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追“耕”|四川彭山:数智赋能 春耕生产开启“加速度”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2 15:54 2

摘要:春日的暖阳洒在眉山市彭山区欣荣村的田野上,在这个1100亩的数智水稻示范基地里,科技的力量正为春耕生产注入强大动力,让传统农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央广网成都4月22日消息(记者 昌思荣 王颖)春日的暖阳洒在眉山市彭山区欣荣村的田野上,在这个1100亩的数智水稻示范基地里,科技的力量正为春耕生产注入强大动力,让传统农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数智水稻示范基地(央广网记者 昌思荣 摄)

走进智能育秧中心,一座由钢化玻璃搭建的工厂内4台自走式循环育秧机和水稻智能育秧播种流水线,正在满负荷运转。

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育秧流程科技感十足。首先运用智能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通过铺设营养土、补水、精量播种、补药、覆土等5个步骤快速完成秧盘制作。制作好的秧盘进行暗化催芽,5天后一部分被布置在自走式循环育秧机上,充分接受光照和水肥管理,15天后便可进行移栽;另一部分则通过轨道辅助运输到育秧田,进行覆膜育秧,25天后移栽。据了解,水稻智能育秧播种流水线每天能装配秧盘20000盘以上,满足1000亩大田的育秧需求。

自走式循环育秧机上(央广网记者 昌思荣 摄)

“用这个智能化育秧工厂育秧,温度还有湿度都是可以控制的,减少了恶劣天气对秧苗的损坏。”彭山区数智水稻示范基地负责人黄雪玲说道。据了解,自走式循环育秧机能节约用地成本80%以上,用工由10人减少到3人,节省人工成本每年5万元以上,还能缩短育秧周期10天以上。整个育秧工厂今年的服务面积达到1万亩,基本满足全区种粮大户需求。

数智水稻管理系统更是为春耕生产装上了“智慧大脑”。通过物流网设备,收集田间温度、湿度、降雨量、土壤温度、农资投入等数据形成数据库,从而生成不同条件下作物生长曲线,为水稻生产提供科学指导。种粮户只需通过电脑端和手机APP,就能控制智能水阀放水排水,实时管控育秧工厂、仓储中心的温度湿度,还能指导农机作业。

轨道辅助露天摆盘(央广网记者 昌思荣 摄)

此外,数智水稻示范基地在优化园地改造和发展稻药轮作方面也成效显著。通过腾退低效经果林种植粮食作物,有效改善了土壤墒情,提升了土壤肥力。目前已种植多个优质水稻品种,并开展“水稻+中药材”“水稻+蔬菜”的粮经复合高效种植。

数智水稻示范基地是彭山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生动实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彭山区数智水稻示范基地的春耕生产跑出“加速度”。

来源:央广网

相关推荐