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发展脉搏 传递渭南强音——陕西日报社“高质量发展渭南行”全媒体行动调研采访活动掠影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2 14:23 2

摘要:四月的渭南,温暖明媚,生机勃发。4月16日至18日,陕西日报社“高质量发展渭南行”全媒体行动调研采访团走进秦东大地,以脚步丈量创新热土,用镜头定格振兴图景,历时3天、跨越3县(区)、探访11个点位,全景记录渭南在重点产业、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实

渭南日报 记者 彭一鹏 任晓彤 文/图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

4月17日,采访团在洽川湿地采访。

四月的渭南,温暖明媚,生机勃发。4月16日至18日,陕西日报社“高质量发展渭南行”全媒体行动调研采访团走进秦东大地,以脚步丈量创新热土,用镜头定格振兴图景,历时3天、跨越3县(区)、探访11个点位,全景记录渭南在重点产业、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实践。

产业跃升 从“链式布局”到“硬核实力”

在渭南经开区,新材料产业园内机器轰鸣,各种精细化工材料、生物基材料等“黑科技”产品接连入市,折射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升级轨迹;白水县海仪循环经济产业园内,废旧塑料经智能化分拣、熔融再生,化身高附加值原材料,一条“吃废吐金”的循环经济链跃然眼前。采访团成员感叹:“这里不仅‘吞吐’资源,更‘吞吐’着绿色发展的智慧。”

4月16日,采访团在合阳县中资国业万亩牡丹产业基地采访。

4月18日,采访团记者在白水县陕西海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采访。

4月18日,采访团记者在白水仓颉庙拍摄Vlog。

4月18日,采访团记者在白水县陕西白杨绿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GW光伏电池项目建设现场采访。

乡村蝶变 以“千万工程”绘就诗意田园

踏入合阳万亩牡丹园,花海翻涌的震撼之外,更引人注目的是牡丹产业链的延伸图景;合阳县添缘现代农业园区内,物联网控温、大数据溯源构建起“智慧农业”矩阵,带动周边6个村建成千余亩葡萄产业带,让村民的钱包更鼓;宋家庄村通过“积分制”“乡贤议事厅”创新基层治理,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当家人”。陕西农村报记者方腾感慨:“在渭南,蓬勃发展的气象随处可见,作为‘三农’记者,我将继续讲好渭南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故事,让更多人感受到渭南之美。”

4月17日,采访团在合阳县新池镇牛庄村采访粮食高产田和设施农业园区情况。

4月17日,采访团在合阳县新池镇宋家庄村采访乡村治理情况。

文旅破圈 历史与现代的“双向奔赴”

洽川湿地芦苇摇曳,《诗经》描绘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有了生动具象的再现;参访白水仓颉庙,瞻仰中华文字始祖仓颉,感受汉字文明的来龙去脉,领略汉字故事的源远流长。“3天采访,多个坐标,拼凑出我对渭南文旅的立体认知:这里既有自然生态的巧思重构,也有历史文脉的当代表达,更有一条从‘点’到‘链’的产业创新脉络。”陕西日报社科教文新闻部记者孙亚婷表示,他们将通过深度报道、短视频、海报等形式,将渭南的“创新密码”“振兴图景”“文化IP”传播给更广受众,让“渭南声音”成为陕西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叙事中的亮丽章节。

4月18日,采访团在陕西蒲城海泰新材料产业有限责任公司采访。

4月17日,采访团在合阳县坊镇灵泉村农户家中采访。

来源:渭南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