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学武、大理长跑,外国小哥在华长本事交朋友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2 14:17 2

摘要:“每次来中国,都有美好回忆!这次来到武术家霍元甲的家乡,更是收获良多。”陈思卫擦了擦汗,“以常见动作‘冲拳’举例,不是用手臂和拳耍蛮力,而是要讲究‘腰马合一’,找到发力的诀窍。”

马来西亚运动员在天津精进武艺

人民日报记者 龚相娟 李家鼎

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清晨的训练馆里,刀棍挥舞,虎虎生风。马来西亚小伙儿陈思卫腾空跃起,手中长刀画出利落弧线。

我国教练员在指导马来西亚运动员练习武术。

人民日报记者 陈斌 摄

“比之前稳多了!”教练员张永生送上鼓励。

“每次来中国,都有美好回忆!这次来到武术家霍元甲的家乡,更是收获良多。”陈思卫擦了擦汗,“以常见动作‘冲拳’举例,不是用手臂和拳耍蛮力,而是要讲究‘腰马合一’,找到发力的诀窍。”

3月25日起,马来西亚国家武术队的17名运动员、3名教练员到访天津霍元甲学校,开展为期90天的交流集训,备赛第十二届亚洲青少年武术锦标赛、第十七届世界武术锦标赛等国际赛事。

与往年集训方式不同,今年,天津霍元甲学校特别安排了两国运动员合组训练,共同提升竞技水平。

陈思卫的队友陈昌敏,曾获得2019年第十五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南拳刀术冠军。“作为赛场上的老面孔,裁判已经看惯了我的套路风格,我想学习一些新东西。”训练馆一角,陈昌敏与天津队选手杜洪杰切磋套路,并仔细观察杜洪杰的动作细节。

“交流互鉴,无私分享,才能让武术运动传播得更广。”天津霍元甲学校教练员杨梦园说。

让中华武术在世界范围内“开花结果”,优秀的教练员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天津市武术协会的引荐下,多名成长于天津的武术运动员走向国外,成为专业教练员,张永生就是其中一位。长期习武,让这名95后看上去成熟老练,他不时为队员纠正动作。“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张永生说,一招一式,背后都蕴含着智慧。

“第一堂课,先给学员讲抱拳礼。”张永生解释,武术比赛开始前和结束后,都会行抱拳礼。左手伸掌在上,右手握拳在下,两手相碰推至胸前。“掌为文,代表和平,拇指内扣意指谦逊;拳为武,代表斗争,这是止戈为武、点到为止的哲学。”形意结合,是中华武术的特色。张永生介绍,“打虎式”格挡动作在前,“弓步顶肘”在后,这一动作顺序,诠释着宽以待人、先防后攻、刚柔相济的处世准则。

课上,陈思卫全神贯注,生怕错过重点。“武术文化博大精深,经过深入交流,我们更懂得技艺背后的道理。”陈思卫说,“了解越多,想学习的东西越多。”

陈思卫与武术结缘已有20年。7岁那年,在小学体育馆里,看着学长们做侧空翻、旋子转体,他很着迷,“像极了电影里的功夫高手!”梦想的种子在心里发芽,他开始参加武术选修课、精英班。“风雨无阻,从未抱怨过。”陈思卫回忆,“这可能就是武术的魅力和精神吧,教会我自律、有恒心、不怕苦。”

功夫不负有心人。上中学时,陈思卫在马来西亚全国运动会长拳项目中一举夺魁,入选国家队。

2023年,陈思卫来到杭州,首次登上亚运会赛场,带伤参赛的他收获长拳刀术比赛第五名的成绩。时值中秋节前后,比赛结束,一名中国记者递给陈思卫一块月饼并给予暖心鼓励,陈思卫红了眼眶。这一幕被记录在短视频中,给中外网友留下深刻印象。

作为第五代马来西亚华人,陈思卫眷恋着中国味道,“中秋节的月饼、福州的拌面扁肉、天津的包子……都让人难忘。”

这些年,陈思卫的足迹遍布福建、河南、山东、北京、天津……与中国各省武术队之间的交流,让他受益颇多,“山东队的‘快稳狠辣’,福建队的‘行云流水’,天津队的‘刚柔并济’,都对我启发很大。”

中国同马来西亚隔海相望,两国友谊跨越千年。双方在教育、文旅、体育等领域开展交流合作,中华武术成为拉近两国年轻人距离的纽带。

“上届世锦赛我拿了亚军,我的梦想是拿冠军。”作为队中主力,陈思卫目标坚定。退役后,他打算当教练员,做两国武术交流的桥梁。“马来西亚有很多华人,我们对中国文化感到天然亲近。未来,我想把在中国学到的技艺与背后的文化介绍给更多人。”

