很多炒股知识,也会因为市场的异常反应导致你的理解和实际产生悖论而迷茫。因为炒股能否获得成功,是没有科学方法的。

哪怕是量化,也只是可能无限接近趋势,不可能有长期规律。

在我理解看来,炒股并不是说你只要努力钻研就能获得成功的事情,属于投机性事业。

当然,普通人小打小闹可以,小投怡情,但是能做到大的成功,都是有足够的本钱在试错。

投入1000万和投入10万,走势好获得的收益也是100倍的差异,不要光看别人一天收益几个W,也要看看别人总共投了多少资金入场。

而我,显然并不具备。

私域发展到现在,也新生出了新的模式。

总的来说,变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私域,自己利用自己经营的私域社群来卖货,另一种则是借助平台品牌效应,发展自身团队,再通过团队来获得销售额。

这次重点说第二种。据我了解,第二种本质属于拉人头的事业,单靠个人销售额有限,充其量也是厉害一点的销售天花板有限。

但是如果你能通过运营自己的IP,让更多人加入你的团队,当你的团队人数越多,那么团队销售额越多,你作为团长提成就会越高。

因此,每个层级的人都会花心思组建社群,发展个人影响力,拉人头入伙,以此类推。

这种事业的核心不是自己做品牌或者产品,而是组队出业绩。

说到底,跟之前的传销有些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现在都被粉饰了。

我们国人很聪明,善于创新商业模式,但其实万变不离其宗。

据我观察,这种事业群体中女性偏多,我猜大概率是因为她们善于强调女性经济独立,同时女性又多感性决策,恰恰激发很多有想法、有执行力的女性伙伴加入。

而我,一个患有直男癌的老实人,显然不合适。

上面说了,国人很擅长创新商业模式,然后吸引不了解的人加入。

什么新型电商、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等,本质还是电商,就是卖货,只不过销售方式不同。

总是强调玩法技巧,而忽略了产品本身,是走不长远的。

在我看来,每天疲于做兼职,长期来看沉淀不了什么经验资产,大多只能赚快钱。

而我,更倾向于笨笨地坚持长期主义,先做正确的事,厚积薄发。

因为以上几类项目均不适合现阶段的自己,因此短期内不会再考虑。或许哪天我的认知又发生了改变,到时再回来重新考虑。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曙欧巴】,【曙欧巴】,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