柬埔寨留学生爱上大理马拉松

人民日报记者 张驰

湛蓝的洱海,海菜花随波轻舞。大理大学柬埔寨留学生吴为山沿生态廊道跑步时被美景吸引,他放慢脚步,沉浸在这美好的氛围中。

吴为山(左)与朋友在2024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大理马拉松终点合影留念。

汪远 摄

“来中国后,我爱上了长跑。”吴为山最近正加紧锻炼,备赛即将举行的2025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大理马拉松。届时,预计将有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余名运动员及跑步爱好者参与。

回想起第一次参加大理马拉松的经历,他满是回味,“当时有很多当地人为我们欢呼加油,跑不动的时候,路过的跑者还竖起大拇指鼓励我,补给站的志愿者给我递水,这些都让我感动。”

更让吴为山激动的,是得知大理白族自治州与他的家乡建立起更深的联系。2024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大理马拉松赛事期间,柬埔寨国家奥委会、云南省体育局和大理州教育体育局签署了《“吴哥王朝马拉松”与“澜湄合作大理马拉松”结成“双城赛”项目合作协议》,打造国际“双城赛”特色IP,为全球跑步爱好者提供多样化的赛事体验。

“‘双城赛’是赛事间的合作,我们在互相推荐运动员参赛、互相推广赛事活动以及定期沟通交流等方面达成意向。”说起“双城赛”,承办大理马拉松赛事的云南行知探索公司总经理张艳萍说。她回忆,签约时,柬埔寨国务部长、国家奥委会主席唐坤多次表示,“欢迎你们带领更多跑者来柬埔寨”。

“双城赛”项目合作协议的签订为中柬跑者搭建了友好交流的平台。2024年8月,受柬埔寨国家奥委会邀请,云南行知探索公司副总经理汪净带领20名中国跑者前往柬埔寨暹粒省暹粒市参加吴哥王朝马拉松。比赛路线穿越吴哥窟、古庙等历史遗迹,被誉为“穿越千年的跑道”。汪净首次到柬埔寨时感叹:“这场马拉松让我了解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感受到不同文明之间的共鸣。”

随着“双城赛”项目合作协议的签署,大理州与暹粒市进一步推进了国际友城关系,深化了人文交流合作。大理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吕杰介绍:“以体育促进融合、以体育增进友谊、以体育带动产业发展,我们希望通过持续举办大理马拉松,不断增进澜湄地区人民的友谊,提升大理的国际形象。”

赛事火热,情谊绵长。近年来,云南与柬埔寨多地开展体育合作,为中柬双向互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3年,第三十二届东南亚运动会在柬埔寨举办,筹备阶段,中国政府在体育场馆建设、技术援助等方面给予帮助。赛前,柬埔寨的田径、女足、男篮、女排等9个项目126人到云南昆明进行了210天的高原训练,云南省体育局协调教练员提供技术支持。其中,呈贡体育训练基地教练员高金海帮助柬埔寨田径运动员突破个人最佳成绩,两人也成为朋友。“我非常高兴和自豪,我们的努力成就了他们的梦想。”高金海说。

2023年底,第六届“一带一路·七彩云南”汽车拉力赛期间,柬埔寨首都金边举办了云南体育产业推介会,围绕精品体育赛事、房车自驾营地、体旅融合发展等内容,推动中柬企业达成4项合作意向。

在大理留学两年多,吴为山深刻感受到中国各项政策带来的便利。“有机会我也要带我的中国朋友去柬埔寨看看,更要动员家人、朋友一起来大理跑马拉松,体验云南的美好生活。”

快评

跨越山海的“对话”

广西梧州藤县,舞狮文化深厚,尤以高桩舞狮闻名。高桩舞狮,也是马来西亚舞狮的特色。在藤县日前举行的“三月三”活动中,“马来西亚狮王”萧斐弘来到现场,与中国民众切磋互动。中马之间的舞狮文化交流由来已久,这样的“双向奔赴”在2024年达到新高度——两国联合申请将舞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不只舞狮。遍布马来西亚槟城的中华武馆,传递着中华武术“天人合一”的理念;马六甲一年一度的端午龙舟赛,挥洒着奋勇争先的激情……以体育为媒,两国人民常来常往,促进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

一场场跨越山海的体育“对话”,折射出中国与周边国家和谐友好的交流图景。中国与越南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丰富多彩的跨境赛事,讲述着两国民众的情谊;大理马拉松与柬埔寨吴哥王朝马拉松结成“双城赛”,开创跨境赛事联动新模式;一场汽车拉力赛,从云南昆明出发,穿越老挝、泰国、马来西亚,在19天8000公里的行程中收藏不同国家的旖旎风光……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一个个“小而美”的体育故事,彰显了中国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涓涓溪流正汇聚成滔滔大河,在一个个拼搏进取的身影中,在一声声热情洋溢的加油声中,人们不断书写友谊新诗行,共同守护亚洲家园的美好发展前景。

报道来源:《人民日报》2025.4.21 第15版

版面责编:巩育华、高佶、王博

本期责编:刘莉莉、罗彦、刘扬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一撇一捺】,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